-
公开(公告)号:CN109236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54443.5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林文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火电机组灵活性调峰的蒸汽提质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蒸汽提质系统,包括锅炉,锅炉的主蒸汽出口连通高压缸,高压缸的排汽端连通锅炉的再热器,蒸汽经锅炉的再热器后输出至中压缸,中压缸的排汽进入低压缸,低压缸的排汽进入空冷岛;所述再热器的出汽口通过第一抽汽管路单向连通射流器的高压进汽侧;低压缸的抽汽口通过第二抽汽管路连通射流器的低压进汽侧;中压缸的抽汽口通过第三抽汽管路单向连通射流器的高压进汽侧;第一抽汽管路上设有第一阀组,第二抽汽管路上设有第二阀组;第三抽汽管路上设有第三阀组。
-
公开(公告)号:CN10621657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58644.3
申请日:201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8 , B21J13/02 , B21K7/14 , B60T17/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系统用接头及其加工方法、冲头治具,包括以下冷镦步骤,冷镦步骤包括油管接头的冲压成型工序,将接头毛坯件固定于模具中,利用冲头治具进行冲压;冲头治具的冲头在与接头毛坯件的油管接头的冲压区形成压力区及流动避让区,压力区为环形圆台面区,流动避让区包括内环流动避让区和外环流动避让区,所述内环流动避让区和外环流动避让区对称的分布在压力区的内环和外环;接头毛坯件的金属受压力流动,流入模具和冲头外壁之间部位的金属形成油管接头的外套管,流入内腔的金属形成针芯,外套管和针芯的长度一致或近似一致;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针芯和外套管之间一体化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05278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05531.8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林文华
Inventor: 林文华
IPC: G01F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5/185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水表,包括将水表安装至管状装置的环,环包括管道连接部,管道连接部两端通过压缩组件与水管连接,所述管道连接部包括进口以及出口;在所述进口以及出口之间设有基座;一个孔形成于管道连接部上,孔与基座同轴设置;一连接件连接于孔末端,连接件一端与第一直角弯管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孔末端螺纹连接;一长管插入连接件内部,长管一端固定至连接件与第一直角弯管连接一端,长管另一端与基座抵接;环的第一直角弯管之后依次连通水表、放水旋塞、隔离阀,并与连接件连通;连接件与隔离阀连通位置设有多个径向孔,设有径向孔的连接件外部套设有环形水套。该结构结局水表安装空间限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9955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51915.6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林文华
Inventor: 林文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745 , B60N2/3075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座垫、靠背、头枕、具有多个平行横杆的座垫支撑框架、滚轮以及轨道;所述座垫支撑框架横穿座垫;所述滚轮设置在座垫支撑框架的横杆上,并嵌入轨道中;所述轨道设置在车体两侧,所述轨道的后端位于汽车后部且为一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外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与弧形部同心,且可绕着圆心转动;所述圆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合座垫支撑框架的横杆,从而引导横杆沿着弧形部运动;所述汽车前部底板比后部底板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485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99091.5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林文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排渣调节阀,包括阀体、阀杆,阀体内设置有进介质流道与出介质流道,进介质流道与出介质流道对应阀体中间位置呈高低位置关系设置且通过竖直方向设置的中间流道相连通,并且对应阀体中间位置的出介质流道高于对应阀体中间位置的进介质流道,中间流道处设置有与阀芯相配合的阀座,进介质流道对应中间流道位置设置有覆盖中间流道的过滤装置,阀座底部对应过滤装置位置设置有供过滤装置通过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底盖,底盖与开口呈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在管路或装置系统中能够对流体介质进行精细过滤、排渣、保持介质清洁,并且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592227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100635.8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林文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调节头、阀座,包括共振套,共振套设置在阀体的大腔室内,将大腔室分隔并形成环形的中间流道,共振套上端面紧贴大腔室的顶部,下端面与阀座的上端面紧贴,共振套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其形状为圆柱筒体,共振套的中间沿出口流道轴向开设有通孔,沿进口流道轴向周边开设有与通孔垂直的1个或数个过水流道小孔,共振套上的过水流道小孔分别与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连通,阀杆穿过共振套并与调节头固定连接。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技术改进,达到了本发明防结焦、漩涡、闪蒸、卡死、共振和耐冲蚀的目的,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带来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586690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100001.2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林文华
IPC: F16K17/00 , F16K1/00 , F16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液压、自动调节阀,在阀杆上端设置一主液压缸,阀杆上端部伸入主液压缸的缸体内并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将主液压缸的缸体分成上、下两个活动腔,在阀体外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出口液压缸,进口液压缸的下端与进口流道一侧连通,上端与主液压缸的上活动腔的进液口相连,出口液压缸的下端与出水流道一侧连通,上端与主液压缸的下活动腔的进液口相连。本发明利用阀体两侧与进、出口流道连通的主液压缸作为动力源,来推动主液压缸内的活塞带动阀杆动作,实现调节头的自动开启、关闭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941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1710287024.3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林文华
Inventor: 林文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晶片加工装置,包括座体、罩体、涂胶装置、抽真空装置、IPC刻蚀装置和胶水去边装置;所述座体包括支撑台、设置在支撑台上的托盘和设置在托盘上可吸附晶片的转盘;转盘由一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罩体由一第一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罩体底部可与支撑台密封配合;罩体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涂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可伸缩的进胶管和设置在进胶管一端位于罩体内的出胶口;本发明功能集成化,有效减少成本、加工时间以及操作人数,并且可以排除空气对晶片涂胶的影响,使方形晶片涂胶更均匀,能够自动实现胶层的平整,使刻蚀更均匀,并且还有方便拆卸的工装,有效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7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30977.3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林文华
Inventor: 张曙光
IPC: F23J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一进烟管、一进水管、一出烟管、一排污管、一烟气洗涤分离器、一动力泵、一换热器以及至少一喷射器,喷射器设于烟气洗涤分离器的顶部,喷射器的进水口通过一进水支管连接进水管,喷射器的进烟口通过一进烟支管连接进烟管,出烟管的一端口与烟气洗涤分离器顶部的出烟口相连,烟气洗涤分离器的底部与排污管连通;换热器的热源侧A出水口连接进水管,换热器的热源侧A进水口通过一连接管连接烟气洗涤分离器的侧壁,连接管上设置所述动力泵,换热器的被热源侧B进水口连接外部水进水管道,换热器的被热源侧B出水口连接外部水出水管道。本发明在净化烟气的同时能够充分回收利用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9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57110.2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林文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19/02 , F24D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压缩机在火电机组汽轮机乏汽提质供热中的应用系统配置及调节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蒸汽压缩机驱动小汽轮机、两级蒸汽压缩机、两级热网加热器、润滑油系统、轴封系统、以及连接上述设备的阀门和管件。本发明系统可利用少量驱动蒸汽用蒸汽压缩机将压力低、温度低的汽轮机乏汽进行压缩,提高其压力、温度,使其作为热源加热热网循环水供热,从而达到汽轮机乏汽利用的目的。调节方法根据供热热量和供水参数的变化特点,结合蒸汽压缩机效率运行特性。对小汽轮机转速及蒸汽压缩机入口挡板开度进行调节实现压缩蒸汽流量及出口压力的调节。本发明技术对供热条件的适应性广,热利用效率高。供热效率不受机组电负荷及热负荷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