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滤芯和净水机
    1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23534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336493.X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和净水机,复合滤芯包括滤瓶和分割端盖,滤瓶的内壁设有阻挡件,阻挡件至少部分悬在滤瓶内部空间中与滤瓶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卡槽。分割端盖设置在滤瓶中,将滤瓶中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分割端盖包括卡勾部,卡勾部位于卡槽中,阻挡件阻挡在卡勾部的内侧。第一容纳腔中设有反渗透膜滤芯组件,反渗透膜滤芯组件与滤瓶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加压水间隙,加压水间隙与反渗透膜滤芯组件的反渗透膜滤芯的原水进水口连通,第二容纳腔中设有前置滤芯组件。当向加压水间隙中加压时,基于阻挡件阻挡在分割端盖的卡勾部的内侧,从而卡勾部能够压紧在卡槽中,从而避免两个容纳腔之间出现窜水的情况,以保障净水效果。

    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公开(公告)号:CN21362338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328306.3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膜过滤组件包括环形支撑件,设有多个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侧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侧;反渗透膜,设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侧,所述渗透膜沿所述环形支撑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为浓水出口端;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侧和所述反渗透膜背向所述环形支撑件的一侧为纯水出口侧及进水侧,流体依次经所述进水侧、所述多个连通部及所述反渗透膜的过滤通道至所述纯水出口侧及所述浓水出口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流体能够沿环形支撑件的径向方向自进水侧向反渗透膜进水,使进水与反渗透膜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反渗透膜的各处的过滤能力均匀,延长了反渗透膜的寿命。

    烹饪器具
    1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33435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017001.5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结构,设有支撑环;盖体结构,与所述锅体结构通过铰接轴铰接,包括内盖,及设于所述内盖朝向锅体一侧的盖板;所述内盖靠近所述铰接轴的侧壁为导流壁,所述导流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盖板连通;阻挡结构,由所述导流壁靠近所述锅体结构的一端朝向所述盖板延伸而出,适于在开盖时阻挡所述导流壁上的水流至所述支撑环上;导流结构,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接水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盖板上的冷凝水流至接水装置的过程中,不易流到支撑环上,从而可以提高支撑环的卫生性,并减少对支撑环的清洗次数,提高用户体验。

    盖体结构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209595549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22206624.5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体结构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盖体结构可开合地连接于具有锅底壁的锅体,且在闭合时与锅体共同形成加热空间,盖体结构具有用于形成加热空间的保温面;保温面在盖体结构与锅体闭合时位于加热空间内并与锅底壁相对设置,保温面的边缘区域与中心区域之间呈下坡趋势。上述盖体结构,在烹饪完成并打开盖体结构后,保温面上几乎没有水珠残留,因此避免了冷凝水从保温面滴落至烹饪完成的食物上或流入锅体边缘的凹槽内,解决了冷凝水滴落至烹饪完成的食物中影响食物的口感或冷凝水从凹槽中溢出锅体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
    1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03622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317848.7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及电饭煲上盖,该电饭煲上盖包括:内盖;面盖,装配于所述内盖上;感温元件,位于所述内盖与所述面盖之间;其中,所述感温元件限位设置于所述内盖面向所述面盖的上表面,所述面盖沿所述面盖指向所述内盖的方向抵压于所述感温元件上。上述电饭煲上盖中,将感温元件在内盖的上表面上限位安装,防止感温元件在上表面上移动,并且面盖沿面盖指向内盖的方向抵压于感温元件上,相当于对感温元件沿与上表面相交的方向施加抵压力,防止感温元件脱离上表面,如此通过内盖与面盖的配合及限位,在将面盖装配于内盖上时,便可限位固定感温元件,不需要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对感温元件进行固定,安装过程简单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饭煲及电饭煲煲体
    1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03539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312663.7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及电饭煲煲体,电饭煲煲体包括:锅体;电路板,设于所述锅体;以及挡水板,包括挡水部及导流部,所述挡水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外围,所述导流部设置于所述挡水部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挡水部共同形成用于收集滴水的容水腔,且所述导流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水腔的出水口。上述电饭煲煲体中,通过挡水部遮挡电路板,防止电饭煲上盖上流下的水流流向电路板。在挡水部背向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部,通过导流部与挡水部形成的容水腔收集到达挡水部的水流,并通过与容水腔联通的出水口允许水流流出,对遮挡后积聚的水流进行引导排出,防止水流流向电路板,保护电路板,提高电饭煲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饮水机
    1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58873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21840609.5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饮水机包括:机体(10)、设置在机体(10)的内部的储水容器(20)、设置在机体(10)的内部的压力桶(30)以及连接储水容器(20)和压力桶(30)的连接管(40);饮水机还包括供水泵(53)和连通供水泵(53)与饮水桶(60)的供水管(51),供水泵(53)用于将饮水桶(60)内的水泵入压力桶(30)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饮水机每次更换新的压力桶增加了供水公司的运营成本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