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的控制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513990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370878.9

    申请日:2015-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的控制模式,设置两套独立控制的控制棒组:T棒组和D棒组;负荷跟踪模式运行时,通过下列方式进行反应堆控制: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由独立的T棒组完成,控制堆芯的反应性变化,轴向功率分布形状由独立的D棒组控制,阶段性调节可溶性硼,将控制棒组恢复到运行范围内;负荷跟踪模式之外的其它模式运行时,通过下列方式进行反应堆控制:冷却剂平均温度控制由独立的D棒组完成,D棒组还用来调整堆芯轴向功率形状和较小的反应性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负荷跟踪模式运行时使用控制棒进行堆芯反应性控制,大大减轻了操作员负担;减少了硼废水的生成,减少了运行成本和废水处理成本,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种采用铒可燃毒物的24个月换料堆芯装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990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98020.3

    申请日:2015-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铒可燃毒物的24个月换料堆芯装载方法,换料装载采用低泄漏堆芯装载模式,新燃料组件置于堆芯里圈,堆芯最外圈放置已燃耗过的旧组件,新燃料组件中装有载铒燃料棒,载铒燃料棒布置在堆芯中功率峰较高的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24个月燃料管理策略,可减少机组大修次数,降低年均大修费用,提高核电机组的能力因子,提高年负荷因子,增加年度电量,有利于经济性的提高,可在年换料和18个月换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一种177堆芯的控制棒分布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524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38451.3

    申请日:2015-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G21C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77堆芯的控制棒分布结构,包括61束控制棒;61束控制棒分为8组,分别为R组、G1组、G2组、N1组、N2组、SA组、SB组和SC组;其中,R组为温度调节棒,G1组、G2组、N1组和N2组为功率补偿棒,SA组、SB组和SC组为停堆棒;G1组和G2组由灰体控制棒构成,其余组由黑体控制棒构成。本发明通过对温度调节棒、功率补偿棒和停堆棒的数量设置,并进行合理分组,并对各个控制棒的空间位置进行优化,实现了在采用61束控制棒,不增加压力容器顶盖开孔数量的情况下,为177堆芯提供了足够的停堆裕量,停堆裕量满足年换料及18个月换料的安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