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循环模型及其检测电子血压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823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650353.X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循环模型及其检测电子血压计精度的方法,模型中,脉管单元用于连接心动力单元和待测臂部单元形成封闭循环的人体体循环仿真系统;心动力单元为脉管单元提供足够的循环动力,模拟人体心脏跳动,实现用户设置不同参数下的中心动脉血流量波形;待测臂部单元对循环系统脉搏波波形和压力值进行模拟和测量;控制单元接收脉搏波数据与人机交互单元的设置,发送控制指令至心动力单元、待测臂部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显示脉搏波波形以及血压数值,选择不同的参数设置以及功能之间的切换。本发明对出厂时以及长期使用中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定期鉴定,可避免误诊,为质检单位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也为教学实验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二次开发平台。

    一种心电轴6导联错接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43020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290064.9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电轴6导联错接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三维重建单元、正确贴放位置定位单元、识别定位电极片单元、检验匹配度单元。方法包括:三维重建人体上半身三维模型;正确贴放区域识别;实际贴放位置及颜色识别;对颜色贴放正确的电极片的实际贴放位置与正确贴放位置进行比较。本发明根通过扫描图像重建出人体上半身三维模型,判断心电轴6导联是否错接,方便操作医生在生成心电图记录和打印心电图报告之前确保心电轴6导联是正确连接的,可以有效地避免生成心电图记录后再重新采集,重新打印的问题。判断出心电轴6导联的实际贴放位置与正确贴放位置的偏差,避免出现导联错接的情况,同时也避免重新出报告,节约时间和心电图纸张。

    一种驾驶员酒驾以及疲劳驾驶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9266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82202.1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员酒驾以及疲劳驾驶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包含驾驶员人脸的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分帧处理并截取每一帧图像中的人脸,采用深度学习方式将每一帧图像中的五官进行替换;构建酒驾及疲劳驾驶检测模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生理特征和眼睛状态指标;采用酒精传感器和语言传感器分别获取酒精浓度和声音信号;将获取的生理特征、眼睛状态指标、酒精浓度和声音信号发送至酒驾及疲劳驾驶检测模型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结合“换脸”技术来进行隐私保护,引入语言传感器和酒精传感器并构造新的检测模型进行辅助判断,使用传感器阵列,针对驾驶员方向突出检测,提高判断准确性。

    一种压电自供能的老人足部健康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139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34566.5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自供能的老人足部健康监测系统,涉及智能电子产品技术领域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包括智能鞋部分和移动终端部分;其中,智能鞋部分主要包括PVDF模块、整流电路模块、储能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及MCU主控制器,移动终端部分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终端分析模块;实现足部原始压力信号的读取以及老年人用户足部运动状态的判断;利用特定的整流电路与储能电路并结合PVDF柔性压感薄膜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实现整流和储能供能;本系统实现压电自供能,利用PVDF柔性压感薄膜的压电特性与易于收集足部压力信号的特性,解决了当前智能足部压力信号监测产品频繁充电或使用时电量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足部压力信号的有效提取,成本较低。

    一种基于多生理信号深度融合的心血管疾病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57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85130.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多生理信号深度融合的心血管疾病预警系统,涉及可穿戴健康医疗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佩戴装置、多生理信号采集装置、传输装置、智能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器;多生理信号采集装置和传输装置均设置在佩戴装置上;多生理信号采集装置采集被检测者的生理信号并通过传输装置将采集的生理信号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内置程序,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将处理的生理信号传送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内置程序,对佩戴者的多生理信号进行疾病分类和诊断,并反馈给智能终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生理信号深度融合的心血管疾病预警系统,为心脏功能的评估和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

    一种基于线驱动的可变刚度的血管介入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088372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83185.6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驱动的可变刚度的血管介入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线驱动的可变刚度的血管介入导管,包括端盖、含有多个中空通道的导管体、多组螺旋槽以及多根驱动线;所述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导管体的尖端;所述多根驱动线的前端均与端盖连接,并通过导管体的多个中空通道沿轴向延伸至导管体另一端的外部;所述多组螺旋槽均设置在导管体的外表面上。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线驱动的可变刚度的血管介入导管,具有较大的柔性,可实现大曲率的弯曲,适应人体复杂的血管环境能力强。通过改变导管的长度从而改变导管的刚度,因此导管可以顺利通过不同的血管,对血管的创伤小,快速通过人体不同的血管。

    一种体循环模型及其检测电子血压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823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50353.X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循环模型及其检测电子血压计精度的方法,模型中,脉管单元用于连接心动力单元和待测臂部单元形成封闭循环的人体体循环仿真系统;心动力单元为脉管单元提供足够的循环动力,模拟人体心脏跳动,实现用户设置不同参数下的中心动脉血流量波形;待测臂部单元对循环系统脉搏波波形和压力值进行模拟和测量;控制单元接收脉搏波数据与人机交互单元的设置,发送控制指令至心动力单元、待测臂部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显示脉搏波波形以及血压数值,选择不同的参数设置以及功能之间的切换。本发明对出厂时以及长期使用中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定期鉴定,可避免误诊,为质检单位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也为教学实验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二次开发平台。

    一种行人重识别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10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0403777.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行人重识别方法,其包括:从多个图片中提取得到行人CNN特征图;采用对抗擦除学习的方式模仿对所述行人CNN特征图的判别性区域被遮挡的情形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模型;利用所述训练模型结合目标行人图像和待识别行人图像进行行人重识别,得到行人重识别结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供一种特征级别数据增强策略,辅分类器的输入特征图被部分擦除,增加行人特征的变体和抵抗行人被遮挡的情形,提高深度行人重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

    一种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5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264310.9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高强度高电导率铜银合金以电解纯铜和高纯银(99.99%)为原料,采用真空磁悬浮熔炼得到铜银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多次自由锻造和最终模锻,锻造成铜银合金圆棒。先对铜银合金圆棒进行连续拉拔,然后采用中拉连退和细拉连退,最终采用连续拉拔,累积变形量达到90~95%获得直径0.03mm以下微丝,在保护气氛连退火炉中,温度150~350℃进行退火,得到拉伸强度不低于1GPa,电导率不低于80%IACS的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本发明制备的铜银合金丝具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组织均匀和表面光滑等优点,且成品率高,便于后续分装、绞线等;可满足高强磁场系统、引线框架等领域对高强高导导体材料的需要。

    一种行人重识别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0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3777.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行人重识别方法,其包括:从多个图片中提取得到行人CNN特征图;采用对抗擦除学习的方式模仿对所述行人CNN特征图的判别性区域被遮挡的情形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模型;利用所述训练模型结合目标行人图像和待识别行人图像进行行人重识别,得到行人重识别结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供一种特征级别数据增强策略,辅分类器的输入特征图被部分擦除,增加行人特征的变体和抵抗行人被遮挡的情形,提高深度行人重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