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1216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90343.4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多相交错式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该装置包括驱动和功率放大单元、EV管理器模块、AD采样模块、DSP处理器、串口通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直流电压检测电路、直流电压调理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流调理电路和主电路;该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技术,并采用新的拓扑结构,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及宽泛的稳定裕度;拓扑结构中前端三个电感交替工作,等效开关频率为传统开关频率6倍,实现整个变换器高频化,并减小输出电压及电流的纹波幅值和谐波分量;三个前端电感在单位时间内的等时长工作,降低对功率元件IGBT及二极管的功率要求,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提高了该直流变换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478230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10237.7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用于逆变桥的无源软开关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电路在直流母线之间串联三个电解电容,在桥臂中点与上下桥臂的开关器件之间分别接入一个耦合电感。第三个耦合电感的一端与一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构成串联支路,该支路再与中间的电解电容并联。上下桥臂的开关器件分别并联由一个谐振电感,一个二极管和一个谐振电容构成的支路,在这两个支路的谐振电容与二极管的连接点上再分别接入一个二极管,这两个接入的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中间电解电容的正负极相连。本发明实现开关器件的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减小开关损耗;与无死区补偿的硬开关逆变电路相比,在死区时间内,输出相电流可以通过电解电容所在的支路续流,减小了死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0389253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10046890.5
申请日:2006-06-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燃气轮机燃烧控制器和控制方法,该控制器包括有中央控制单元CPU,与CPU的A/D转换器联接的有检测单元;与CPU输出联接的D/A转换的输出单元,与CPU I/O接口联接输入有光电耦合单元及I/O输出的驱动单元,其控制方法是计算机程序模块实现的,包括有系统初始化和自检、燃烧器点火、功率闭环调节块,停机及燃机性能指示实时监控模块,其控制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调节方法。本控制装置使用TI数字信号处理器实行控制目标,提高了控制精度并降低了技术成本,在控制方法上使用多种调节方法和模糊自适应神经元网络控制燃烧,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869420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46890.5
申请日:2006-06-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燃气轮机燃烧控制器和控制方法,该控制器包括有中央控制单元CPU,与CPU的A/D转换器联接的有检测单元;与CPU输出联接的D/A转换的输出单元,与CPU I/O接口联接输入有光电耦合单元及I/O输出的驱动单元,其控制方法是计算机程序模块实现的,包括有系统初始化和自检、燃烧器点火、功率闭环调节块,停机及燃机性能指示实时监控模块,其控制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调节方法。本控制装置使用TI数字信号处理器实行控制目标,提高了控制精度并降低了技术成本,在控制方法上使用多种调节方法和模糊自适应神经元网络控制燃烧,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790888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048077.7
申请日:2005-12-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M7/48 , H02M7/537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系统及控制方法,该逆变系统由电力变换电路和控制系统构成,电力变换电路提供电力由直流到交流变换的通道,包括功率逆变电路和功率滤波电路;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控制算法、信息管理和交换,并对电力变换电路中开关器件实施控制,它包含有中央控制模块、多路数据检测与采集模块、分级通讯管理模块、多路功率驱动模块和分级报警管理模块,本发明保证了驱动信号的放大和窄脉冲限制,以及报警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且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既保证了系统的单机独立运行,又可和上位机远程检测;软件具有强大的实时性和专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35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749779.2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M7/53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41 ,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至第八辅助二极管;本发明每个辅助开关管分别与各自的辅助谐振电容并联连接,使得辅助开关管关断后,其两端电压从零上升,实现零电压关断;在配线过程中存在寄生电感或寄生电容情况下,主、辅助开关管依然可以实现零电压关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31216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90343.4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频多相交错式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该装置包括驱动和功率放大单元、EV管理器模块、AD采样模块、DSP处理器、串口通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直流电压检测电路、直流电压调理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流调理电路和主电路;该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技术,并采用新的拓扑结构,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及宽泛的稳定裕度;拓扑结构中前端三个电感交替工作,等效开关频率为传统开关频率6倍,实现整个变换器高频化,并减小输出电压及电流的纹波幅值和谐波分量;三个前端电感在单位时间内的等时长工作,降低对功率元件IGBT及二极管的功率要求,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提高了该直流变换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00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90466.8
申请日:2013-05-21
IPC: H02M7/4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逆向求解的PWM逆变器及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以及电力系统领域;该装置包括主电路单元、驱动和功率放大单元、PWM模块、AD采样模块、DSP处理器、串口通讯模块、显示单元、直流电压检测电路和直流电压调理电路,还包括电压电流检测及调理电路、电网A相电压过零点检测及调理电路;该装置无需考虑负载不平衡以及直流侧电压的中点找不到的问题,只需获得所需要的线电压即可,即便在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控制策略进行调节,此时调节的对象是线电压,即不存在相互之间的干扰,因此能够调到平衡状态,即可满足实际系统中对于逆变器输出的线电压是正弦波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88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91756.5
申请日:2014-11-25
IPC: H02M7/5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4 , H02M1/08 , H02M7/5152 , H02M7/538 , H02M7/5387 , H02M2001/0058 , H02M2001/342 , H02M2007/4815 , Y02B70/1441 , Y02B70/1491 , H02M7/537
Abstract: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该电路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各主开关管按照正弦脉宽调制、相位差为180°互补开通方式工作,本发明可实现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谐振电流与换流时刻的负载电流分离,从而有效降低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通过避免换流时刻负载电流与谐振电流的叠加,可有效降低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环流损耗,尤其在轻载条件下可使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364860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10330358.7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53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一种二次侧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属于电能变换器技术领域,包括逆变器电路、高频变压器、整流网络、滤波电路和负载,其中,所述的整流网络是由4个二极管D5~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本发明对整流网络进行了改进,在变压器二次侧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串联第五开关管S5和第六开关管S6,本发明适用于高电压、大功率的应用场合,可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可有效地抑制开关管的电压、电流尖峰,并且利用变压器二次侧移相控制,实现移相过程中回路只流过励磁电流,因而降低了环流损耗,也解决了滞后桥臂零电压开关实现的困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