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84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2085.9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池,在弃流池的顶部设有凸出部,在弃流池的凸出部外侧设有控制水箱,控制水箱与弃流池的凸出部共用一堵侧墙,在共用侧墙的上部设有一杠杆支点,在杠杆支点上连接有一杠杆,杠杆的一端与浮球固接,浮球设置在控制水箱内,杠杆的另一端与提拉杆的上端铰接,提拉杆设置在弃流池中,在提拉杆的下端固接有胶塞,在弃流池的底部设有弃流出口,在弃流出口上连接有排污管,在控制水箱的底部设有与排污管连接的滴漏管。本发明是依靠降雨实现自动控制的,在降雨初期时自动收集初期雨水,在降雨结束后自动排污,具有根据是否下雨自动控制弃流池收集和排放的功能。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87613.6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E03B3/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属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领域。该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雨管道及与其连接的雨水收集池,所述的集雨管道中设置有咸水收集机构,咸水收集机构包括一组沿雨水流向依次设置的咸污水池,咸污水池上端面即为集雨管道的下端面,且各个咸污水池上端面均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安装有入水开关机构。本发明实现了雨水初期和初期之后的分时段收集,有效利用雨水收集初期的部分咸水或微咸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在降雨时不需人工值守,不消耗电能,因此不必担心因雷雨停电造成雨水无法收集,可以布设在滨海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061932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0089.1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珠海市水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维福
IPC: E03F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 E03F5/102 , E03F2201/10 , E03F2201/20
Abstract: 一种雨水收集方法,采用浑浊的水透光率差的原理对初期降雨浊度进行监测,并对雨水进行收集,当浑浊度大于设定阀值时,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弃流,当浑浊度小于或等于设定阀值时,将雨水进行收集。该方法,其采用雨水浊度作为雨水收集的指标之一,其能够保证本发明收集的雨水的纯净程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雨水收集的质量。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有:雨水流通管道,其包括有浊度监测支路以及与其连通的弃流支路、收集支路;雨水收集井,其与收集支路连通、其内设置有液位开关;浊度检测装置,其设置于监测支路的内侧壁上;具有控制功能的控制器。该系统根据浊度收集雨水,可以保证在雨水收集过程中始终对洁净的雨水进行收集、对浑浊的雨水进行弃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1932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4743.9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8 , E03F1/0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F5/22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海绵城市的一体化雨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雨水系统包括中间绿化带及蓄水槽,中间绿化带包括植被种植区及雨水入渗区,雨水入渗区的下端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下端设有雨水管,雨水管连接蓄水槽;蓄水槽内连出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双向喷头,抽水管上连接有抽水泵。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及海绵城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集渗水、蓄水、净水及利用为一体的雨水系统,并针对性的设计了雨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利用植被来组织渗水,以慢排缓释来解决道路积水的问题,并且利用了植被的净化能力分离出雨水中的部分杂质,在蓄水槽中储存,在干旱的季节用以喷洒道路及浇灌植被,有效缓解旱涝季节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8397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23491.2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汪传发
Inventor: 汪传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3/02 , E03F3/04 , E03F5/10 , E03F5/107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系统,包括雨水汇流管、旁流取样管、排污管、雨水弃流器、雨水收集管、雨水蓄水池及弃流控制箱,其中:旁流取样管与雨水汇流管交叉连通,且其输入端安装有水质分析仪,输出端与排污管连通;雨水弃流器上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入水口与雨水汇流管的输出端连接,出水口与雨水收集管的输入端连接,排污口与排污管的输入端连接,排污管的输出端设有排污阀;雨水蓄水池内设有液位计,且与雨水收集管的输出端连接;弃流控制器根据水质分析仪及液位计的检测结果控制雨水弃流器和排污阀的启闭。本发明解决了初期弃流雨水和多余雨水进入蓄水设备或构筑物的问题,避免了雨污合流及多余雨水溢流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20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81394.1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四川牧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 E03F5/0401 , E03F5/0403 , E03F5/0404 , E03F5/107 , E03F5/14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若干个雨水处理模块,每个雨水处理模块由设置在路面或路沿下方的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存储渗漏装置组成,弃流装置和过滤净化设备设置在存储装置上,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弃流装置通过导液口与过滤净化设备相贯通,过滤净化设备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存储渗漏装置内部相贯通。根据各城市所规划的初期雨水弃流值,在任何降雨情况下,均能精准实现雨水收集?精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功能,并且能有效地确保行洪安全,结构可靠,维护方便;同时可对实施区域内的雨水处理情况进行整体监控,实现海绵城市规划的大数据管理,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8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25980.4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武汉美华禹水环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38 , C02F3/32 , C02F3/34 , C02F2001/007 , C02F2103/001 , C02F2209/10 , C02F2301/08 , E03B2001/047 , E03F5/10 , E03F5/14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良好水质雨水的低影响治理方法,其针对地表径流为TSS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8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42977.3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 E03F5/14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水平格栅拦截装置的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体,所述截流井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截流井体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将截流井体分隔为截流区和溢流区,所述溢流堰的顶端设有与之平行的水平格栅,所述截流区的侧壁底部设有与之连通的污水管道。本发明的截流井通过在溢流堰设置水平格栅拦截,可以实现对漂浮物及悬浮物的拦截,从而防止漂浮物及悬浮物进入自然水体,减小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9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3834.8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 C02F1/001 , C02F1/40 , C02F1/52 , C02F3/02 , C02F9/00 , C02F2103/001 , C02F2301/08 , E03F5/10 , E03F5/14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成区分散雨水径流净蓄排一体化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初雨预净池及中雨蓄用池,所述初雨预净池内依次设有拦渣区、固体分离区、浮油区、颗粒过滤区、好氧混合区、二次过滤区及集水区;所述中雨蓄用池内依次设有拦污区、调蓄池和排水区。本发明根据地表径流的污染程度,将建成区街坊内分散排放的雨水通过沿河汇流总管分别输送至初雨预净池及中雨蓄用池中,降低河道的径流总量及延缓径流峰值出现时间,缓解了区域的除涝压力;初雨预净池中,对受污染的雨水进行初步净化,有效削减径流污染入河,改善河道水质;中雨蓄用池中清洁雨水可直接回用,效利用清洁雨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4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73049.6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昆明普尔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 E03F1/002 , C02F1/001 , C02F3/34 , C02F9/00 , C02F2103/001 , E03F5/00 , E03F5/04 , E03F5/10 , E03F5/101 ,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雨水收集储存利用一体化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降雨量情况下雨水的弃流、储存、净化的雨水收集储存利用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前仓、后仓,调节池、深度净化池、所述前仓中设有弃流装置,所述前仓底部设有弃流管,所述深度净化池内设置透水膜。该一体化系统可利用弃流装置实现不同雨量、不同时长的降雨的初期弃流和后期收集、储存、净化,并有效的过滤雨水中的沙粒、微生物、油脂、重金属等杂质,且透水膜不会被沙粒堵塞,可长期使用。雨水净化速度可以根据雨水的水质进行调整,提高了净化后雨水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