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8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780015430.9

    申请日:200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2 H01G2/14 H01G2/16 H01G4/005 H01G4/01

    Abstract: 第一电极图形(18A)包括沿着第一电介质薄膜(22A)的纵向连续延伸的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每个从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延伸并基本上垂直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的多个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以及布置在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之间并且连接到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的第二电容器电极部分(26B),第二电容器电极部分(26B)每个具有多个第一部分(34),每个第一部分(34)都连接到一个端面36a和另一端面36b,其通过窄的第一熔丝部分(38)沿着第一电容器电极(26A)的第一电介质薄膜(22A)的宽度方向延伸。

    薄膜电容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3390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780020177.6

    申请日:2007-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15 H01G4/18 H01G4/32

    Abstract: 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卷绕体(12),电连接到卷绕体(12)一末端的第一端子部(14),以及电连接到卷绕体(12)另一末端的第二端子部(16)。通过将第一薄膜叠片(20A)和第二薄膜叠片(20B)卷成层压制件来构建该卷绕体(12),所述第一薄膜叠片(20A)由电介质薄膜的叠片形成并在其中具有浮动电极(22),所述第二薄膜叠片(20B)由将第一薄膜叠片(20A)夹在中间的第一和第二金属薄膜(24、26)和电介质薄膜的叠片形成,并在其中具有浮动电极(22)。每个浮动电极(22)由集成的彼此独立的小电极(34)组成。

    薄膜电容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8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780015430.9

    申请日:200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2 H01G2/14 H01G2/16 H01G4/005 H01G4/01

    Abstract: 第一电极图形(18A)包括沿着第一电介质薄膜(22A)的纵向连续延伸的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每个从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延伸并基本上垂直第一引出电极部分(24A)的多个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以及布置在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之间并且连接到第一电容器电极部分(26A)的第二电容器电极部分(26B),第二电容器电极部分(26B)每个具有多个第一部分(34),每个第一部分(34)都连接到一个端面36a和另一端面36b,其通过窄的第一熔丝部分(38)沿着第一电容器电极(26A)的第一电介质薄膜(22A)的宽度方向延伸。

    薄膜电容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339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0177.6

    申请日:2007-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15 H01G4/18 H01G4/32

    Abstract: 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卷绕体(12),电连接到卷绕体(12)一末端的第一端子部(14),以及电连接到卷绕体(12)另一末端的第二端子部(16)。通过将第一薄膜叠片(20A)和第二薄膜叠片(20B)卷成层压制件来构建该卷绕体(12),所述第一薄膜叠片(20A)由电介质薄膜的叠片形成并在其中具有浮动电极(22),所述第二薄膜叠片(20B)由将第一薄膜叠片(20A)夹在中间的第一和第二金属薄膜(24、26)和电介质薄膜的叠片形成,并在其中具有浮动电极(22)。每个浮动电极(22)由集成的彼此独立的小电极(34)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