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8632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80019748.3
申请日:2023-02-24
IPC: C01B32/168 , H01B13/00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2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分散液(D)的制造方法,包括实施:第一处理,使碳纳米管及溶剂的混合液(M)从被调整为第一阀开度的阀式均质机(6)通过;以及第二处理,使实施第一处理后的混合液从被调整为比第一阀开度更窄的第二阀开度的阀式均质机(6)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193242.0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串的制造方法,其能够缩短制造时间,并且能够抑制压接时的太阳能单电池的破裂。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串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压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用按压部件(121、122)对临时固定的多个太阳能单电池(20)进行按压,由此使多个太阳能单电池(20)电连接,该太阳能电池串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压接工序中,在太阳能单电池的上下配置摩擦系数为0.3以下且硬度为D40以上的具有滑动性的第1片材(140),经由第1片材(140)将按压部件(121、122)按压于太阳能单电池(20)。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956285.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 Tower合作伙伴半导体有限公司
IPC: H01L27/14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摄像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具备半导体衬底(60)和多个像素(10),多个像素(10)的每一个具备:光电转换部(12),将入射光转换为电荷;第1扩散区域(67n),位于半导体衬底(60)中,与光电转换部(12)电连接;复位晶体管(26),包括第1扩散区域(67n)且具备栅极电极(26e),并将第1扩散区域(67n)用作源极以及漏极的一方;接触插头(cp1),与第1扩散区域(67n)直接连接,并与光电转换部(12)电连接,以半导体衬底(60)的表面为基准,接触插头(cp1)的高度与栅极电极(26e)的高度彼此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1329338.6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森知行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3 , H01M4/1397 , H01M4/136 , H01M4/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氟化物离子传导体以及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氟化物离子传导体含有铷、镁和氟;在氟化物离子传导体的平均组成中,镁的摩尔数相对于铷和镁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低于0.4。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27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80024683.8
申请日:2020-03-11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Abstract: 层叠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包括:负极切割滚筒,其将负极单板以第1宽度切断而生成负极板并输送该负极板;负极加热滚筒,其对负极板进行加热;正极切割滚筒,其将正极单板以第2宽度切断而生成正极板并输送该正极板;正极加热滚筒,其对正极板进行加热;以及粘接滚筒,其在第1隔膜单板上配置负极板,在该负极板上配置第2隔膜单板,在该第2隔膜单板上配置正极板,并进行粘接。负极切割滚筒和正极切割滚筒具备沿滚筒的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保持头,多个保持头保持矩形电极体,绕共用中心轴进行旋转,能相对于相邻的保持头变更圆周方向上的移动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51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80084528.4
申请日:2022-12-16
IPC: H01M50/538 , H01M10/04 , H01M50/533 , H01M50/548
Abstract: 集电板具备:板状的主体部(径向延伸部);以及舌部,其从以沿径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径向延伸部)的边缘延伸,且成为仅在从所述边缘延伸的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悬臂结构,该舌部包含与所述主体部(径向延伸部)连接的基部片和从所述基部片弯折的顶端片。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80010340.0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芯体、和形成于正极芯体的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将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为70摩尔%以上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正极芯体的热导率X为50~155W/m·K(25℃)。优选相对于芯体的热导率X,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圆形度分布中的中值Y的上限值Y1和下限值Y2分别满足下述(式1)和(式2)的条件。(式1)Y1=0.9322(X‑0.987)(式2)Y2=0.1613(X‑0.746)‑0.0005。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80066438.3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正极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A)和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A)是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的1次颗粒聚集而成的2次颗粒、或实质上由单一颗粒构成、且体积基准的D50为0.6μm~3μm,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是平均粒径为0.3μm以下的1次颗粒聚集而成的2次颗粒、且体积基准的D50为6μm~25μm。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B)中,粒径大于体积基准的D70的第1颗粒中的、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硼的摩尔分数(B1)大于粒径小于体积基准的D30的第2颗粒中的、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硼的摩尔分数(B2)。
-
公开(公告)号:CN112543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80050830.6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尾厚夫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减少使化学物质浓缩所需的时间,同时简化气体的流路。检测方法具有校准模式、第一检测模式、第一吸附模式、第二吸附模式和第二检测模式。在校准模式下,当低浓度气体从传感器(11)朝吸附部(12)流动时,对传感器(11)进行校准。在第一检测模式下,在校准模式之后,当样本气体从传感器(11)朝吸附部(12)流动时,检测化学物质。在第一吸附模式下,在包括与第一检测模式的执行时间段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时间段在内的执行时间段期间,由吸附部(12)吸附化学物质。在第二吸附模式下,在第一吸附模式之后,当样本气体从吸附部(12)朝传感器(11)流动时,由吸附部(12)吸附化学物质。在第二检测模式下,在第一吸附模式和第二吸附模式下吸附的化学物质从吸附部(12)解析,并且由传感器(11)检测该化学物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