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足仿生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40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440141.8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足仿生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设计领域。该机器人包括支撑驱动模块、行走机构模块和执行机构模块;所述支撑驱动模块、行走机构模块和执行机构模块依次相连。本发明中行走机构模块采用金属带传动,保证中心距不变且耐磨损;采用曲面的前进脚有效减缓冲击震动且环境适应能力强;所述的支撑驱动模块采用柔性体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改变刚度,保证机器人运动时的精度较高。本发明四足仿生机器人能在复杂地形下避障行走,能够敲击、抓取岩石标本,传动简单,运动可靠;本发明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巡逻、资源勘探、资料搜集等工作,解决了目前电机驱动机器人存在的续航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差、连杆传动运动精度较低等问题。

    基于动力学相似的地铁隧道模型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021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315031.4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铁隧道实验台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动力学相似的地铁隧道模型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包括隧道模块、驱动模块、测量模块和支撑模块;多个隧道模块顺次连接,固定在支撑模块上;驱动模块固定在支撑模块上,位于隧道模块的内部;所述的测量模块安装在隧道模块的外壁;本发明不但能够满足活塞风在边壁处风速、风压的测试,还能测得指定位置列车车速的大小;可根据具体的场地、环境变化,均可进行参数变换使其满足相似条件;在结合动力学相似理论后,对动力学相似模型地铁行车系统进行测试,来预测原型地铁行车系统的活塞风气流特性和流动规律,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周期。

    一种百米钢轨自动装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716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64681.4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米钢轨自动装卸装置,该装置包括升降模块、横移模块、电磁吸附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的电磁吸附模块通过横移模块行走在上升降模块上,监测模块的子模块分别安装在另外三个模块中。该装置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现有钢轨装卸设备耗时长、效率低、需人工配合、装卸精度低等问题。该装置不仅可以精准升降电磁吸附百米钢轨的高度,快速运输百米钢轨,还可以有效防止钢轨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偏摆,在码放过程中发生倾倒。本发明更具针对行性,适用于短行程升降、长行程横移的工作环境,较现有设备更加高效,精度更高。

    一种含套齿连接的弹支转子模型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06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747754.1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胡建伟 罗忠 王菲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振动测试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套齿连接的弹支转子模型实验台及测试方法。实验台包括底座、转子部分、转子驱动部分、联轴器部分、激振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转子部分包括转轴a和转盘a、鼠笼式弹性支撑结构、套齿连接结构、转轴b、转盘b、轴承座和支座;转子驱动部分为电主轴电机;联轴器部分包括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激振部分为带弹性橡胶冲击垫的激振力锤;数据采集部分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测试方法:选定研究用的含原型转子系统,通过原型转子系统参数加工模型转子系统,对模型进行静态及动态动力学特性测试,预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本发明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周期。

    一种止口连接结构转子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06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685117.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止口连接结构转子试验台及测试方法。该试验台主要由测试传感系统、转子—支承系统和电气控制箱组成;测试传感系统主要由振动测试软件、采集卡机箱、采集卡、数据采集系统、LMS测试设备、模态力锤和传感器固定架组成;转子—支承系统,主要由底座、左轴承座支架、左轴承座、转轴、左固定盘、左止口盘、右止口盘、右锥形罩、锁紧螺母、右轴承座、右轴承座支架、变频电机、电机座和深沟球轴承组成;电气控制箱与变频电机相连,用于调节转速。本发明用于研究止口连接结构及其相关参数变化对转子系统固有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为航空发动机止口连接结构设计提供了试验测试依据。

    一种整体叶盘动力学相似测试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70636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255874.5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体叶盘动力学相似测试实验台及测试方法,包括基座、测试部分及数据采集部分。测试主要分为压气机系统下的整体叶盘结构件以及单一整体叶盘结构件静态及动态固有频率测试两部分。压气机系统测试部分由转子驱动部分,锥筒、鼓筒、轮盘、篦齿和整体叶盘构成,并通过胀紧套固定在主轴上;数据采集部分由传感器连接导电滑环,导电滑环通过导电滑环支座固定在基座上,再连接LMS测试系统,如果是静态测试,可以直接将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在LMS测试系统上。本发明满足低压压气机实验系统下整体叶盘的静态振动测试和动态振动测试,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周期。

    一种易于破碎的锰块浇注系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946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83099.3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破碎的锰块浇注系统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锰块浇注领域。该系统包括驱动模块、生产模块、成型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的驱动模块、生产模块、成型模块和冷却模块依次相连;所述的一种易于破碎的锰块浇注系统既可实现锰块的易于破碎,又可实现锰块脱模的流畅性;本发明适用于锰块浇注系统,解决了目前锰块浇注系统存在的生产的锰块较厚、粒度加工时人为破损劳动强度大且浪费严重、效率较低等问题。

    基于振动频谱反推的大型结构地面振动响应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9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67233.5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震特性仿真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振动频谱反推的大型结构地面振动响应预估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对地点已有的大型支撑平台建立全尺寸模型;第二步,将支撑平台的全尺寸模型放入Ansys中分析设置;第三步,将预估激励源信息导入到Ansys中,对全尺寸模型进行响应谱分析,直至仿真值与实测值差值小于设定值,此时输入的激励幅值和激励频率即为最优激励解;第四步,将待安置的大型精密结构全尺寸模型和最优激励解同时输入到Ansys中进行响应谱分析,仿真得到在同一地点的振动响应值。本发明可为待安置设备的结构和材料选择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整体操作过流程简单,计算结果准确,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可行性和指导性。

    一种转子系统钢环式弹支结构强度设计及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88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83575.0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子系统弹支结构强度设计及测试实验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转子系统钢环式弹支结构强度设计及在线监测方法,步骤一:根据两种强度设计方法以及钢环材料本身特性,得到三种条件下的钢环应变量;步骤二:利用不同条件下的钢环应变量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对钢环进行强度校核;步骤三:制定钢环的强度监测方案;步骤四: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计算在实际工况下钢环的最大变形发生处;步骤五: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布置应变片同时进行桥路连接,最后对钢环进行强度监测。本发明可为弹支结构强度设计与在线监测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整体操作过流程简单,提高了钢环式弹支转子系统的安全性,增加了钢环结构设计的可靠度,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可行性和指导性。

    一种枕梁内腔清理机器人
    1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291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55854.4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枕梁内腔清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枕梁内腔清理机器人。所述的清理机器人包括支撑模块、运动模块、打磨模块、伸缩模块和控制器;所述的支撑模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平行固定两个运动模块,支撑模块的左右侧面分别固定一个运动模块;支撑模块的前表面固定伸缩模块,伸缩模块上固定打磨模块,支撑模块的支撑桁架内部固定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支撑模块、运动模块、打磨模块和伸缩模块连接,控制各模块动作。本发明为小型化设计,针对枕梁内腔开口小,开口复杂等问题,将清理器设置为可实现扩张和收缩的结构,它可有效地对枕梁内腔进行打磨工作,适应性强,适用性广,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程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