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88493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302171.9

    申请日:2017-03-24

    Inventor: 森永高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可移动构件,其支撑成像设备;支撑器,其以使可移动构件绕着所述成像设备的光学系统的光轴上的摆动中心球形地摆动的方式支撑可移动构件;以及驱动器,其驱动可移动构件以进行图像稳定操作。支撑器包括被支撑表面以及支撑表面,被支撑表面在可移动构件上的不同周向位置处,支撑表面在初始状态下设置于固定构件侧的不同周向位置处,被支撑表面与支撑表面能够滑动地接触。每个支撑表面限定圆柱形表面,在初始状态下该圆柱形表面具有在正交于光轴的方向上经过摆动中心的中心轴线,圆柱体具有与相应的被支撑表面的球形表面的半径大体上相同的半径。所述成像装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出色的防抖性能。

    成像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39547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839587.5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在其物体侧包括反射器元件和前透镜元件;支撑构件,其固定到固定构件并支撑反射器元件,包括位于反射器元件的反射表面后的球向摆动操作支撑部,并且将支撑前透镜元件的可移动构件支撑为绕预定点进行球向摆动;旋转防止部,其防止可移动构件绕前透镜元件的光轴旋转;检测器支撑部;安装部,其安装到固定构件;致动器,其驱动可移动构件以使可移动构件响应于施加到成像光学系统的振动而球向摆动;检测器,其检测可移动构件的位置变化;调整部,其调整安装部相对于固定构件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改进了防抖系统的小型化、提高了对于前透镜元件的支撑精度并且提升了对于前透镜元件的驱动控制性能。

    成像装置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99159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056862.1

    申请日:2014-01-29

    Inventor: 铃鹿真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G02B13/0065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前透镜组、后透镜组和防抖系统,该前透镜组以从物侧开始的顺序具有前透镜元件和棱镜,沿着第一光轴从前透镜元件发出的光线被棱镜反射,以沿着不平行于第一光轴的第二光轴行进。防抖系统包括支撑棱镜的底部构件、支撑前透镜元件的可移动框架以及相对的引导构件,该相对的引导构件分别位于参考平面的两侧上的棱镜的相对侧上,以支撑可移动框架以允许可移动框架相对于底部构件沿着垂直于第一光轴的平面移动,第一和第二光轴位于该参考平面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成像装置的小型化。

    成像装置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50572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199344.0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前透镜组,在相对于光轴方向的固定位置构成成像光学系统的一部分,其中前透镜组包括前透镜元件以及反射镜,反射镜反射从前透镜元件出射的光线;可移动透镜组,比前透镜组更靠近像平面侧设置并且可沿着光轴移动;支承构件,支承反射镜;可移动框架,支承前透镜元件并且被支承构件支承以可沿着垂直于前透镜元件的光轴的平面移动;以及驱动器,可根据施加至拍摄光学系统的振动在该平面中驱动可移动框架,以降低图像抖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位于前透镜组的反射镜的前面的前透镜元件来执行防抖操作,因此即使成像装置包括防抖系统,也可有效地实现成像装置的小型化,尤其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中缩小成像装置。

    成像单元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95223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586700.X

    申请日:2012-11-08

    Inventor: 野村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提供了一种成像单元,包括:入射侧光学系统;入射侧棱镜,包括第一反射表面、第一出射表面以及与入射侧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的第一入射表面;出射侧棱镜,包括第二入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以及第二出射表面,第二出射表面与光轴正交并且被第二反射表面反射的光线从第二出射表面射出;以及图像传感器,其接收从第二出射表面射出的光线。第一入射表面比第二出射表面更靠近摄像物体。平行光线在第一反射表面处在光轴上的偏转角大于90°,并且平行光线在第二反射表面处的偏转角小于90°。本实用新型的成像单元可整体缩减而无需在该成像单元的物体侧表面上形成大的凹陷部和大的凸出部。

    设置在照相光学系统中的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位置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12334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069514.9

    申请日:2012-02-28

    Inventor: 铃鹿真也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设置在照相光学系统中的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位置控制器。一种用于光学系统中的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位置控制器包括保持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的前进/回缩框架、主致动器、被前进/回缩框架支撑的防抖可移动框架、防抖驱动致动器、保持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并且被防抖可移动框架支撑的可插入/可移出框架、与可插入/可移出框架接合并且将可插入/可移出框架从插入位置移动到移出位置的移出驱动机构以及控制器。当输入器向控制器输入透镜容纳驱动信号时,在通过朝向容纳位置移动前进/回缩框架来将可插入/可移出框架移动到移出位置之前,控制器将防抖驱动致动器切换到非驱动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防抖驱动致动器受到损坏以及电功率的浪费。

    透镜以及透镜单元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84428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257983.4

    申请日:2023-08-21

    Inventor: 山中贤治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镜以及透镜单元,透镜能够在确保光学性能的同时使透镜保持部分小型。透镜包括:光学功能部(41),其为玻璃的冲压成型品,在光轴方向的两侧具有透镜面(43、44),并且在透镜面的周围具有体积吸收部(46、47),体积吸收部允许伴随冲压成型的形状误差;边缘部(42),其由与光学功能部的玻璃不同的材质构成,包围体积吸收部的外侧而与光学功能部的外周面(45)固定,并且具有作为透镜位置的基准的位置基准面(42a、42b、42c),由边缘部的外周面(42c)规定的光轴正交方向的外径D和边缘部的光轴方向的厚度t满足下述条件(1)或(2):(1)当2mm≤D≤5mm时,0.15≤t≤0.35(2)当D>5mm时,0.15+(D‑5)×0.03≤t≤0.15+(D‑5)×0.07。

    内窥镜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3312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3042396.0

    申请日:2019-03-18

    Inventor: 早川和彦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能够将附着的异物和水滴等清洗干净。内窥镜装置(10)在用于插入体内的插入部(14)的前端具有观察窗(132),该内窥镜装置具备清洗部件(30),所述清洗部件(30)沿着观察窗(132)的曲面转动以清洗观察窗(132)。

    内窥镜盒体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18095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90001591.1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内窥镜的取出及收纳容易的内窥镜盒体。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盒体(100)具备外箱(110)和收容于该外箱(110)的缓冲材料(120)。下部缓冲材料(130)具有保持内窥镜的凹状的保持部(131)。保持部(131)具有操作部保持部(135)、通用管保持部(136)、连接器部保持部(137)、以及插入部保持部(138)。的与保持通用管(230)基端的部分相比,通用管保持部(136)保持前端的部分的深度较浅,与保持插入部(220)的基端的部分相比,插入部保持部(138)保持前端的部分的深度较浅。

    内窥镜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34305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90000997.2

    申请日:2018-08-22

    Inventor: 小师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在具备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物镜、在物镜的对面形成有受光区域的摄像元件、以及配置在摄像元件的背面侧且安装有用于驱动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的内窥镜中,其具备用于收纳摄像元件和驱动电路板的电磁屏蔽罩,电磁波屏蔽罩具备第1屏蔽构件以及外嵌在第1屏蔽构件的后端侧的第2屏蔽构件,其中,第1屏蔽构件具备用于覆盖摄像元件侧部的圆筒体、配置在摄像元件与物镜之间且具备用于射入源自物镜的光线的开口部的结构体、以及形成于圆筒体与结构体的内周面上且用于电气连接摄像元件与驱动电路板的配线图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