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5936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84530.8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01J23/755 , B01J37/02 ,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载型氧化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煤热解制氢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是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载体采用活性氧化铝;镍在整个载体上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30wt%;采用镍盐配制等体积溶液;经干燥和焙烧制得负载型氧化镍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在煤热解制氢反应中有较高的活性,使氢气产量大幅提高。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0345.9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IPC: C04B33/132 , C04B33/24 , C04B3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矸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煤矸石配料和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将煤矸石通过分级分质得到的分离土、粗砂、中砂和细砂,然后按比例混合,在保证煤矸石配料中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SiO245~60%、Al2O325~40%、CaO2.5~5.0%、Fe2O32.5~5.5%、Na2O0.75~2.00%、K2O0.75~1.80%、MgO0.50~1.50%,以及塑性指数≥6.5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添加骨料和粘结剂,就能制得满足强度要求的透水砖,而且透水砖的孔隙发达,表现出良好的透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36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84529.5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煤泥水热解制氢中的应用,特别是一种负载银的球粒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采用球粒型活性氧化铝为载体。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经过干燥,焙烧和还原过程制得,其中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1~30wt%;将该催化剂应用到煤泥水热解制氢实验中,可以促进氢气产量提高。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8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690345.9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IPC: C04B33/132 , C04B33/24 , C04B3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矸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煤矸石配料和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将煤矸石通过分级分质得到的分离土、粗砂、中砂和细砂,然后按比例混合,在保证煤矸石配料中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SiO245~60%、Al2O325~40%、CaO2.5~5.0%、Fe2O32.5~5.5%、Na2O0.75~2.00%、K2O0.75~1.80%、MgO0.50~1.50%,以及塑性指数≥6.5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添加骨料和粘结剂,就能制得满足强度要求的透水砖,而且透水砖的孔隙发达,表现出良好的透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15395.2
申请日:2022-07-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筑笼”原地浸出开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对稀土矿山采用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精准圈定待开采稀土矿体,明确稀土矿体位置及厚度;S2,精准圈定待开采稀土矿体范围之后,在矿体表面,按0.5~2.5m间距合理布置注液孔至矿体内部;S3,在精准圈定稀土矿体与围岩交界的四周以及底部分别铺设防渗边板和防渗底板,构建原地浸出的“笼子”,并在稀土矿体底部留有导流孔,便于浸出液的回收;S4,稀土矿体开采完毕之后,往注液孔中注入自来水,使矿体内残留的浸出剂从导流孔中排出。本发明解决了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浸出剂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稀土浸出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36959.7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01J23/78 , B01J23/755 , B01J23/889 , B01J23/745 , C10B5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矸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催化热解中应用。所涉及的煤矸石复合型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煤矸石基体。其中活性组分占催化剂总量的2~15%,为镁、钙、锰、铁、镍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备方法采用浸渍法,将煤矸石煅烧活化处理后作为基体,使用含镁、钙、锰、铁、镍的盐类按比例配成溶液,经浸渍、干燥、焙烧后处理制成煤矸石复合型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固体废弃物热解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解温度,同时提高可燃气体的产率。该煤矸石复合型催化剂的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催化热解活性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5687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510336761.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制油的方法。将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原料破碎干燥,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后置于热解反应器中,无氧条件下从室温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热解,在热解终温停留一定时间,挥发产物以气态形式进入冷凝装置,非冷凝气体及热解焦回燃为热解和干燥过程提供能量,冷凝气体回收即为热解液,热解液经油水分离得到热解油和水溶性液体,热解油作为燃料油使用,水溶性液体可用作化工原料。本发明采用共热解方式协同处理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不仅解决了生活垃圾热解所需热能自给问题,而且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过程中产生协同作用,提高了热解油产率,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1314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10374284.7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炼焦煤尾煤(煤泥)制备清洁燃料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将炼焦煤尾煤(煤泥)由输送装置送入具有锁气功能的给料装置,之后进入外热式热解装置中进行催化热解。热解装置由三层组成,外层为隔热保温层、中间为热解反应室、内层为燃烧室。催化剂由设置于输送带之上的添加器按比例加入到尾煤(煤泥)中。热解产物冷凝分离后得到的热解气体引入燃烧室燃烧。冷凝分离得到的热解液体经过油水分离回收热解油,并精馏出轻质组分与重质组分。轻质组分加工制备浮选用油,重质组分经过乳化制成乳化油,同样进入燃烧室燃烧。热解形成的固体产物经过底部的排料口排入熄焦器回收热解焦。实施炼焦煤催化热解,工艺过程简单、便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365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0910084529.5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煤泥水热解制氢中的应用,特别是一种负载银的球粒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采用球粒型活性氧化铝为载体。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经过干燥,焙烧和还原过程制得,其中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1~30wt%;将该催化剂应用到煤泥水热解制氢实验中,可以促进氢气产量提高。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635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03137590.1
申请日:2003-06-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10B57/12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降低焦炭硫分的新工艺,并开发出了配套的系列驱硫剂。该新型炼焦工艺可在不改变原焦化流程的情况下,通过向炼焦过程中添加专用驱硫剂,以驱赶出配煤中的硫,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焦炭硫分,使用十分便利。实验结果表明,该炼焦工艺和配套的驱硫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质量的煤炭炼焦,驱硫效果比较明显,平均脱硫率在30%以上。而且,使用本新工艺炼焦,无需对配煤进行深度脱硫,不仅可扩大焦化厂的煤源,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焦化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