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管冷却的热离子燃料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13414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66822.2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冷却的热离子燃料元件,应用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核燃料、热离子能量转换器、碱金属热管和燃料包壳;核燃料采用环形燃料元件设计,包裹热离子能量转换器;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从外层到内层分别由发射极、铯气腔、接收极以及绝缘体组成,且均采用圆环状设计;碱金属热管位于新型热离子燃料元件中心,选用钾作为热管内部传热工质;热离子燃料元件在堆芯产生的热量加热热离子能量转换器进行发电,余热通过碱金属热管传递至堆芯外。本发明既可实现堆芯尺寸的缩减,又能提高反应堆安全性,适用于深空、深海等特种环境的反应堆堆芯设计,并满足该类反应堆系统结构紧凑、固有安全、布置方向灵活等特殊需求。

    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小型压水堆的运行方案自主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0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2132.6

    申请日:2019-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无人值守小型压水堆的运行方案自主决策方法包括:(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2)确定运行方案的可行域;(3)建立衡量运行方案优劣的目标函数;(4)建立递归函数,确定运行方案设定值与目标函数输入参数之间的关系;(5)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找到使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运行方案设定值,将此运行方案最为最终方案。本发明可以利用尽可能少的探索次数得到更优的优化结果;采用递归函数获取目标函数输入数据的方式,目标函数输入数据为关键的热工水力参数避免了在探索不同运行方案过程中对实际系统和模拟器的依赖,缩短了每一次优化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一种用于深海水下平台的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52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48670.X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深海水下平台的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包括热源、热管、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冷却通道、海水进口管道、海水出口管道、保护容器和大海环境;所述热管的蒸发段置于热源内,冷凝段与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连接,热源为热管提供热量,热管将所述热源的热量传递至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所述冷却通道安装于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的冷凝端,冷却通道一端与海水进口管道相连,另一端与海水出口管道相连;所述热源、热管、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冷却通道、海水进口管道和海水出口管道置于保护容器内,保护容器内充氮气,形成惰性气体环境;所述大海环境、海水进口管道、海水出口管道和冷却通道共同组成海水的自然循环流道。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8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26515.8

    申请日:2019-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方法,该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核动力装置运行数据采集并传递到KPCA异常检测模型中得到更高维线性空间的协方差矩阵,将所述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矢量分解可以提取得到高维信息特征,通过计算统计和SPE统计量的实时值和历史正常运行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故障信息,激活故障诊断模块,从多种疑似故障中筛选出故障原因。本发明相比于原有技术,监测信息直观,可解释性好,历史数据提取容易,避免传感器本身的故障造成后续诊断分析的资源浪费,降低了核动力装置发生故障时错判的概率,提高核动力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学习和训练操作过程容易,实用性强。

    一种热管型深海应用核反应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8700.1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型深海应用核反应堆系统,包括:密封的圆筒形的压力容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压力容器内的主换热器,余热排出换热器,堆芯,以及贯穿主换热器、余热排出换热器、堆芯的高温热管;其中堆芯由反射层、屏蔽层、燃料元件、控制棒及金属基体组成;主换热器通过环形套管与能量转换装置连接,是反应堆中主要的承压容器;余热排出换热器由换热器壁面和包含在内部的高温热管组成,通过海水进口管道和海水出口管道与大海环境相连;多个高温热管设置于堆芯、主换热器和余热排出换热器的内部。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结合深海应用环境需求,采用了一体化的布置方案,系统简单结构紧凑,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性。

    一种基于涡动扩散模型的放射性气体浓度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22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17661.1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涡动扩散模型的放射性气体浓度评估方法,属于核退役仿真领域。包括构建核退役场景实体模型,并将核设施实体模型转换为体素模型;采用涡动扩散模型模拟放射性气体的扩散;根据退役场景对涡动扩散模型进行修正,退役场景包括厂房尺寸、核设施体素模型体积、排风管位置与流量和多个泄露点位置等;最终计算放射性气体的浓度分布。本发明采用涡动扩散模型模拟放射性气体的扩散;根据真实退役场景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实现了放射性气体浓度分布的动态计算;开发出了一种实时、高效的核设施退役环境中放射性气体浓度评估仿真方法,对核设施退役仿真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面向核动力装置仿真应用的单相水流体网络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575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22727.2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核动力装置仿真应用的单相水流体网络仿真方法,属于仿真方法领域。(1)对仿真对象进行预处理;(2)分类输入预处理后的流体网络参数,生成相关计算文件与程序代码;(3)利用软件的图形化界面窗口操作仿真支撑平台,完成计算的可执行程序生成;(4)利用三大平衡方程以及相应的数值求解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5)输出仿真结果;(6)便捷的仿真模型修改;(7)容易操作的外部模型耦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具备填卡式数据输入的优点,同时避免了数据输入过程中的枯燥、错误率高的缺点;考虑了温度对于流体密度的影响,且模型依靠理论推导得出,扩大了应用范围;模型的微小改动与外部模型耦合不需要重复建模步骤,易用性好,具有较高的精度。

    一种核设施退役模型程式化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3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43219.2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设施退役模型程式化仿真方法,用3dsMax软件根据确定的核设施参数构建模型文件,并将模型文件保存为3DS格式;导入3DS格式的模型文件,获得模型参数;构建模型包围盒;根据实体对象包围盒构建程式化模型;根据实体对象顶点在程式化模型内的个数确定实体对象外部程式化模型;根据实体对象的模型参数构建实体对象内部程式化模型;使用组合几何方法构建实体对象的程式化模型并写为标准输入文件;将标准输入文件输入到辐射剂量计算程序内获得辐射场剂量分布。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的将复杂核设施3dsMax模型简化为可计算辐射剂量分布的程式化模型,实现了对内部为空的壳状核设施模型的辐射场剂量分布计算。

    一种基于CAD软件的换热器多孔介质模型孔隙率及渗透率参数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2345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168149.4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流体力学及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D软件的换热器多孔介质模型孔隙率及渗透率参数处理方法。(1)根据换热器的几何设计参数建立用于多孔介质模型的计算域三维几何模型;(2)根据换热器的几何设计参数建立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侧流体区域的三维几何模型;(3)根据多孔介质模型所需要的网格尺度要求,采用CAE软件对(1)中建立的计算域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任意形式的网格划分,建立用于CFD分析的网格。本发明采用CAD技术计算复杂的换热器的多孔介质模型孔隙率和渗透率参数,不采用复杂的数学计算,对参数计算快速、准确且便于实施。

    一种3dsMax核设施模型辐射场剂量分布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01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18571.8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3dsMax核设施模型辐射场剂量分布仿真方法。(1)用3dsMax软件根据确定的核设施参数构建模型,并将文件保存为3DS格式;(2)导入3DS核设施模型文件,获得模型参数;(3)构建包围盒与四面体;(4)将确定的体素参数与材质信息写成输入卡;(5)将平面三角形离散成像素;(6)根据体素的属性值构成实体体素;(7)将确定的体素参数与物理属性信息写成输入卡;(8)用点核积分方法计算三维辐射场剂量分布。本发明实现了在3dsMax软件内直接对核设施尺寸、材质与能量参数的快速赋值;本发明实现了对内部存在空洞的复杂核设施模型的辐射场剂量分布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