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18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55609.2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朱五星 王雅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E03F3/02 E03F5/10 E03F5/102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可通过初雨智慧收集装置在源头精确、高效地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储存,极大地避免了初期雨水与后期干净雨水混合而造成的初雨溢流现象;多个初雨智慧收集装置的初雨排空管通过初雨连通管相连,构成区域控制单元,连通管就近接入污水检查井。电动闸阀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与区域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讯,区域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控制电动闸阀,结合智慧水务,不同区域各控制单元初雨分时段、分批次排入污水厂,能够极大地降低初期雨水对污水厂的冲击,该工艺既适用于自排雨水系统,亦适用于强排雨水系统,其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蓄水模块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254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151747.0

    申请日:2017-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水模块,包括上主板、下主板、立柱、侧板、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连接件,所述上主板和下主板上均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上主板、下主板与侧板围成模块体,所述侧板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上设有卡孔,所述立柱外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孔连接,所述立柱外侧与曲面相贴合。本发明增加了连接块并且使其与立柱连接,提高了侧板与立柱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模块体侧棱两侧的连接块通过卡住安装在卡柱槽内的方式连接,增加了相邻侧板、立柱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连接件将相邻两侧板连接,提高了模块侧棱处的牢固性。

    一种基于雨水水质控制的初雨弃流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42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76977.3

    申请日:2017-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E03F5/14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等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雨水水质控制的初雨弃流器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直接安装在现有集雨管道中,包括外部弃流装置、自控电路。外部弃流装置中的雨水浊度传感器安装在水质检测桶中,水质检测桶底部和侧上方分别与集雨管、导流管连接,用于收集检测初雨、将初期浊度较高的雨水导流至污水口排放。自控电路包括雨量感应器、浊度信号传递单元、电源、插座、常闭电磁阀和常开电磁阀,用于检测雨量信息与浊度信号传递。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降雨条件和城市雨水径流不同冲刷规律并进行准确弃流,最大程度保证收集水质较好的雨水量;具有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污染控制稳定、弃流量准确的特点。

    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各个片区截污管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和调蓄设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917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042794.8

    申请日:2017-10-30

    Inventor: 周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6 E03F1/00 E03F5/10 E03F2201/10 E03F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各个片区截污管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和调蓄设施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将各分片区域内水质较差、污染严重的初雨通过各个片区的第一截污管排放至污水干管中,再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通过各个片区的第二截污管排放至调蓄设施中,再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将污水对分片区域内的污染程度尽量降低,同时也使较干净的雨水不被排入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荷,从而使现有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本发明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将来自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内的水体快速有效的进行排放处理,从而实现水体的合理排放。

    水力翻斗冲洗装置及包括其的雨水调蓄池

    公开(公告)号:CN1075242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46397.7

    申请日:2017-09-30

    Inventor: 姜景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8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翻斗冲洗装置及包括其的雨水调蓄池。该水力翻斗冲洗装置包括翻斗本体和支撑轴,翻斗本体位于雨水调蓄池上方,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轴上,翻斗本体在空置时开口朝上,在翻斗本体内水位上升到预设高度时翻转。该雨水调蓄池水力翻斗冲洗装置能够对雨水调蓄池的池底进行全面清洗,减少作用量,有效保证对雨水调蓄池池底的清洗效果。

    雨水生物海绵水体净化及收集回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1705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41741.6

    申请日:2017-09-18

    Inventor: 陈振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生物海绵水体净化及收集回用系统,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预处理部分、蓄水部分及过滤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精滤层及粗滤层,所述精滤层的顶部铺设有用于将雨水输入过滤部分的布水渗水管网,所述粗滤层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从过滤部分输出的集水渗水管网。本发明采用系统性的综合设计方式,从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等多角度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进行构建和修复。本系统投资成本与运行费用低,可节约用地,无二次污染,出水水质稳定,无需专人管理,使用寿命长,投资回报率高。本发明可应用于雨水原水池净化、景观湖与雨水综合水体净化、河道雨水净化等。

    一种收集过滤装置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6632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76946.6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赵南南

    Inventor: 赵南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E03B3/02 E03F5/10 E03F5/14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集过滤装置,具体涉及农业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接水槽、若干过滤箱和集水箱,接水槽设置在过滤箱的上端,且接水槽和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集水箱设置在过滤箱的下端,且过滤箱和集水箱通过第二水管连接,过滤箱为开口状结构,过滤箱的开口端设置有滤袋,滤袋的下端设置有渗水板,渗水板上设置有渗水孔,渗水板下端还设置有滤水装置,集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上还设置有灌溉水管。本发明具有能有效的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可防止雨水中的沙泥堵塞水泵和管路的优点。

    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2778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115387.9

    申请日:2017-02-28

    Inventor: 金容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本发明的雨水再循环系统包括:净化集水井,其收集地表面的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集水槽,其通过雨水流入管连接于净化集水井对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雨水储水槽,其通过雨水排出管连接于过滤集水槽储存通过过滤集水槽过滤的用水;分配管路,其将储存于雨水储水槽的用水送往地上;及雨水泵,其连接于分配管路将储存于雨水储水槽的用水抽到地上,执行通过净化集水井回收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使用过的用水及雨水并进行第一次过滤,然后在过滤集水槽进行第二次过滤,经过两次过滤的雨水储存到雨水储水槽后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再次利用的循环周期。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

    公开(公告)号:CN1071908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71122.5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王金山

    Inventor: 王金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E03F2201/10

    Abstract: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整个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由N+1个单体池组成,首尾相接,按照所处位置的坡向,成一列,逐级阶梯式布置,第N+1个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其中N根据所述调蓄水池有效容积,综合考虑地形坡降,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N大于等于1。规模上与传统蓄水池相当,但容积较小的单体池,开挖深度小,实施难度小。

    雨落管弃流分流装置及其弃流分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0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618327.9

    申请日:2017-07-26

    Inventor: 谢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E03F5/101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弃流分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尤其是一种雨落管弃流分流装置及其弃流分流方法,属于城市给水排水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具有汇水腔的箱体,该汇水腔内设置有浮球腔,所述箱体还设置有用于雨水进入的雨落管,雨落管下端部设置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将一部分液体引入浮球腔,另一部分液体进入汇水腔,箱体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汇水腔与第一出水口的液体通道设置有浮球阀,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浮球腔内,箱体还开设有第二出水口,当第一出水口的液体通道关闭后,液体溢流至第二出水口并排出,所述浮球腔下部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液孔;本发明解决了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初期雨水弃流及雨水收集问题,充分利用水资源,并且实用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