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8198.0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硬岩隧道的NPR锚杆主动支护方法;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开挖,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中均采用主动支护方法进行支护,主动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开挖台阶,临时支护掌子面;步骤2,在开挖部分的表面喷射混凝土;步骤3,在开挖面拱顶或边墙上确定NPR锚杆的打设位置,钻孔并清孔;步骤4,在钻孔中锚固NPR锚杆;步骤5,在开挖面拱顶或边墙铺设柔性网,并将处于同一环向面上的NPR锚杆的端部上安装钢带;步骤6,在NPR锚杆的端部放置锚杆托板并安装锚具。本发明的主动支护方法,取消格栅钢架,提升施工速率,减少支护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1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29102.9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N3/30 , G01N3/4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实验评价岩爆局部损伤劣度的方法,获取岩样以及一级岩屑;对岩样切割打磨取岩心,并收集切割打磨过程中产生的二级岩屑;对加工后的岩样进行三向六面加载,且加载载荷一定时向加工后的岩样内充气精准爆破进行冲击岩爆试验,挑选冲击岩爆试中的三级岩屑;对三种岩屑抛光加工,获得平整度高的样品;分别获取三种岩屑的点损伤参数、面损伤参数以及体损伤参数;将构建标准岩心模型并进行单轴压缩,得到压裂效果,经过多次模拟反演得到岩石脆性指数;通过三参数损伤评价分别计算三种岩屑的屑损伤度;本发明通过纳米压痕及纳米划痕对岩屑进行微观力学性质分析得到三层损伤参数,准确得到岩石损伤评价和损伤劣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210034397.0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1N3/42 , G06Q1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实验评价页岩微观裂隙发育程度的方法。首先进行纳米压痕实验,根据得到的相关数据绘制H/Er与Ue/Ut的拟合曲线和理论曲线;计算压痕点到所述理论曲线的垂直距离及其平均值;并计算第一评价值;然后根据拟合曲线的斜率和理论曲线的斜率计算第二评价值;接着计算在阈值范围内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并计算第三评价值;最后根据三个评价值计算裂隙发育程度评价值,评价页岩微观裂隙发育程度,裂隙发育程度评价值越大,页岩微观裂隙发育程度越好。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纳米压痕技术存在的内部裂隙观测手段复杂、周期长且难以原位监测的问题,只需要通过原位压痕实验,获知位移载荷数据,即可对样品内裂隙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402757.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室内锚固试验防偏心设备,防偏心设备包括连接枢纽、纵向轴、锚杆夹具、横向轴和夹持臂,连接枢纽上设有中心通孔;纵向轴平行于中心通孔的轴向设置,并位于连接枢纽的上方,锚杆夹具设置于中心通孔的上方,并可沿纵向轴上下移动,若干个横向轴沿中心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与连接枢纽相连,横向轴上设有对中心通孔的轴线进行定位的刻度线;夹持臂有多个,每个夹持臂均与横向轴连接,并可沿横向轴进行移动和固定。本发明可有效地防止锚固试验中锚杆的偏心问题,具有防偏心效果好,适用性广,操作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26738.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煤柱自成巷平衡开采方法与装备,方法包括:对工作面进行煤矿开采,同时预留并维护巷道空间;获取采矿体积和工作面对应的顶板垮落矸石的碎胀系数;基于碎胀系数和采矿体积,获取工作面顶板端部的切顶高度使得顶板垮落矸石的碎胀体积等于采矿体积;基于切顶高度对工作面端部的顶板进行竖向切缝;对巷道空间进行档矸支护并形成巷帮。本发明通过对巷道采空区侧顶板进行定向切缝,使得采空区上覆顶岩层在自重和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在切缝高度范围内产生较大面积的垮落,充分碎胀充填采空区,使垮落矸石碎胀量等于采矿量,实现工作面采空区的自动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49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37466.3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地工程相似物理模拟实验非对称应力加载的装置及方法,该非对称应力加载的装置包括加载架和加载器,加载架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位于物理模型实验系统中,用于传递加载器所施加的非对称应力,加载架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上分别设置有加载器,加载器用于向所述加载架施加非对称应力;本发明解决了工程实验人员在大型物理模型实验过程中非对称应力施加的问题,通过三角形钢结构支架给模拟板岩提供足够的非对称应力,通过设计三角形施加非对称应力支架,用于模拟地下工程中由于冲击岩爆、爆破等引起冲击波的等效载荷,本发明通过滑轮可以安装在物理模型实验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便于实现不同位置偏应力的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6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47325.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4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页岩纳米压痕曲线评价微观结构的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页岩表面纳米压痕点的位移载荷曲线;根据位移载荷曲线计算力学评价值;根据所述位移载荷曲线的形态以及所述力学评价值确定页岩的微观结构。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纳米压痕技术获取位移载荷曲线,并根据位移载荷曲线的特征评价压痕点的微观结构与矿物组成,而不需要采用其他的微观测试技术。本发明无需人工锁定压痕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压痕点随机分布,无法直接通过EDS和SEM等与压痕点对应推出微观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6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847325.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4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页岩纳米压痕曲线评价微观结构的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页岩表面纳米压痕点的位移载荷曲线;根据位移载荷曲线计算力学评价值;根据所述位移载荷曲线的形态以及所述力学评价值确定页岩的微观结构。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纳米压痕技术获取位移载荷曲线,并根据位移载荷曲线的特征评价压痕点的微观结构与矿物组成,而不需要采用其他的微观测试技术。本发明无需人工锁定压痕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压痕点随机分布,无法直接通过EDS和SEM等与压痕点对应推出微观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376444.8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切顶护帮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切顶护帮方法,所述切顶护帮装置包括底座、顶梁和立柱,所述立柱至少为两个,所述立柱上端与所述顶梁铰接,所述立柱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可伸缩支撑在底座与顶梁之间;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下部液压侧推支撑杆,所述下部液压侧推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下部液压侧推支撑杆用于支撑自成巷切缝一侧的竖向挡矸结构的下部;所述顶梁设有两个上部液压侧推支撑杆,所述上部液压侧推支撑杆用于支撑自成巷切缝一侧的竖向挡矸结构的上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735261.0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包括一冷却水处理系统,一井下热能提取装置及一井下降温系统;冷却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冷水池一热水池及一汇流处理器,汇流处理器分别连通冷水池热水池及井下热能提取装置;井下热能提取装置为一设置于地下的密闭容置空间结构,外壁由井下岩壁包围,内部包括气相空间和液相空间;井下热能提取装置还设置有一输水管路,输水管路伸入至液相空间;输水管路连通地上系统;输水管路上设置有一控制阀;井下降温系统与井下热能提取装置进行热量交换;井下热能提取装置通过出水口单向地导通冷却水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井下降温系统工作产生的热能的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