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638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93384.7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冲击型岩爆实验设备,包括机架、试件盒总成、安装在机架上的X轴方向加载机构、Y轴方向加载机构和Z轴方向加载机构以及控制系统。第一方向的加载机构包括:布置成矩形的4根支撑柱、对正布置并分别固定于4根支撑柱两端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安装于两个框架上的加载液压缸和丝杠。本发明能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向岩样试件加载静应力以及扰动载荷,因此能用于模拟冲击型岩爆实验。而且,三套加载机构的结构大致相同,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所以对于岩样试件在这三个方向的加载静应力或扰动载荷的操作更加容易控制,并且容易实现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62100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1069.0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流变试验方法,通过对设置于压力室中的岩土试件进行施压以模拟岩土不同的应力场环境,并通过检测所述岩土试件在上述环境下的变化参数以对实际岩土在不同应力场环境下的变化情况作出评价,位于所述压力室中的所述岩土试件所受的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彼此隔离,从而使得该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之间相互独立。本发明中位于压力室中的岩土试件的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绝对隔离,从而使得该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之间相互独立,可以通过各自施加压力,实现岩土试件的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间不同数值对比,以模拟岩土张拉等多种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场。
-
公开(公告)号:CN10262100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1067.1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用于岩土流变试验的压力室,包括轴向压力室与环形压力室,所述轴向压力室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压力室、试件室与下压力室,所述试件室内装有岩土试件,所述环形压力室、上压力室与下压力室中均输入压力可调的油液,所述环形压力室环绕在所述轴向压力室径向周围,所述轴向压力室由一弹性护套的内部空间构成。本发明采用弹性护套将压力室中的环形压力室与轴向压力室隔离开来,使得压力室中的岩土试件的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绝对隔离,从而使得该试件室中的岩土试件承受的轴向压力与径向压力之间相互独立。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977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31928.2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井下软岩巷道大变形塌方预防及治理方法,包括:掘进成型或扩刷巷道;初喷第一层混凝土,并在所述第一层混凝土上挂帮网和顶网;安装恒阻大变形锚杆;复喷第二层混凝土;在所述顶板上安装恒阻大变形锚索;挖底并在底板上铺设第一层底板混凝土;在所述第一层底板混凝土上挂一层底网,并在底角安装底角锚杆;铺设第二层底板混凝土至地坪;设置长期矿压监测点,若所述巷道变形达到一预定值,则在所述巷道关键部位进行二次支护,并进行围岩加压注浆。本发明能够很好的保证软岩巷道大变形条件下的稳定性。另外,本发明还具有实施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54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88810.6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14 , G01N7/16 , G01N2015/08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煤岩体中气体运移过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在密封状态下对选取的煤样施加轴向、径向压力和温度,并通过引导通道收集煤样中解吸出的气体,检测气体流量、压力以及成分和含量,完成多物理场作用下煤岩体内吸出气体运移情况的数据统计。其模拟实验过程真实、有效,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构思巧妙、合理,充分再现了煤体破坏过程中瓦斯解吸、运移的过程,为研究煤矿中瓦斯突出事故形成、发生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数据依据,整个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非常适合用于深部煤岩体内吸附气体的运移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887624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1920.6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震灾害超前预警预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地震带断层中设置监测缆索和力学传感器以探测地震带断层面剪切力,所述力学传感器和所述监测缆索连接以感测所述监测缆索的拉张力;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地震带断层面剪切力:其中,P为地震带断层面剪切力,M为监测缆索的拉张力,α为监测缆索的拉张力的加固角,θ为地震带断层面与水平面夹角,Φ为断层破碎带各土层内摩擦角的加权平均值,C为断层破碎带各土层内粘聚力的加权平均值;当地震带断层面剪切力大于一预警值时,发出地震预警预报。本发明在地震断层移动前后均可发出地震预警预报信号,真正实现了地震灾害的超前、实时预警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00596328C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710099297.1
申请日:2007-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深部岩爆过程模型实验方法,属于深部矿井工程岩爆灾害模型实验研究领域。岩爆是深部矿井工程中非常危险的一种工程灾害。由于其深部特有的力学特征和岩体特征以及地热、人为扰动等因素,加上目前人类进入深部岩体的规律研究的时间不久,所以对其规律认识尚浅,还没能在实验室内模拟成功岩爆现象。因此实验室内模拟试验深部岩体的岩爆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发明采用对模拟岩爆单元体做真三轴加载,单面卸载,并在卸荷、加荷两个方面对岩体试件进行岩爆试验的方法,实现了实验室内岩爆模型实验成功并积累了一定的试验成果。本发明对了解掌握深部岩体规律和对工程设计都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157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88811.0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发震断层面剪切力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装置,利用应力传感器对按照实际地形地貌以一定比例制作的相关地震带断层模型进行内应力变化监测,结合地震带断层力学模型和数学公式计算出不同阶段发震断层面间的剪切力大小,绘制剪切力大小与时间关系曲线并随时显示内应力数值大小。实现了利用可测扰动力和相应函数关系推导出不可测断层面的剪切力变化过程,真正实现了地震灾害的超前、实时预警预报。整个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模拟效果逼真。
-
公开(公告)号:CN10050746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119124.1
申请日:2007-07-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是研究大型复杂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模型试验技术可以真实地再现实际工程情况,而目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试验周期长,而且每改变一种参数就必须重新作一次模型试验,模型不能重复利用、费用高、试验技术复杂,研究的成本大,而本发明提出了物理有限单元板材料的概念并通过连续或非连续对称荷载的方法,根据现场复杂的地质条件,采用强度不同的单元板组合模拟产状。做完破坏试验后,将未破坏的单元材料收集,可留待下次试验重复使用,同时,由于单元板材料其尺寸小,又可灵活的模拟各种不同的岩体。这样还克服了模型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54253.5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煤柱自成巷智能化设计方法与系统,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110工法智能化设计平台;S2、构建出围岩地质力学建模,并对模型中围岩变形、压力变化进行监测;S3、对围岩稳定性、岩石采空区碎胀充分充填进行判决,并完成支护参数、设备选型等决策;S4、建立工作面数字化模型;S5、通过机器人集群形成“锚‑切‑支‑护‑控”一体化自适应协同的智能控制,并通过工作面数字化平台进行分析;S6、优化形成110工法的智能采煤的决策最优模型。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煤柱自成巷智能化设计方法与系统,减少人工成本、设备投入和材料消耗,降低施工总体成本,推动我国地下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