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758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4605.3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金属内部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绝缘套管和铠装热电偶,绝缘套管套接于铠装热电偶上并至少让铠装热电偶测温端露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固态金属内部温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从待测金属的表面距离待测点最近处向待测点钻盲孔,待测点位于盲孔的底部;B.将固态金属内部温度测量装置装入盲孔中,使铠装热电偶的测温端与待测点接触;C.通过脉冲焊将铠装热电偶的测温端与待测点焊接在一起;D.进行温度测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克服现有金属温度测量技术不能测量固体金属内部温度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98483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260017.7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5B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球堆积层整体加热装置,包括石英玻璃管,位于石英玻璃管中的40Cr金属球堆积层,位于石英玻璃管中金属小球两侧的硼硅玻璃球堆积层,保持一定间隔套于所述石英玻璃管之外的电磁感应线圈。金属球与硼硅玻璃球的直径相等。金属球的材料为。金属球堆积层的厚度为50mm~150mm。硼硅玻璃球堆积层的厚度为100mm~150mm。本发明还涉及该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实现了大量非连续的球形颗粒堆积体的整体释热,球形颗粒吸收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电功率,解决了大量球形颗粒堆积体整体释热的模拟问题。本发明主要用于实验室构建含内热源有序饱和多孔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85580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16972.2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球形燃料元件等效模型热工水力实验装置,包括承压组件、电热组件、绝缘组件、密封组件以及压力测量组件等,各组件之间可现场组装与拆卸。本发明采用带环肋片细棒束电热元件作为球形燃料元件的等效模型结构,实现了电加热方式,可开展单相水流动与传热实验,能够反映球形燃料元件的热工水力特性;测压组件可现场组装与拆卸,便于更换O型密封圈和引压管等消耗品,降低了损耗和成本;定位格架对带环肋片细棒束起横向定位的作用,定位格架的单锥面结构可同时引导多根带环肋片细棒组装,降低了组装的难度,提高了组装的效率;采用铜辫子连接下导电组件和下导电接头,实现了软性连接,有效地解决了电热组件热膨胀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84088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17176.0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圆柱型的测量管,在测量管内安装有两个定位滤网,在两个定位滤网之间堆积有小球体,小球体在测量管内堆积成多层的多孔介质,在测量管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测压管,两个测压管位于小球体的堆积区域内。本发明采用小球堆积结构作为多孔介质结构单元,由于小球堆积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饱和有序多孔介质,针对小球堆积结构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数据及成果较多,有利于指导流量计的设计与标定工作,且小球制造工艺成熟,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5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249840.8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旋成体的模拟体、模拟构件及模拟方法,不同于目前模拟的方式,该模拟体具有与至少一个切片体的内表面形状相似的模拟表面,该切片体绕一旋转对称轴围合而成半球体状或半椭球体状的容器,从而构成旋成体,这种方式从初始源头就确定了模拟对象的特定组成部分,再确定模拟体,直接增加了模拟体与模拟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即关联的直接程度与关系的范围完整性,基于该模拟体构成的模拟构件和模拟方法是更为具体的应用,对于旋成体的热工参数确定,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7260.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穿带电承压结构的简易绝缘密封测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结构;取样结构沿自身一端到另一端方向带有贯通的腔室,腔室包括位于取样结构一端的长颈腔和另一端的内腔,内腔和长颈腔连通,内腔直径大于长颈腔直径;长颈腔内设有底部绝缘垫块,底部绝缘垫块一端穿过壁面并伸入带电承压结构内,底部绝缘垫块另一端伸入内腔;底部绝缘垫块中部带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长颈腔轴线平行。该测量装置可贯穿带电承压结构,在测量带电承压结构内的介质温度、压力等信号的同时,避免温度传感器、取压结构带电,避免带电对温度传感器等一次测量仪表的干扰,方便其与二次仪表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665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6029.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拆换的便于离散布置的电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器壳体,加热器壳体带有开口腔室,腔室内部从内到外设有依次连接的发热芯体、可压缩发热弹性件和硬质绝缘块;发热芯体的外径和腔室内径尺寸相适配;腔室内还填充有绝缘导热层;尾端挤紧帽,尾端挤紧帽螺接于腔室开口处;尾端挤紧帽内侧中部带有挤紧凸起,挤紧凸起伸入腔室内,并抵住硬质绝缘块,硬质绝缘块可沿腔室轴线移动;加热器壳体一端为可嵌入段,发热芯体位于所述可嵌入段内侧,可嵌入段外侧带有螺纹。该电加热结构可为变功率分布的加热需求提供便于离散布置的热源,在高温时自锁紧,换热面积较普通结构明显增大,烧毁风险降低,且便于拆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09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1343175.7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包括滞留部和用以冷却滞留部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相连的冷却源装置和冷却水回路,冷却水回路和滞留部相连,滞留部包括套设在压力容器外并向下延伸的熔融物延展腔,熔融物延展腔由冷却板制备而成的第一容器包围在压力容器外围合而成,熔融物延展腔沿熔融物流向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缓冲熔融物流速的第一弯曲段缓冲区、至少一个用于延长流道且缩小流道的第二弯曲段缓速区和一位于熔融物延展腔底部的装载区,第一弯曲段缓冲区和第二弯曲段缓速区二者弯度朝向为反向设置。可有效缓冲高温熔融物的冲击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1388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208399.6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压力环境维持条件下的设备泄漏检测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补水系统、储水系统、水位维持系统和发热实验装置,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管道与储水系统连接为其补水;储水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水位维持系统连接以维持其水位不变,并在送水管道上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水位维持系统通过连通管道与发热实验装置连接稳定供水,并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连通截止阀;发热实验装置包括打压实验容器,打压实验容器内设置有发热部件,打压实验容器的入口位置设置压力变送器,以实时监测发热部件所处的压力值,在打压实验容器的出口位置安装排出管道,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排出截止阀;排出管道的尾端设置成向上倾斜的管道,倾斜角度范围:20~60°。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833985.5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包括支顶弹簧架、中空定位直管、调节杆、前限位件及后调节件,支顶弹簧架包括卡环、环形卡箍及多块连接卡环和环形卡箍且外凸折弯的弧形弹簧片,环形卡箍套设于中空定位直管前端,弧形弹簧片凹陷区域的中央构成贯穿弧形弹簧片的定位缺口。中空定位直管中陶瓷定位管的中央定位管段与待测圆管内径相匹配,调节杆穿过中空定位直管、环形卡箍及卡环,前限位件设于调节杆前端用于限制卡环前移,后调节件设于调节杆后端用于配合调节杆控制弧形弹簧片折弯。本发明应用时能降低待测圆管振动对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且能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测量端头与待测圆管内部接触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