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缓冲器
    1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5455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10077130.0

    申请日:2006-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缓冲器,包括一个带有缸(11)的缓冲体(10),一个活塞(43)可移动地在该缸(11)的一容腔(11.1)内导引,该容腔(11.1)有至少一个在容腔(11.1)与周围环境之间建立通气连接的开口(16),按照本发明在缸(11)内设有一安装座(16.3),一个插入件(16.2)力传递地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6.3)内;在该插入件(16.2)和被该插入件(16.2)接触的安装座(16.3)壁之间构成所述开口(16),其中,通过将较硬的插入件力传递地置入较软的安装座内,安装座的材料产生变形,并由此使得除开口之外,在该插入件与安装座之间形成规定的密封闭合,其中,所述开口(16)借助一个沿安装座中心纵轴线方向延伸的、深挖在安装座材料内的槽构成,该槽在其通向安装座的区域处被插入件遮盖。

    尤其用于阻尼可移动家具部件的具有可调节可变阻尼特性的阻尼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553669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80037996.1

    申请日:2007-09-28

    Abstract: 阻尼设备(10),尤其用于阻尼家具零件的可移动家具部件的移动,其具有以可纵向位移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2)中的活塞,所述活塞根据其位移位置在相对侧上形成两个尺寸可变的由流体阻尼介质填充的工作腔。经由至少一个溢出连接,阻尼介质在第一和第二工作腔之间的节流传递是可能的,其中以密封的方式从壳体(12)的指定前面端部供给出来的活塞杆(28)被连接在活塞(14)的一侧上,并且其中经由所述活塞柱塞(28)背离活塞的外端,将要阻尼的家具部件的移动被传递至活塞(14)。在活塞(14)与活塞柱塞侧上的第二工作腔(26)相对侧上,细长的调节轴(38)与一个基本上相应于活塞柱塞(28)直径的直径相连接,其自由端也以密封的方式从与密封于活塞柱塞侧上的前面相对地布置的前面供给出来,从壳体(12)供给出来。调节轴(38)连接至活塞(14)的端部与连接活塞(14)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腔的通路管道(42)相结合并且以如下这样的方式构造为,通过进行调节轴(38)相对于活塞(14)的调节移动而在通路管道(42)中形成尺寸可变的节流横截面。

    具有自动返回功能的细长形铰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0624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580027992.6

    申请日:2005-08-19

    Inventor: 崔淳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返回功能的细长铰链装置,其补偿了由外壳的去除和腔室直径的减小而产生的门的阻尼力。铰链装置包括:具有多个独立腔室的多个导管,在圆筒形的第一导管中,所述多个导管被顺序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垂直引导孔;以及上升和下降装置,当门被转动时凭借转动而使引导销向上和向下。被形成在所述多个腔室中的多个液压回路包括根据引导销上升和下降而上升和下降的活塞杆,以及多个活塞,其分别把多个腔室分隔成上和下部分。

    家具铰链
    1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592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43219.9

    申请日:2010-03-24

    Inventor: F·杜巴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具铰链(4),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铰接连接的定位部件(5、6),用于固定在家具部件(2、3)上;缓冲装置(10),用于缓冲所述至少两个定位部件(5、6)的相对运动,其中该缓冲装置(10)具有用缓冲流体填充的第一和第二流体腔(16、21);连接所述两个流体腔(16、21)的通道(19);能插入所述两个流体腔中的第一流体腔(16)中的活塞(16a),通过该活塞能改变第一流体腔(16)的容积;设置在第二流体腔(21)中的装置(25),该装置通过缓冲流体流进或流出第二流体腔(21)能变形或能移动,以便改变第二流体腔(21)的容积。

    回转式阻尼器的破坏防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2704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80054390.4

    申请日:2006-12-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转式阻尼器的破坏防止机构在使上部转子(12)向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动作的场合,在阀体(16)和下部转子(15)之间形成有连通道并由下部转子和下部壳体(17)形成的压力室的压力降低,从而容易进行旋转。另外,回转式阻尼器的破坏防止机构在使上述上部转子(12)向另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动作的场合,由于粘性流体在上述阀体和下部转子之间不流通,因此,由下部转子和下部壳体形成的压力室的压力变高。其结果,上述粘性流体克服弹性体(19)将溢流阀芯(13)及溢流阀(14)朝向下方压下,从而防止上述回转式阻尼器的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