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制备对应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262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260429.7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制备对应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涉及低碳烷烃。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为贵金属元素、修饰元素和载体;贵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20%,修饰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0%,余量为载体。低碳烷烃脱氢制备对应烯烃的催化剂在直接产生烯烃中应用,具体步骤:将催化剂在惰性气体吹扫下从室温以不高于20℃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反应温度450~800℃加热处理,加热处理的时间为10~120min;催化剂经预处理后通入低碳烷烃气或惰性气体稀释的低碳烷烃混合气,反应气体组成为低碳烷烃体积百分含量为20%~70%,余量为惰性气体,反应气体进入反应器流经固体催化剂床层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对应烯烃产物。

    一种合成气直接制备乙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337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700699.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成气直接制备乙醇的方法,涉及乙醇的合成方法。以合成气或含CO2的合成气为原料,在多功能复合催化剂上,CO或CO/CO2混合气加氢反应一步制备乙醇为主的产物。为全新的过程,通过设计多功能催化剂,分别实施CO活化和C‑C偶联等基元过程,通过耦合各功能活性位实现合成气一步高选择性制备乙醇,缩短了反应步骤,提高了催化效率。分别具有甲醇合成、甲醇脱水、二甲醚羰基化、加氢制备乙醇等功能,通过催化剂设计及精密调控,促进连串反应,产物乙醇的选择性达到~60%,远高于已报道的金属催化剂上的乙醇选择性。

    一种微通道线切割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08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997962.2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通道线切割加工方法,将微通道原料在线切割加工平台上装夹好,设置加工轨迹;通过上位机设置脉冲控制器,所述脉冲控制器的模式和参数根据加工表面要求的波纹特征尺寸决定。按照设定的加工轨迹开始切割加工,电极丝的进给由原有机床伺服系统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脉冲控制器通过串口实时控制可编程脉冲电源,根据上位机设定的参数,使脉冲电源的输出波形规律性变化,使切割出的工件表面产生周期性波纹形状。线切割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加工工艺灵活等特点,在微通道的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线改变电火花线切割脉冲电源电参数的方法,改变加工过程中的放电能量,切割工件的表面产生周期性波纹,增加微通道比表面积,提高反应器制氢性能。

    一种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7558.6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及应用,该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包括三维阵列排布的若干仿生单元,所述仿生单元上开设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投影为半个椭圆,包括斜面、曲面和凸缘,所述斜面且沿液体流向具有槽体深度逐渐增加的结构,所述斜面的末端连接有曲面,所述曲面在靠近斜面的一侧为凹面,曲面的上端向斜面方向回伸形成所述凸缘,所述凸缘与下一仿生单元的斜面平滑衔接;该仿生单元模仿猪笼草表面的微结构特征,将该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应用于环路热管等相变散热装置中,既能提高吸液芯的毛细抽吸力,又能保证液体的定向传输,有效解决环路热管毛细抽吸力不足和背向导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一种基于激光二次加工的反应器微通道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1735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1101069.3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二次加工的反应器微通道制造方法,涉及反应器微通道的加工。1)在催化剂载体板上制备微通道阵列;2)对催化剂载体板进行清洗,除去工作液残留;将催化剂载体板放置在激光加工平台上,将激光对焦在第一条微通道起始端;4)控制激光加工平台的运动轨迹,在第一条微通道底面或斜向侧壁上进行激光加工;5)将激光位置调整到第二条微通道起始端,重复步骤4),直到加工完所有微通道阵列。利用高效的加工手段制作微通道外形结构,然后利用激光二次加工增强微通道表面结构性能。这两道加工工序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微通道结构的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提高了微通道表面催化剂附着性能,从而使反应器制氢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一种甲醇高选择性制芳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6328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029643.2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醇高选择性制芳烃的方法,涉及芳烃。催化剂预处理;催化反应:催化剂经预处理后,通入反应原料,组成为甲醇和氢捕获‑移除剂,在空速为500~10000h‑1的条件下经过固体催化剂床层反应得产物芳烃。将金属元素的盐类化合物加入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再加入改性酸性沸石分子筛,继续超声分散,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抽滤、洗涤后,将所得滤饼干燥;将干燥后的样品焙烧,还原后,即得催化剂。采用该方法实施甲醇制芳烃反应具有优异的芳烃选择性、低甲烷和C5+烃选择性、高催化剂稳定性的特点,其中芳烃选择性可达85%以上,甲烷选择性低于2%。

    具有微槽-褶皱的微通道换热器芯体的制造方法和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2314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96902.7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槽-褶皱的微通道换热器芯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多刀铣削-冲压工艺,可实现具有微槽-褶皱特征的微通道换热器芯体的一体成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将具有微槽-褶皱的微通道换热器芯体与基板和盖板封装即可。微通道换热器芯体表面的微槽起到协同强化换热和减阻作用,微槽与褶皱增大了微通道表面的换热面积,具有强化换热效果。本发明具有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连续性强、成形效率高等优点,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增强高深宽比型微通道强化换热性能的目标。

    一种多孔金属固化装置及一种多孔金属的固化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125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58961.5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金属固化装置及一种多孔金属的固化加工工艺,包括装置基体、填充槽、流道、排出口;所述填充槽及流道设置于所述装置基体上,所述流道设置于所述填充槽的周边;所述排出口连通所述流道;所述流道自远离所述排出口至靠近所述排出口方向,其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越来越小。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多孔金属无孔结构破坏的保型铣削成型以及多样化快速高效加工成型。

    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制备对应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26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60429.7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制备对应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涉及低碳烷烃。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为贵金属元素、修饰元素和载体;贵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20%,修饰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0%,余量为载体。低碳烷烃脱氢制备对应烯烃的催化剂在直接产生烯烃中应用,具体步骤:将催化剂在惰性气体吹扫下从室温以不高于20℃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反应温度450~800℃加热处理,加热处理的时间为10~120min;催化剂经预处理后通入低碳烷烃气或惰性气体稀释的低碳烷烃混合气,反应气体组成为低碳烷烃体积百分含量为20%~70%,余量为惰性气体,反应气体进入反应器流经固体催化剂床层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对应烯烃产物。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6296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288107.4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涉及微通道冷凝器。设有微通道板、上盖板、下盖板、密封凹槽、管道连接头;所述微通道板由蒸汽通道和冷却水通道组成,蒸汽通道和冷却水通道相互间隔,交错排布;所述微通道板正面为蒸汽、冷却水通道和入口,所述微通道板背面为蒸汽、冷却水出口;所述微通道板正面和反面周围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微通道板背面蒸汽出口采用收束式的槽道;所述上盖板设有与微通道形状吻合的微通道凸台;所述上盖板、下盖板的周围设有密封凸台;所述上盖板、下盖板设有管道连接头;蒸汽和冷却水经过微通道板正面的蒸汽和冷却水入口进入各自的通道进行热交换,然后在背面的蒸汽和冷却水出口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