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7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43951.9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 B01D53/86 , B01D53/72 , B01D53/73 , B01D53/00 , B01D53/88 , F23G5/30 , F23G5/44 , F23J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蒸汽热解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分离室、旋风分离器和催化反应器,所述反应室内设置有气体均布器,所述气体均布器将反应室分隔为进气区域和反应区域,所述气体均布器用于使反应气体进入反应区域前分布均匀,并对反应气体进行预热;所述分离室设置于反应室的顶部且与反应区域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入口与分离室连通,上部出口通过高温过滤器与催化反应器连通,下部出口通过回料阀与反应区域连通。该装置通过带分离室的循环流化床增强有机物的热解效果,采用气体均布器实现气体的高效预热和分布,降低预热过程的能量损耗;使用催化反应器完成有机尾气的无机化处理,实现装置节能、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77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59896.2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含硼废液浓缩用反应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放射性废液浓缩技术领域。其包括:含硼废液槽和超浓缩反应釜,所述含硼废液槽中的废液从所述含硼废液槽的出液口通过上料阀经运输管道输送到所述超浓缩反应釜中,浓缩后的含硼废液从设置在所述超浓缩反应釜底部的排料阀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放射性含硼废液浓缩用反应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可实现含硼废液上料、加热蒸发浓缩、降温冷却的过程,并实现程序自动算法、智能调节、自动优化控制参数,不需人工干预。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放射性含硼废液浓缩用反应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运行稳定、精确控料,智能性好,产生的浓缩液满足工艺各项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536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8444.X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法处理放射性废物的气体分布器及气体分布装置,气体分布器包括:花板,用于与反应器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反应器分隔为进气区域和反应区域;风帽,具有多个且均布于花板上,所述风帽具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花板上面向进气区域的一侧连通,所述风帽上均布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与花板上面向反应区域的一侧连通,且所述气孔吹出的气流朝向花板。通过在花板上均布有多个风帽,反应器进气区域的气体可以通过风帽的进气腔、气孔均匀进入反应区域内,由于气孔分布在风帽上且气流朝向花板,这样气孔就不容易出现堵塞、漏料情况,而且气流对花板上的物料具有更强的扰动力,使得流化状态更好,有利于增强流固之间传热传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9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94202.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顾文露 , 张家衡 , 章航洲 , 赵光 , 林力 , 沈恩伟 , 李振臣 , 李文钰 , 梁毅 , 何子昂 , 吴璇 , 吴光辉 , 熊扣红 , 胥潇 , 张少伟 , 高睿禧 , 谢庆勇 , 杨静洁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蒸汽重整尾气分析系统。针对重整尾气的分析检测难点,系统主要配备缓冲罐、电磁阀、辅助加热设备、金属烧结滤芯、真空泵等装置,系统包括无机物检测支路和有机物检测支路,在无机物检测支路上配置预处理器和烟气分析仪,在有机物检测支路上配置缓冲罐和气相色谱仪,确保了高沸点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进样管路和定量环进入色谱柱,不产生冷凝物堵塞管路,及尾气脱水除尘保护设备使用寿命,准确定标尾气等体积、等比例进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通过本系统,满足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高温放射性气态物质成分在线检测和分析要求,有效的解决蒸汽重整尾气成分检测研究中遇到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45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016420.8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2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废树脂液位界面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界面测量仪表、液位测量仪表、双缆提升装置、实验容器和控制系统;界面测量仪表和液位测量仪表的仪表端安装在实验容器的盖体上,界面测量仪表和液位测量仪表的的浮球位于实验容器内,界面测量仪表用于测量树脂界面稳定后的界面;液位测量仪表用于测量实验容器中的液位;实验容器用于装放带测量废树脂液体,双缆提升装置安装在实验容器上,双缆提升装置的重锤位于实验容器内,本系统能够既保证测量树脂界面的浮子不被掩埋或卡死又可以保证测量界面的浮球准确测量界面,且长期工作中缆绳不会被缠绕。
-
公开(公告)号:CN110743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68420.X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成都天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流化床高温反串至给料机的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包括流化床和与流化床连接的给料机;位于给料机和流化床的过渡段上套设冷却水套,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自来水管连通,其出水口与回水管连通;给料机上设置进料仓,进料仓内部和给料机内部均位于与大气隔绝的密封环境内;进料仓内导入一根进气管,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流量计和减压阀。本发明通过冷却水套降低流化床反串至给料机的气体温度,同时,向给料机内通入气体,使给料机内的压力大于流化床反串至给料机内的高温气体压力,进而避免流化床高温气体反串至给料机对物料的影响;本发明在没有降低流化床温度的前提下,解决了高温气体反串至给料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16420.8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2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废树脂液位界面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界面测量仪表、液位测量仪表、双缆提升装置、实验容器和控制系统;界面测量仪表和液位测量仪表的仪表端安装在实验容器的盖体上,界面测量仪表和液位测量仪表的的浮球位于实验容器内,界面测量仪表用于测量树脂界面稳定后的界面;液位测量仪表用于测量实验容器中的液位;实验容器用于装放带测量废树脂液体,双缆提升装置安装在实验容器上,双缆提升装置的重锤位于实验容器内,本系统能够既保证测量树脂界面的浮子不被掩埋或卡死又可以保证测量界面的浮球准确测量界面,且长期工作中缆绳不会被缠绕。
-
公开(公告)号:CN1066478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875998.9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性废树脂贮槽的超压联锁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放射性废树脂贮槽的超压联锁保护系统包括废树脂贮槽,废树脂贮槽连接有进料管、压空管、排气管、溢流水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压空管上设置有压空阀,还包括第一联锁控制回路,所述第一联锁控制回路包括设置在废树脂贮槽内的压力传感器、进料阀和压空阀,所述压力传感器、进料阀和压空阀与PLC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级保护系统和第二级保护系统,双重保护对废树脂贮槽的压力进行调节,将废树脂贮槽的压力控制在稳定的常压范围内,避免废树脂贮槽内出现超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99104.6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蒸汽发生器、气瓶、真空加热炉、真空泵、电控箱以及至少一级过滤换热装置;螺旋输送机用于将放射性有机废物、催化剂以及还原剂输送至所述真空加热炉,蒸汽发生器用于向所述真空加热炉提供水蒸汽,气瓶用于向所述真空加热炉提供保护性气体,真空加热炉用于进行蒸汽裂解及矿化还原反应,过滤换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真空加热炉产生的尾气进行过滤和冷却,真空泵用于对所述过滤换热装置输出的尾气进行抽吸,电控箱用于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的电气自动控制和电流过载保护。本发明提供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大大提高了废物减容效果,同时,环境友好,最终废物稳定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97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4376.7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湿废物的水泥固化系统及固化方法,所述水泥固化系统,包括钢平台,钢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运输固化桶的输送辊道,钢平台上沿着输送辊道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湿料加注罩、干料加注罩,所述钢平台上在干料加注罩的正上方设置有搅拌装置,还包括用于提升固化桶的提升装置。本发明的湿废料在湿料加注罩内密封进行,水泥下料和搅拌在干料加注罩内密闭进行,搅拌过程中桨叶一直位于固化桶底部,桶上部泥浆面基本被水泥干灰覆盖,泥浆飞溅少,且限制在加注罩内,避免了现有的工艺导致的少量废液和水泥浆飞溅的问题;充分保证了放射性废物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废物包容率,有利于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