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239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99659.X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F17/00 , C07C213/06 , C07C219/12 , A01P1/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松香基叔铵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松香基叔铵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其中n为1‑5,R为‑CH3或‑C2H5。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抑菌活性,同时具有优良的水溶性和乳化能力,可用于抑菌日用化学品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59768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27555.1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2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220/4812 , C02F1/283 , C02F2101/20 , C02F2101/22 , C02F210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微波退火法制备高效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的NCC/PVA/PVP共混碳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用硫酸法将微晶纤维素制备纳米纤维素悬浊液;2)将聚乙烯醇加入步骤1)所得到的悬浊液;3)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步骤1)所得到的悬浊液;4)将步骤2)和3)中得到的悬浊液按比例混合,然后在微波下退火处理即可得到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碳海绵。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共混碳海绵具有稳定的形态,产物纯度高,且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去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4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0552713.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25/32 , C02F1/28 , A61K47/04 , A61K47/24 , A61K31/704 , A61P35/00 , B82Y40/00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松香骨架官能团的蒲公英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以无机钙盐为钙源,以松香基磷酯为有机磷源,通过调节体系pH在酸性范围,调节松香基磷酯浓度和反应温度,可以调控羟基磷灰石形貌为蒲公英空心结构,且羟基磷灰石中含松香骨架官能团,材料结构特殊,形貌特殊,制备方法简单,基本无毒,在药物载体中具有特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4300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56321.0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69/753 , C07F9/141 , C07F9/09 , C07C67/14 , C07C61/39 , C07C51/43 , A23L29/00 , A61K8/55 , A61Q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9/753 , A61K8/55 , A61K2800/10 , A61Q19/00 , C07C51/43 , C07C51/60 , C07C67/14 , C07C67/28 , C07F9/091 , C07F9/1411 , C07C61/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松香基磷酯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松香基磷酯表面活性剂具有式I‑式IV所示的结构:其中,R为H或碱金属元素,n为2‑10的整数。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起泡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能,可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7858.0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花状氢氧化镍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配制硫酸镍、尿素、无患子皂苷和CTAB的反应混和物,将该反应混合物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放置于高压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90℃,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冷却、洗涤、干燥,即得;所述溶剂为乙醇,或所述溶剂为水与乙醇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镍形貌均一,具有优异的比表面积,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354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244105.0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28 , A61K47/02 , A61K47/38 , A61L27/46 , C08J2301/02 , C08J2301/04 , C08K3/32 , C08K2003/325 , C08L2201/06 , C08L2203/02 , C08L1/02 , C08L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水溶性钙盐、水溶性磷酸盐与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形成胶体状混合悬浮液,通过超声波处理得到纤维素/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特别是不需要调节反应pH值、不使用表面活性剂、不需要复杂昂贵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且原料价廉易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2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80509.2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所述提取方法为:1)将银杏叶烘干,粉碎;2)取银杏叶粉末,加入pH4.0~5.5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加入纤维素酶,于50~60℃的水浴中酶解1~2h;3)加入无水乙醇,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提取,控制微波功率为50~300W,微波温度50~80℃,累计微波时间为1~8min;4)抽滤,滤液用石油醚萃取去除杂质,取水层旋转蒸发浓缩,烘干,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洗涤产品,由于含有银杏叶黄酮类提取物,黄酮类物质的酚羟基的供电子功能协同天然洗涤产品中的糖苷键,增强其供电功能,一定程度可增大其水溶能力,继而增强其去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37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357087.3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10L21/0272 , G10L25/24 , G10L25/30 , G10L19/02 , G10L17/26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分离模型的训练方法、音频信号的分离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音频信号,每个样本音频信号具有对应的空间位置;对所述样本音频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提取每帧样本音频信号对应的音频特征,将每帧样本音频信号对应的音频特征输入到音频分离模型中,得到所述音频分离模型输出的各个空间位置存在音频信号的概率。根据所述各个空间位置存在音频信号的概率以及每个样本音频信号对应的空间位置,更新所述音频分离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包括训练好的模型参数的音频分离模型。利用本申请中的音频分离模型,能够对存在声音混叠的多数场景下的音频信号进行分离处理,提高了对于音频信号分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37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57087.3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分离模型的训练方法、音频信号的分离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音频信号,每个样本音频信号具有对应的空间位置;对所述样本音频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并提取每帧样本音频信号对应的音频特征,将每帧样本音频信号对应的音频特征输入到音频分离模型中,得到所述音频分离模型输出的各个空间位置存在音频信号的概率。根据所述各个空间位置存在音频信号的概率以及每个样本音频信号对应的空间位置,更新所述音频分离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包括训练好的模型参数的音频分离模型。利用本申请中的音频分离模型,能够对存在声音混叠的多数场景下的音频信号进行分离处理,提高了对于音频信号分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826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97594.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香基萜烯‑二氧化钛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松香基萜烯或其衍生物以及钛源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松香基萜烯或其衍生物是以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松香为原料合成的产品,具有原料易得、环保等特点;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杂化纳米材料中含松香骨架官能团,材料结构、形貌特殊。与传统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材料相比,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钛杂化纳米材料抗菌性能更佳,基本无毒,在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特殊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