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399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3309.5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07 , H01M8/0234 , H01M8/1007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根据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在通过层叠由碳纤维制成的层和防水层而形成的气体扩散层的设置有防水层的一侧上设置其中具有多个连通孔的绝缘部件,通过电极对夹着气体扩散层和绝缘部件,并且在电极对的各自的后表面上设置接触压力板对以夹着电极对,从而通过接触压力板对而对气体扩散层加压(S100)。当在维持加压状态的同时将电压施加到电极对时(S104),电流流过经由绝缘部件的连通孔而与防水层侧的电极接触的碳纤维的突出部,从而通过焦耳热燃烧并去除碳纤维的突出部。当检测到没有电流在电极之间流动时(S106),停止向电极对施加电压(S108),并将加压状态的压力减小到常压状态(S110)。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41898.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角明人
IPC: H01M4/86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电解质膜的化学劣化的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第1气体扩散层、第1催化剂层以及电解质膜分别具有作为不与第2催化剂层对置的区域的周缘部、和作为被该周缘部包围并且与上述第2催化剂层对置的区域的中央部,上述电解质膜的上述周缘部在上述第2催化剂层侧的面上具有粘合剂层,上述电解质膜经由上述粘合剂层与上述树脂框架接合,上述第1气体扩散层包含过氧化物分解催化剂,上述第1气体扩散层的上述周缘部在上述第1催化剂层侧的面上具有亲水性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911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121777.2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单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单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将支承框架从气体扩散层分离的结构中,避免支承框架主体恶化。燃料电池单电池(1)具备:膜电极接合体(5)、以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面上残留外周缘部(52e)的方式分别配置在膜电极接合体的两侧面上的气体扩散层(3c、3a)、形成为覆盖外周缘部的粘合剂层(10)、固定在粘合剂层上的支承框架(2)。支承框架包括:树脂制的支承框架主体(20)、形成为分别包覆支承框架主体的两侧面的包覆层(21、22)。支承框架以从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面上的气体扩散层分离的方式固定在粘合剂层上,还具备形成为覆盖支承框架主体的内侧部分的端部的保护层(33)。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3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75106.7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0438 , H01M8/044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44 , H01M8/04432 , H01M8/04552 , H01M8/2404 , H01M8/241 , H01M8/2483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为了规定监视用单元的发电性能,在具备具有多个通常单元和与通常单元相比氢气的压力损失较大的监视用单元的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制造方法中,包括:工序(a),决定监视用单元的电压范围的上限电压;工序(b),决定监视用单元的电压范围的下限电压;工序(c),基于上限电压以及下限电压,来决定监视用单元的氢气的压力损失的范围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以及工序(d),以将监视用单元的氢气的压力损失控制在压力损失的范围内的方式,来制造监视用单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