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型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41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18597.4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金属盐和载体金属盐的混合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进行第一反应,控制体系pH为9.0–11.0,得悬浊液;将磷源或硼源加入到上述悬浊液中,进行第二反应,反应产物经分离、真空干燥,得到非晶态催化剂前驱体;将所得非晶态催化剂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焙烧得到所述的负载型合金催化剂。该方法通过以非晶合金材料为前驱体,制得特定结构的以金属磷化物或硼化物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合金催化剂,由于非金属硼或磷对金属产生电子效应,使负载型合金催化剂的电子特性和表面性质发生改变,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氨分解性能。

    一种钌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36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548898.9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钌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至镍基电极本体上,静置后烘干,然后依次经焙烧、冷却后,制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0.5‑3wt%,最后对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进行还原,制得钌镍复合电极,该方法制得的电极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和导电性较好;此外,该电极具有较好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多的氢,钌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使电池的低温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一种高效吸附低浓度氨气的多级孔聚合物固体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3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6240.1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低浓度氨气的多级孔聚合物固体酸的制备方法,所述固体酸以有机溶剂和去离子水为溶剂,二乙烯苯和苯乙烯磺酸钠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溶剂热共聚合反应,溶剂蒸发得到中间产物,再通过与酸进行离子交换并烘干后得到多级孔聚合物固体酸,其具有较大的BET表面积,分层纳米孔结构和强酸性,同时其结构可控,易于操作,可大规模生产;同时对氨气显示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室温条件1.0 bar时,NH3吸附量达到9.29 mmol/g,而N2和H2在相同条件下的吸附量仅有0.03 mmol/g,性能优于同类氨气吸附材料。其在工业废气中氨气的选择性吸附分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氨电解制氢装置
    1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953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40025.3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氨电解制氢装置,包括内部分为氨分配室、燃烧室和反应室的壳体以及若干并列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的制氢单元。本发明提供的制氨装置,在反应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空气通道,在反应室底部和侧壁设置水蒸气通道,使得通入的水蒸气和空气都经过一段较长的通道与反应室和燃烧室进行换热,将反应室和燃烧室内多余的热量用于气体的预热,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制氢单元内内腔的产生的剩余氮气在燃烧室内与预热过后的空气混合,在燃烧室内的燃烧器处补燃放热,去除尾气中剩余的氨气,同时也可以预热供氨气管和氨气准备室内的氨气和空气进入通道内的空气,进一步减少热能损耗。

    一种氨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7757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37684.1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氨分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氨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氨分解反应装置、加热装置、氢燃料电池、依次连接的DC/DC变换器和逆变器、电池组和换热器,该氨燃料电池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形成循环利用,具有灵活性高、能耗低、系统利用率高的优点;本系统的换热器可以使氨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对氨气进行预热,实现了对余热的回收利用;通过电池组可以使电池组快速响应、稳定输出,快速应对电动装置加速、减速的情况,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可以将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或将电池组内的电能输送至外界;该系统的电池组或加热装置可以为氨分解反应装置提供能量,无需外界为氨分解反应装置提供能量。

    一种氨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7034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32838.8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为镍、钌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载体为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或BaCe0.7Zr0.1Y0.2O3-δ,所述助剂为碱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催化剂采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或BaCe0.7Zr0.1Y0.2O3-δ作为氨分解催化剂的载体,载体可以与活性组分间形成很强的相互作用,减弱活性组分与NH3的分解产物NH2、N或H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生成物N2和H2的脱附,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达到较好的氨分解效果,提高氨气的处理效率。

    一种发动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1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78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2118.7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发动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内形成燃烧室,所述发动机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进气道和排气道;燃油供应模块,所述燃油供应模块与所述燃烧室通过喷油器连接;氨气供应模块,所述氨气供应模块与所述进气道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由所述氨气供应模块向所述进气道的方向依次连接有氨气切断阀和氨气喷射阀;所述第二管路上由所述氨气供应模块向所述进气道的方向依次连接有氨反应制氢器、氢氮气切断阀和氢氮气喷射阀。本申请的发动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发动机两种燃料燃烧或者三种燃料燃烧。

    一种适用于掺氨燃煤锅炉深度调峰的自热式氨分解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3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8063.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掺氨燃煤锅炉深度调峰的自热式氨分解装置及控制方法,筒体内的第一管板将筒体内腔分隔为氨分解反应腔和供热腔,内气体分布筒设置于外气体分布筒中部,若干换热管束位于内气体分布筒和外气体分布筒之间,外气体分布筒与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筒体上设有氨气进口及烟气进口;各换热管束上端伸出筒体,下端与供热腔连通,供热腔内设有集流管和若干个燃料管束,燃料管束的上端安装有燃烧器;集流管上端与内气体分布筒下端连通,集流管下端延伸出供热腔,各燃料管束下端分别通过支管路与集流管的输出管路连接,各支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本发明克服氨分解无法高效经济地满足燃煤锅炉深度调峰情况下掺氨燃烧稳定性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