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057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47089.3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58 , A61K31/3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番荔枝种子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安诺史可莫敏丙),且经过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和胃癌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毒性较低,有望开发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2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177651.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10 , C12P17/18 , C12N1/14 , A61P19/10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骨质疏松功效的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制备得到骨架新颖的化合物螺柠檬菌素,本发明通过体内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柠檬菌螺素及其骨架化合物螺柠檬二酮对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螺柠檬菌素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成骨活性,可用于制备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23949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9439.7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18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番荔枝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本发明以番荔枝种子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法分离及有机溶剂萃取分离等方法,并且结合药理实验筛选,优化制备得到具有很好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番荔枝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本发明变废为宝,以现有资源开发出番荔枝种子中脂肪酸有效部位或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抗肿瘤新用途,为番荔枝种子中的脂肪油提供了新的临床用途,且番荔枝资源广泛,可形成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57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047089.3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58 , A61K31/3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番荔枝种子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安诺史可莫敏丙),且经过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和胃癌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毒性较低,有望开发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13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525989.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海洋真菌黄柄曲霉HN4‑13生产大黄素的培养基,每升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可溶性淀粉40‑60g、酵母浸膏10‑15g、磷酸二氢钾0.5‑1.5g、海盐30‑45g、七水硫酸镁0.5‑0.75g、七水硫酸亚铁0.01‑0.015g,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的利用海洋真菌黄柄曲霉生产大黄素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的利用海洋真菌黄柄曲霉生产大黄素的培养基发酵生产大黄素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及方法发酵培养海洋真菌黄柄曲霉,菌株在培养基中生长迅速,使用该培养基发酵培养黄柄曲霉生产大黄素,可提高目标产物大黄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7651.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10 , C12P17/18 , C12N1/14 , A61P19/10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骨质疏松功效的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制备得到骨架新颖的化合物螺柠檬菌素,本发明通过体内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柠檬菌螺素及其骨架化合物螺柠檬二酮对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螺柠檬菌素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成骨活性,可用于制备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7704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3745.0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195 , A61K36/704 , A61K36/315 , A61K36/855 , A61P17/14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在大青叶原有功效的基础上,开发其新的用途,并且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大青叶及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的功效,并且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用药更加安全可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