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8389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680026394.1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5/02 , F01P9/00 , F16H57/0412 , F16N39/00
Abstract: 一种机油的介质循环加热设备,所述介质循环加热设备可提高内燃机的起动性能和暖机性能,所述介质循环加热设备包括产生微气泡并将所述微气泡混入所述循环机油的微气泡发生器。此外,所述介质循环加热设备包括获取所述机油的温度的介质温度获取单元。当所述机油的温度低于或等于预定值时,所述微气泡发生器产生微气泡,以减小混有所述微气泡的机油的粘度、热导率和热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989328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80024616.1
申请日:2005-07-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泰志
IPC: F02D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47 , F02B2075/125 , F02B2275/16 , F02D19/0644 , F02D19/0692 , F02D19/081 , F02D41/0027 , F02D41/10 , Y02T10/123 , Y02T10/36
Abstract: 为了使得加速期间所采用的加速模式氢掺加比“RAcc”增加为大于根据特定操作状态预先确定的基本氢掺加比“RBase”,加速模式氢掺加比“RAcc”设定为通过将基本氢掺加比“RBase”加上加速增量值“α”而获得的值。在加速期间,至少氢基于加速模式氢掺加比“RAcc”来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965156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073.2
申请日:2005-07-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泰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94 , F02B2275/16 , F02D19/0644 , F02D19/0692 , F02D19/081 , F02D41/0027 , F02D41/0032 , F02M25/089 , F02M25/12 , Y02T10/36 , Y10S1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添加内燃机的控制系统,该内燃机使用碳氢燃料和氢气作为燃烧燃料。该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吸收在用于存储碳氢燃料的箱(34)中产生的燃料蒸气的罐(52);用于在预定状况下将燃料蒸气排入氢添加内燃机的进气口(18)的排出VSV(66);用于设定氢气添加到碳氢燃料的比率的氢添加比率设置装置;和当燃料蒸气被排入进气口(18)时用于增加氢气添加比率的氢气添加比率调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2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441597.8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混合气体生成系统的车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混合气体生成系统的车辆,将由电解生成的H2、CO、合成该H2、CO而得到的燃料供给到内燃机中。车辆(10)具有:发动机(12)、H2&CO罐(16)、CO2回收器(18)、电解液箱(20)、电解器(22)、水箱(24)等。在发动机(12)的运转中,将废气导入CO2回收器(18)内的吸收液并回收废气中的CO2,将其存储在电解液箱(20)中。从电解液箱(20)及水箱(24),将已吸收CO2的吸收液及水分别供给到电解器(22)中的同时,向电解器(22)供电。由此,从CO2和水生成由CO和H2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的混合气体被暂时存储在H2&CO罐(16)内,并被供给到发动机(12)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275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0880128782.X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25 , F02B3/06 , F02B17/005 , F02B23/101 , F02B2075/125 , F02B2275/16 , F02D13/0226 , F02D19/061 , F02D19/0636 , F02D19/0649 , F02D19/0665 , F02D19/0689 , F02D19/0692 , F02D19/0694 , F02D19/081 , F02D35/021 , F02D35/023 , F02D35/028 , F02D41/3076 , F02D41/401 , F02D41/403 , F02D2200/0408 , F02D2200/0414 , F02D2200/0611 , F02D2200/0612 , F02M37/0064 , F02M37/0088 , Y02T10/123 , Y02T10/36 , Y02T10/44
Abstract: 本发明改进在压缩自点火扩散燃烧模式运转时的燃烧室(CC)内的低压缩点火性燃料的点火性。在将性状不同的至少两种燃料(F1、F2)中的至少一种导入燃烧室(CC)、或将由至少两种燃料(F1、F2)构成的混合燃料导入燃烧室(CC)内来进行运转的多燃料内燃机中,电子控制装置(1)设有:燃料特性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对于被导入所述燃烧室(CC)内的燃料自身的压缩点火性指数化了的点火性指数值;燃料喷射控制机构,用于在采用根据点火性指数值被判断为低压缩点火性的燃烧室(CC)内的燃料并使其压缩自点火扩散燃烧时,从进气行程到压缩行程的期间中的规定的正时预喷射燃料,之后,对燃料进行主喷射,将低压缩点火性的燃料导入燃烧室(CC)。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19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080070888.6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泰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4/00 , C25B1/00 , C25B1/04 , C25B3/04 , C25B15/02 , H01M8/0656 , Y02E60/366 , Y02P20/133 , Y02P20/13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制造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存在变动的能量来效率好地制造HC的燃料制造系统。第一装置(12)是利用CO2、水的电解同时生成CO、H2的CO、H2生成装置。第二装置(14)是利用水的电解生成H2的H2生成装置。在使用来自自然能量的电力的情况下,第一装置(14)较大地受到上述电力变动的影响。于是,将发出的电力中的稳定部分(图4所示的直线)供给到第一装置(12),将剩下的变动部分(直线上方的部分)供给到第二装置(14)。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1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20469.6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1/10 , B60H1/00271 , F02D19/022 , F02D19/027 , F02D19/0644 , F02D19/0692 , F02M21/0206 , F02M21/0275 , F02M21/0278 , F02M21/06 , F02M31/18 , Y02T10/126 , Y02T10/32 , Y02T10/36
Abstract: 一种以氨为燃料的氨燃烧内燃机,具备向燃烧室(5)供给氨的氨供给装置(13)、和将向氨供给装置供给的氨进行升温或升压的升温-升压装置(28)。升温-升压装置利用伴随着内燃机运行而产生的能量进行氨的升温或升压。由此,能够将作为内燃机整体或者作为搭载有内燃机的车辆整体的能量效率维持得较高,并且能够适当控制向氨喷射阀供给的氨的温度或者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214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780036011.3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9/0636 , F02B11/00 , F02D19/0649 , F02D19/0665 , F02D19/0676 , F02D19/0689 , F02D19/0692 , F02D19/0694 , F02D19/081 , F02D35/02 , F02D35/023 , F02D35/027 , F02D35/028 , F02D41/0027 , F02D41/3017 , F02D41/3076 , F02D41/345 , F02D2200/0612 , F02P5/1527 , Y02T10/12 , Y02T10/36 , Y02T10/46
Abstract: 提供多种燃料内燃机,其包括:判定导入其燃烧室CC内的燃料的点火性能及抗爆性能的燃料特性判定部;燃烧模式设定部,其在该燃料的点火性能好时设定压缩自燃扩散燃烧模式,在该燃料的点火性能差但抗爆性能好时设定预混合火花点火火焰传播燃烧模式,在该燃料的点火性能和抗爆性能都差时设定火花辅助压缩自燃扩散燃烧模式;和使内燃机在由该燃烧模式设定部设定的燃烧模式下运行的燃烧控制执行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126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80022993.0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9/0692 , F02B69/02 , F02D19/0636 , F02D19/0649 , F02D19/0665 , F02D19/0689 , F02D19/0694 , F02D19/081 , F02D41/0025 , F02D41/3041 , F02D41/3076 , F02D2200/0612 , Y02T10/36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平衡良好地改善高负荷运转时的发动机性能、燃耗性能、及排放性能。本发明的多种燃料内燃机设有燃料特性检测装置、燃烧模式设定装置、及燃烧控制实施装置;该燃料特性检测装置检测分别将上述燃烧室CC内的燃料的点火性和蒸发性指数化而得到的点火性指数值Pc和蒸发性指数值Pv,所述燃烧室CC内的燃料由性质不同的至少2种燃料F1、F2组成;该燃烧模式设定装置在如下的情况下将燃烧模式设定为理论空燃比压缩自点火扩散燃烧模式,所述情况是,该点火性指数值Pc和蒸发性指数值Pv分别为满足与理论空燃比压缩自点火扩散燃烧模式相适应的良好点火性和蒸发性的点火性判断基准值Pc1和蒸发性判断基准值Pv1以上,而且运转条件为高负荷;该燃烧控制实施装置按由该燃烧模式设定装置设定的燃烧模式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5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80117910.0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29/08 , F02B27/00 ,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12 , F02B27/021 , F02B27/0268 , F02B29/083 , F02M35/10032 , F02M35/10045 , Y02T10/146
Abstract: 内燃机(1)的进气通路(10)具有:按每个气缸(2)设置的独立通路(20),和通用通路(21)。所述通用通路(21),连接着该独立通路(20)、由互不相同的气缸(2)所共用、具备对按每个气缸(2)进行作用的进气压力波进行控制的进气控制阀(17)。而且,相对于从进气门(12)直到调整槽(16)的通路长度较长的气缸(2)而设置的独立通路(20)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相对于通路长度较短的气缸(2)而设置的独立通路(20)的通路截面面积大。由此,能够调整到达通路长度不一致的气缸(2)的进气压力波的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