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4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2411.4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H57/0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零泄漏干气密封装置及方法,涉及密封装置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隔离气出口温度过高而影响齿轮箱轴承的用油温度的技术问题。干气密封装置包括总气流路、主气流支路、隔离气流支路、减压阀以及温度控制组件,主气流支路的一端与总气流路和密封筒体相连通;隔离气流支路与总气流路和齿轮箱相连通,减压阀设置于隔离气流支路上;温度控制组件用于基于向总气流路中引入的注气气流的气流压力,对注气气流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使得干气密封装置的泄漏气流的温度、隔离气流支路的出口气流的温度与齿轮箱中的轴承进油温度相适配,从而有效降低在引入注气气流时对齿轮箱中的轴承进油温度产生的影响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69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14244.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H57/029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48430.7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H57/029 , F16H57/02 , F01D25/00 , B01D45/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分离腔和集油腔,其中所述分离腔的两端开口设置,便于油气的进入和排出;所述集油腔与所述分离腔相互独立,同时在所述防护罩上还设置有若干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将所述分离腔和所述集油腔连通;本申请的防护装置安装于齿轮箱和电机定子之间,其两端分别与齿轮箱和电机定子抵紧,齿轮箱的低速轴和电机转子分别从分离腔两端的连接口插入并动力相连;本申请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齿轮箱泄漏点位的封闭,从而避免了工质气体的泄漏;不但解决了因工质气体泄漏导致的油污染问题,也不再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补气作业,满足了零泄漏的工况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4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60739.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事故余热内生动力系统及核能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压缩机、透平、回热器、冷却器和辅助增压装置;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经热交换器吸收核反应堆的热量,并进入透平膨胀做功;从透平排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依次进入回热器、冷却器释放热量,再进入压缩机提升压力后进入回热器吸收乏汽余热,随后再次返回热交换器;辅助增压装置中,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均与掺混腔室连通,经第一进气通道进入掺混腔室的气流朝向扩压腔室流动;压缩机或透平的泄漏结构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该动力系统集成反应堆事故余热导出以及应急电力供应的功能,增强核反应堆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5141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79642.0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中的孔状定子结构,包括定子本体,定子本体上贯穿设置有若干进气结构,每一个进气结构的出气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定子本体上还开设有若干孔槽,孔槽位于进气结构的下游。孔状定子结构通过进气结构引入了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的正倾斜周向气流从而降低电机腔室内转子面附近周向速度梯度,进而降低转子风摩损失系数以及转子风摩损失。该孔状定子结构在进气结构下游引入孔槽来降低电机腔室内的平均气流周向速度、抑制电机腔室内气流激振力从而避免正倾斜气流引发的气流激振失稳现象,有效的实现了低电机转子风摩损失和电机转子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388480.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涡轮系统及推力平衡方法,包括电机、两个旋转组件和密封组件,电机包括电机主体以及与电机主体连接并向电机主体的两端延伸的转子;两个旋转组件分别设置于转子的两端;密封组件设置于每个旋转组件靠近电机主体的一侧,密封组件包括壳体和密封环,壳体套设于每个转子的外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二氧化碳工质腔,二氧化碳工质腔被密封环分隔为高压区和低压区,位于电机主体两侧的密封组件的密封环沿转子的径向与低压区的接触面积不相同;从而导致位于电机主体两侧的密封组件中的低压区对密封环产生的轴向闭合力不相同,从而产生大小不同且方向相反的轴向推力,并最终形成一定的轴向合力对涡轮系统所受到的推力进行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4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42076.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及发电系统,向心透平包括转轮和间隔套设于转轮的静态件,转轮中的主体部和顶层之间形成泄漏通道,静态件和转轮之间的泄漏通道中设有弹性刷丝,弹性刷丝一端连接于静态件靠近转轮的表面,另一端始终保持抵持于顶层,静态件上设有与泄漏通道连通的调温腔,能减小起机和停机阶段转轮和静态件之间因升降温速率引发的热膨胀,进而使密封间隙处于良好的设计间隙左右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封严和避免间隙过小引发的碰磨;弹性刷丝能实现转轮和静态件之间的良好导热,减小转轮和静态件之间的热膨胀差异和引发的密封间隙变化,使该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能够在起机和停机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以及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44904.X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04D17/10 , F04D29/051 , F04D29/28 , F04D29/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以及同轴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包括转轴、定子、转轮以及阻挡组件,定子环绕转轴设置,定子与转轴围合形成容纳腔;转轮设置于容纳腔并连接于转轴,在转轴的轴向上,转轮将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阻挡组件设置于第二流道,阻挡组件包括第一阻挡件以及第二阻挡件,第一阻挡件与转轮连接,第二阻挡件与定子连接,第二流道中的气流经过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后流出,以使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内的压力相平衡。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第二流道中的气流压力,使之与第一流道中的气压相平衡,维持了压气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389743.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04D29/26 , F04D29/66 , F04D29/051 , F04D29/08 , F01K25/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以及同轴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包括转轴、定子、转轮、平衡部件和密封部件。定子环绕转轴设置,定子与转轴围合形成容纳腔,定子在转轴的径向上朝向转轴的一侧具有凹槽。转轮设置于容纳腔并连接于转轴,转轮将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平衡部件设置于第二流道并环绕转轴设置,平衡部件至少部分伸入凹槽内。密封部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与定子连接,第二密封件与平衡部件连接,第二流道中的气流经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降压后流出,以使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作用在转轮上的推力经平衡部件平衡。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减小对转轮临界转速影响的基础上,平衡轴向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5946.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的涡轮系统,其外壳具有容置空间;透平和第一干气密封设置于容置空间,透平包括透平本体和叶轮,透平本体中形成有介质腔,叶轮安装于介质腔并将介质腔分隔为介质入口区和介质出口区;第一干气密封位于透平形成有介质入口区的一侧,第一干气密封中形成第一低温腔室,第一干气密封和透平之间形成调节腔室以及与调节腔室连通的第一工质流道、第二工质流道和第三工质流道,第一工质流道与介质入口区连通,第二工质流道与介质出口区连通,第三工质流道与第一低温腔室连通;流量调节阀设置于第二工质流道,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对调节腔室中的压力的调节,进而通过该压力来平衡涡轮系统受到的轴向推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