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244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140261.7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杨季冬
Inventor: 杨季冬
Abstract: 一种利用壳聚糖、藻酸钠共聚体系制备柔性胶囊膜的方法,它是包括壳聚糖的制备、共聚体系的制备、共聚体系成膜等步骤制得,按照本发明制得的一种利用壳聚糖、藻酸钠共聚体系制备柔性胶囊膜的方法,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该方法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成品收率高达95.9%,操作简单,产品成膜性好、膜的柔韧性优异,弹塑性较好,有一定的屈伸弹力和较好延展可塑性,制成胶囊壳后稳定性良好,将胶囊壳置于室温下自然晾干放置24小时无无变型裂皱,通体厚薄均匀,适合市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93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66905.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杨季冬
IPC: C05F17/02 ,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蚓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发酵罐(1);该发酵罐(1)的底部由支架条(9)、轴承(10)和丝网(2)组成;所述支架条(9)为多根,其一端固定在发酵罐(1)的罐体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10)上;所述丝网(2)安装在支架条(9)和轴承(10)的底部;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固定设有一转动轴(3),该转动轴(3)上连接有连续螺旋状的叶片(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于蚯蚓堆肥技术中时,蚯蚓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间层,这样既保持了上层连续加入拌有机垃圾生料的污泥,下层又可连续产出蚓粪和腐熟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92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10864.2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杨季冬
Abstract: D-/L-色氨酸外消旋对映体超分子包合物单晶的制备方法,包括β-环糊精的重结晶、D-色氨酸/β-环糊精超分子溶液和L-色氨酸/β-环糊精超分子溶液的配制、D-色氨酸/β-环糊精超分子单晶和L-色氨酸/β-环糊精超分子单晶的制备步骤;本发明方法合成D-/L-色氨酸与β-环糊精超分子,同时制备得到两个手性对映体与β-环糊精超分子的单晶,这两个单晶生成的数量、粒径和形态具有显著差异,样本可直观目视差异(见图1、图2)。由于手性对映体很难分离,本发明对手性对映体的分离分析具有重大意义,对研究手性对映体形成超分子的机理、认识不同手性对映体与大环或笼状化合物的作用,拓展手性识别以及手性分离分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609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127538.5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杨季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增氧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由有效量的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过氧化脲(Perurea:CO(NH2)2·H2O2)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是以过氧化脲为内核、β-环糊精为外层。本发明缓释肥含氧活性量高、可达17%~20%,且本发明产品施用后放氧持续、温和、稳定、可控制,100g(过氧化脲的净含量)可持续300h。本发明缓释肥放氧方式缓慢温和、稳定及活性度较强,消毒性强易消除盆景中的病中害,从而有效提高了盆栽植物正常存活率;同时本发明产品还具有室内增氧、消毒清洁作用,与目前报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市场供应的新产品比较,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60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27538.5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杨季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增氧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由有效量的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过氧化脲(Perurea:CO(NH2)2·H2O2)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是以过氧化脲为内核、β-环糊精为外层。本发明缓释肥含氧活性量高、可达17%~20%,且本发明产品施用后放氧持续、温和、稳定、可控制,100g(过氧化脲的净含量)可持续300h。本发明缓释肥放氧方式缓慢温和、稳定及活性度较强,消毒性强易消除盆景中的病中害,从而有效提高了盆栽植物正常存活率;同时本发明产品还具有室内增氧、消毒清洁作用,与目前报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市场供应的新产品比较,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565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10504.8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杨季冬
Abstract: 一种同时测定废水中COD和B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及测定:取废水样,然后测定该水样的COD标准值和BOD标准值,同时采集该水样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利用软件将上述废水样的COD标准值和BOD标准值与上述废水样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关联,然后采用软件分别建立该COD、BOD的PLS1回归模型;同时测定未知废水的COD值、BOD值:利用上述建立的模型检索未知废水的COD值、BOD值。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废水的COD和BOD值的同时测定,采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模型检测废水的COD和BOD值操作简便,实现了在线检测,检测速度快、重现性好、精密度高,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大幅度提高了废水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93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066905.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杨季冬
IPC: C05F17/02 ,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蚓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发酵罐(1);该发酵罐(1)的底部由支架条(9)、轴承(10)和丝网(2)组成;所述支架条(9)为多根,其一端固定在发酵罐(1)的罐体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10)上;所述丝网(2)安装在支架条(9)和轴承(10)的底部;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固定设有一转动轴(3),该转动轴(3)上连接有连续螺旋状的叶片(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于蚯蚓堆肥技术中时,蚯蚓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间层,这样既保持了上层连续加入拌有机垃圾生料的污泥,下层又可连续产出蚓粪和腐熟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34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201742.6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杨季冬
IPC: C05G3/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室内花卉的肥料,所述肥料由有效量的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过氧化脲(Perurea:CO(NH2)2·H2O2)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是以过氧化脲为内核、β-环糊精为外层。本发明缓释肥含氧活性量高、可达17%~20%,且本发明产品施用后放氧持续、温和、稳定、可控制,100g(过氧化脲的净含量)可持续300h。本发明缓释肥放氧方式缓慢温和、稳定及活性度较强,消毒性强易消除盆景中的病中害,从而有效提高了盆栽植物正常存活率;同时本发明产品还具有室内增氧、消毒清洁作用,与目前报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市场供应的新产品比较,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347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201781.6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杨季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缓释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由有效量的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过氧化脲(Perurea:CO(NH2)2·H2O2)及β-环糊精组成;所述过氧化脲—β-环糊精包合物是以过氧化脲为内核、β-环糊精为外层。本发明缓释肥含氧活性量高、可达17%~20%,且本发明产品施用后放氧持续、温和、稳定、可控制,100g(过氧化脲的净含量)可持续300h。本发明缓释肥放氧方式缓慢温和、稳定及活性度较强,消毒性强易消除盆景中的病中害,从而有效提高了盆栽植物正常存活率;同时本发明产品还具有室内增氧、消毒清洁作用,与目前报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市场供应的新产品比较,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19159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33109.4
申请日:2008-11-24
Applicant: 杨季冬
Inventor: 杨季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谱峰完全重叠的双组分混合物同时测定的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其中两组分标准物质的光谱分析建立待测双组分混合物的光谱分析模型,然后通过此模型用所述同一光谱分析测定所述待测双组分混合物的总量并计算得到其中两个待测组分的含量。本发明中的光谱分析方法操作简便,计算直接简单,结果可靠,可用于荧光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分析或非线性二级散射光谱分析等,解决了分子光谱分析中谱峰完全重叠的双组分同时测定的问题,尤其适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和质量监控中的痕量双组分的同时测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