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入冷却空气而对计算机主体进行冷却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122200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160876.4

    申请日:2010-04-30

    Applicant: 徐昌涣

    Inventor: 徐昌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G06F22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其在计算机主体中循环制冷剂以产生冷却空气并将冷却空气引入计算机主体中,由此冷却计算机主体。该设备包括在密封计算机主体的两侧表面的任意一个侧盖中形成的开孔以允许外来空气流进。冷却孔在侧盖中以与开孔间隔开的方式形成。冷却部件设置在计算机主体的侧盖内,产生冷却空气并通过供给、循环和收集储存在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对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使用冷却空气对计算机主体内部进行冷却。

    水冷式散热装置
    1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5645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309091.6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内的从动件、固定于箱体底部的散热座及固定于该箱体与散热座之间的驱动件,箱体内容纳有冷却液体,驱动件包括第一磁体,散热座上开设有流道,从动件包括设于箱体内壁上的缸体、设于缸体内且中部开设有通孔的活塞、固定于活塞上的第二磁体及设于该通孔内的阀门,该散热座与该缸体及箱体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循环管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互作用,驱动活塞在该缸体内往复滑动,使阀门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从而将箱体中的液体导入缸体,并从缸体内压入到散热座的流道内。上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驱动件设置于箱体外,并且非接触地作用于从动件,其防水性较好。

    散热装置
    1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56455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309053.0

    申请日:2009-10-29

    Inventor: 汤贤袖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基板、设于该基板上的第一散热鳍片组、设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上的一离心风扇及连接于该基板与第一散热鳍片组之间的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包括一蒸发段及分别设于该蒸发段两端的第一冷凝段与第二冷凝段,该蒸发段与基板连接,该第二冷凝段与第一散热鳍片组连接,该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处还设有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一冷凝段延伸至出风口处并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连接,该散热装置除了利用第一散热鳍片组进行散热之外,还可借助将第二散热鳍片组设置在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处,该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带走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升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电子装置
    17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91320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510062847.3

    申请日:2005-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G06F2200/201

    Abstract: 在具有MPU单元的第一外壳中的本体流动通道与分别在内散热板和外散热板中形成的内流动通道和外流动通道连通,并且泵驱动冷却液在这些流动通道中循环。横杆布置于在第二外壳中提供的枢轴与在内散热板中提供的枢轴之间,横杆布置于内散热板的枢轴与在外散热板中提供的枢轴之间,并且内散热板和外散热板对于第二外壳可移动。根据打开第二外壳的操作,第二外壳与内散热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内流动通道与外流动通道之间的距离增大。

    有效地冷却数据中心及置于电子器件中的电子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779178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020467.5

    申请日:200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多种用以冷却排放500瓦或更多瓦数的壳体中的电子组件的方法,其是利用两相的被动传热装置,包括回路式热管及称为LHPLs的装置。在冷却过程中,这些方法将使用的能量最小化,同时使排放到次要冷却回路中的热质量最大化,其中该冷却回路将热传送到外界。当数据中心提供直接通道到冷却水时,可能在如Atlanta Georgia般的热和潮湿位置下将热直接排至冷却塔,因此可消除40%以上的总能量消耗。产生此种能量效率的关键优势为利用具有最小可能的总热阻的LHPL,使其功效最大化的方法及在移动冷却空气时所耗费的能量最小化的装置。

    超级计算机表贴式蒸发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5109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43551.X

    申请日:2009-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 F28D15/0266 G06F2200/201

    Abstract: 一种超级计算机表贴式蒸发冷却装置,冷凝器(15)置于超级计算机机柜顶部;集液总管(11)位于蒸发冷却装置的最下方。N个冷却液盒(9)位于集液总管(11)和集汽总管(12)之间。出汽管(13)位于集汽总管(12)上方,冷凝器(15)的下方。集汽总管(12)通过出汽管(13)与冷凝器(15)相连,冷凝器(15)通过回液管(14)与集液总管(11)相连。冷却液盒(9)与超级计算机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N个冷却液盒上包含的N根液体导入管(7)都与集液总管(11)连通,N个冷却液盒(9)上包含的N根汽体导出管(8)均与集汽总管(12)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冷却回路。所述的冷却液盒(9)内有多个内部腔体相互连通的液槽,N个冷却液盒(9)在液路上是并联。

    装置冷却系统
    1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3633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80012855.9

    申请日:2008-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G06F2200/201

    Abstract: 一种装置冷却系统(12)包括:在装置(10)中布置的热管(40),所述热管(40)具有冷凝器部分(70)和至少两个分叉的蒸发器部分(72,74),所述至少两个蒸发器部分(72,74)耦合到所述装置(10)的至少一个热产生部件(42,4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