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顶护帮装置及方法
    1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376444.8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一种切顶护帮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切顶护帮方法,所述切顶护帮装置包括底座、顶梁和立柱,所述立柱至少为两个,所述立柱上端与所述顶梁铰接,所述立柱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可伸缩支撑在底座与顶梁之间;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下部液压侧推支撑杆,所述下部液压侧推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下部液压侧推支撑杆用于支撑自成巷切缝一侧的竖向挡矸结构的下部;所述顶梁设有两个上部液压侧推支撑杆,所述上部液压侧推支撑杆用于支撑自成巷切缝一侧的竖向挡矸结构的上部。

    一种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
    1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9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735261.0

    申请日:2019-08-09

    Inventor: 何满潮 郭平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工作面降温系统,包括一冷却水处理系统,一井下热能提取装置及一井下降温系统;冷却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冷水池一热水池及一汇流处理器,汇流处理器分别连通冷水池热水池及井下热能提取装置;井下热能提取装置为一设置于地下的密闭容置空间结构,外壁由井下岩壁包围,内部包括气相空间和液相空间;井下热能提取装置还设置有一输水管路,输水管路伸入至液相空间;输水管路连通地上系统;输水管路上设置有一控制阀;井下降温系统与井下热能提取装置进行热量交换;井下热能提取装置通过出水口单向地导通冷却水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井下降温系统工作产生的热能的再利用。

    深地工程相似物理模拟实验非对称应力加载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1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37466.3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地工程相似物理模拟实验非对称应力加载的装置及方法,该非对称应力加载的装置包括加载架和加载器,加载架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位于物理模型实验系统中,用于传递加载器所施加的非对称应力,加载架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上分别设置有加载器,加载器用于向所述加载架施加非对称应力;本发明解决了工程实验人员在大型物理模型实验过程中非对称应力施加的问题,通过三角形钢结构支架给模拟板岩提供足够的非对称应力,通过设计三角形施加非对称应力支架,用于模拟地下工程中由于冲击岩爆、爆破等引起冲击波的等效载荷,本发明通过滑轮可以安装在物理模型实验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便于实现不同位置偏应力的加载。

    铝土矿开采方法
    1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19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62296.0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土矿开采方法,包括在采矿区域进行探巷并形成至少两条探矿巷道,在相邻两条所述探矿巷道之间设置贯巷,并在所述贯巷内布置长壁工作面。本发明提供的铝土矿开采方法,在探矿巷道之间开设一条贯巷,并在贯巷内设置长壁工作面,利用液压支架避免空顶作业,利用长壁工作面形成连续布置并进行回采,结合爆破落矿工艺,便可形成开采铝土矿的长壁开采方法,通过设置柔性帘,工作人员在液压支架内可保证安全,并且利用铲料槽与耙装机和三轮车之间相配合,实现安全高效的实现铝土矿体回收,工人可避免空顶作业,利用长壁工作面形成矿体连续性开采可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留设矿柱支撑的问题,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无煤柱自成巷顶板断裂结构的安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06090.3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采矿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煤柱自成巷顶板断裂结构的安全处理方法,包括:获得巷道低位顶板的表面变形量;根据表面变形量确定巷道高位顶板所处状态,巷道高位顶板所处状态为实稳状态、假稳状态、或失稳状态;其中,当巷道高位顶板处于失稳状态时,对顶板断裂结构进行安全处理。考虑到巷道低位顶板的表面变形量是一个可测量,即可以由现场测得,从而使得用于判断无煤柱自成巷顶板断裂结构的稳定性得以实现,不仅预判方便,且可以根据判断结果提前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长壁工作面隅角后方采空区顶板的跨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110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61237.X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长壁工作面隅角后方采空区顶板的跨断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采空区顶板的断裂步距;在巷道的顶板上加工第一裂缝,第一裂缝沿第一方向延伸;在巷道的顶板上加工多条互相平行的第二裂缝,多条第二裂缝沿第二方向且自第一裂缝向煤层延伸,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其中,相邻两条第二裂缝之间的距离等于断裂步距,第一裂缝和多条第二裂缝均位于工作面的前方。由于第一裂缝和第二裂缝的成型在巷道内完成,且均位于工作面前方,使得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在不影响工作面开采效率的前提下,既保证了开采速度,又能够加快采空区顶板的垮落。

    一种适用于切顶卸压110工法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洁净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367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1272496.2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切顶卸压110工法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洁净通风系统,包括采区回风下山巷道与采区胶带下山巷道,采区胶带下山巷道右侧为右翼回采工作面,采区右边界处设有右边界轨道下山巷道,矿井设有轨道大巷、胶带大巷和总回风巷,采区胶带下山巷道与胶带大巷连通,右边界轨道下山巷道与轨道大巷连通,采区回风下山巷道与总回风巷连通;右翼回采工作面包括已回采完毕工作面、在采工作面与待采工作面,在采工作面开采时,采区胶带下山巷道与在采工作面的第一进风巷道、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采区回风下山巷道顺序连通,右边界轨道下山巷道与第二进风巷道连通。本发明能降低采空区漏风,且能改善工作环境,并能消除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一种变形锚索监测仪、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606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146808.X

    申请日:2016-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形锚索监测仪,其主要用于监测锚索径向的变形量,其主要包括:支架、多个紧固装置以及多个测量装置,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锚索的外端部,并且其内径大于所述锚索的外端部;所述多个紧固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周侧方向,所述多个紧固装置挠性地顶抵于所述锚索的外周,所述紧固装置能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锚索的外端部;所述多个测量装置设置所述支架的周侧方向,所述测量装置顶抵于所述锚索的外周,并且所述测量装置能检测出所述锚索的变形量。本发明提供的变形锚索监测仪,其结构简单并且易于使用,不仅节省大量的人为操作,而且可以进行实时监测。

    一种地震前兆形变GNSS监测网的三角形形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9110.7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前兆形变GNSS监测网的三角形形变监测方法,在震发区域布设多个连续运行GNSS监测站,构成相连的但不重叠的Delaunay三角形网络,三角形边长(相邻监测站间距)小于10km,既提高了地壳运动监测的空间分辨率,又能达到GNSS测量计算的最高精度。根据三角形图形结构,可以对三角形边长观测数据进行程式化处理,有利于数据处理软件的自动化运行和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短时段观测数据,提高了观测结果的频次,有利于发现突发性形变事件;在形变判断方面,摒弃了基准站的作用,利用高精度GNSS测量结果,采用三角形形状比对方法,利用连续图形对点变化凸显出的面状效应,判断并确定地壳形变的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