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下降预测低渗透储层动态水流速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6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25143.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透储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梯度下降预测低渗透储层动态水流速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低渗透储层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数据;对数据进行缺失值填充和异常值替换的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梯度下降法进行降维,得到压力梯度值;分别计算含水饱和度相对应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并根据压力梯度值计算得到动态水流速。本发明采用RBF插值法和梯度下降算法处理压力数据,建立低渗透储层动态水流速预测模型;压力梯度降维后利于计算,并且模型预测结果准确,考虑到低渗透储层实际情况,可用于低渗透储层多参数预测。

    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471383.7

    申请日:2021-12-0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井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系统、换热器、备用电加热装置、缓存罐及混水阀,本发明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实现独立供热或联合供热,同时采用系统回水的加热流通路径与相变蓄能系统自身内部液体的加热流通路径相互独立,并配以备用电加热装置的设计,实现在相变蓄能系统供热不足时,能够利用备用电加热装置进行快速补热,加热时效性高,以解决系统回水加热时效性与相变蓄能系统供热不足时所出现的不兼容问题,为井下热水循环单元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热源,具有多级备用,确保连续运行的优点,亦能够便于控制,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度。

    一种基于因子分析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5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32019.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因子分析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包括采集原始相关开发指标数据;预处理;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确定因子数量;计算旋转后因子载荷系数,重新定义为新的相关开发指标;计算公因子方差值;计算成分矩阵;计算得到因子权重值;根据新的相关开发指标值与原始开发指标数据相乘累加求和,得到新的相关开发指标的得分值;利用因子模型计算不同区块的综合得分。本发明构建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体系,减少分析变量开发指标个数;通过对变量间相关性,将原始相关开发指标进行分类,通过较少的因子评价油田开发效果。

    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71383.7

    申请日:2021-12-0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井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系统、换热器、备用电加热装置、缓存罐及混水阀,本发明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实现独立供热或联合供热,同时采用系统回水的加热流通路径与相变蓄能系统自身内部液体的加热流通路径相互独立,并配以备用电加热装置的设计,实现在相变蓄能系统供热不足时,能够利用备用电加热装置进行快速补热,加热时效性高,以解决系统回水加热时效性与相变蓄能系统供热不足时所出现的不兼容问题,为井下热水循环单元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热源,具有多级备用,确保连续运行的优点,亦能够便于控制,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