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光波导近眼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671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0996666.7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舒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光波导近眼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源(111)、带柱面的棱镜(121)、曲面透镜(131)、棱镜(141)以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棱镜依次胶合相连的棱镜组(151),所述棱镜(121)一棱面部分或全部为柱面,该柱面正对所述图像源(111),所述棱镜(121)通过除柱面外的一棱面与所述棱镜(141)连接形成第一胶合面,所述棱镜(121)通过除柱面外的另一棱面与所述曲面透镜(131)的曲面相对面相连形成第二胶合面,所述棱镜(141)与棱镜组(151)各棱镜依次按顺序胶合相连。

    一种近眼显示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211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341779.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舒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眼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和光学模块;光源模块被配置为:以平行于光学模块的单一方向像光学模块射入入射光线;光学模块包括复眼控制芯片和微振镜阵列;微振镜阵列包括多个3D微振镜,多个3D微振镜以预设的排列规则设置在复眼控制芯片上,且每一3D微振镜上均设置有分光组件;光学模块被配置为:在光源模块的入射光线通过分光组件入射至每一3D微振镜时,通过复眼控制芯片控制每一3D微振镜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将入射光线反射到人眼;其中,预设角度范围为0°‑180°。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降低镜片厚度的同时有效增大视场角,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近眼显示装置使用体验。

    一种近眼显示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21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41779.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舒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眼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和光学模块;光源模块被配置为:以平行于光学模块的单一方向像光学模块射入入射光线;光学模块包括复眼控制芯片和微振镜阵列;微振镜阵列包括多个3D微振镜,多个3D微振镜以预设的排列规则设置在复眼控制芯片上,且每一3D微振镜上均设置有分光组件;光学模块被配置为:在光源模块的入射光线通过分光组件入射至每一3D微振镜时,通过复眼控制芯片控制每一3D微振镜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将入射光线反射到人眼;其中,预设角度范围为0°‑180°。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降低镜片厚度的同时有效增大视场角,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近眼显示装置使用体验。

    一种折叠式光波导近眼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67171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96666.7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舒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光波导近眼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源(111)、带柱面的棱镜(121)、曲面透镜(131)、棱镜(141)以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棱镜依次胶合相连的棱镜组(151),所述棱镜(121)一棱面部分或全部为柱面,该柱面正对所述图像源(111),所述棱镜(121)通过除柱面外的一棱面与所述棱镜(141)连接形成第一胶合面,所述棱镜(121)通过除柱面外的另一棱面与所述曲面透镜(131)的曲面相对面相连形成第二胶合面,所述棱镜(141)与棱镜组(151)各棱镜依次按顺序胶合相连。

    一种眼镜式虚拟显示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581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87561.5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舒伟

    Inventor: 舒伟 郭曼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眼镜式虚拟显示器,其包括左镜框及右镜框,左镜框及右镜框上分别设有一近眼显示系统;左镜框及右镜框均包括镜框本体及镜腿,两个镜框本体的一端相连,镜腿连接于镜框本体的另一端并位于镜框本体的后侧;近眼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屏,用于发射图像光束,设于镜腿的后端;透镜组,设于微显示屏的出射光路上,用于接收图像光束并将其聚焦成汇聚光束,透镜组设于镜腿的后端;及成像装置,设于透镜组的出射光路上,用于接收汇聚光束并成像为能够聚焦至人眼的可视图像,成像装置与镜框本体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重心后移,且前部结构简洁,能够减轻对鼻子的压力,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含氮富甲烷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12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37481.0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含氮富甲烷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分离系统包括甲烷分离系统和氩循环制冷系统,含氮富甲烷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后,分离的液态甲烷进入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冷能回收过程。分离方法是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反过来为含氮富甲烷气分离液态甲烷提供冷能。本发明的分离系统以循环氩为工质,通过热泵、冷能换热器回收分离系统甲烷及氮气冷能,通过部分氩气膨胀制冷补充冷能后,再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将其传递给含氮富甲烷气分离系统,以较低制冷能耗实现高效分离。

    噻吩合成工艺及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20116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1135132.2

    申请日:2001-11-20

    Applicant: 舒伟

    Inventor: 舒伟

    Abstract: 噻吩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是由气相硫磺和1,3-丁二烯反应,从生成的反应气体产物中提取噻吩。生产装置包括管式反应器,与管式反应器相连的反应沉降罐,与反应沉降罐相连的立式沉降管,与立式沉降管相连的立式冷凝冷却器,冷凝冷却器的出口连接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的下部连接一半成品贮罐,贮罐连接间歇式精馏塔。本发明采用有机合成工艺,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合成反应后目的产物浓度高,便于提取,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纯度≥99.5%。

    一种近眼显示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089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63034.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舒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眼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和光学模块;光源模块包括多个激光图像源;其中,所述激光图像源为VCSEL激光图像源或准直光图像源;光源模块被配置为:将图像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加载至各个激光图像源,以使每一激光图像源发出RGB激光束;光学模块包括复眼控制芯片和投射件阵列;投射件阵列包括多个投射件,多个投射件以预设的排列规则设置在复眼控制芯片上;光学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复眼控制芯片分别控制各个投射件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以通过各个投射件将对应的激光图像源发出的RGB激光束投射至用户眼睛。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大大减小近眼显示装置的体积,且降低了光束投射的角度误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组件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05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943300.7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舒伟

    Inventor: 舒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5/046

    Abstract: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组件施工装置,包括墙体,墙体外侧面开设孔槽,孔槽内固定安装横管,横管左端固定安装端盖,端盖右端面中间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横轴,横轴与第一通孔轴承活动连接,横轴的右端固定安装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位于横管内,墙体的内侧面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中心线同轴,横轴的左端位于第二通孔内,主动齿轮的外周设有数根均匀分布的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的左端与端盖右侧轴承活动连接,第一丝杠的右端通过轴座与横管内壁连接,第一丝杠的左端固定安装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本发明同时具备脚手架与广告牌等多种物件的安装功能,方便后续施工时工作平台的安装,结构简单,功能较为多样。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含氮富甲烷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1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0437481.0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含氮富甲烷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分离系统包括甲烷分离系统和氩循环制冷系统,含氮富甲烷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后,分离的液态甲烷进入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冷能回收过程。分离方法是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反过来为含氮富甲烷气分离液态甲烷提供冷能。本发明的分离系统以循环氩为工质,通过热泵、冷能换热器回收分离系统甲烷及氮气冷能,通过部分氩气膨胀制冷补充冷能后,再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将其传递给含氮富甲烷气分离系统,以较低制冷能耗实现高效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