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03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44159.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含水率生物质气化联产炭的装置,包括气化装置,其气化装置上部的进料系统中的过渡料筒通过上水封筒与预处理干燥装置相连,气化装置上部的预处理干燥装置中设有抽湿口,其通过弹性支撑、下水封筒与气化装置中部的反应腔上部相连,原料含水率>20%。优点:1)气化装置设置有原料利用内热自干燥预处理系统,对于含水率大于20%以上的原料,不需要对原料炉外干燥,利用气化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干燥;2)气化装置的预处理干燥筒设有弹性支撑与上下水封系统,既可利用振动器进行振动,防止进料搭桥,均匀下料,又保证密封。3)产品不单一,产生两种产品即可燃气和生物质炭,大大提高生物质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环境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05660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4164.3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旋流式自动清洗过滤去除污水中漂浮物装置。该装置为鼓筒体,沿其侧面切线处有一开口,便于污水进入;筒体两端均为金属材质的过滤筛网,并且采用网格型,用于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其底部中心处开设垃圾排放口,当筒体内的垃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可通过此排放口排出。在含有漂浮物的污水进入此装置以后,便环绕筒体迅速旋流,一定时间后,污水经筒体两侧的筛网流出,桶体内截留的漂浮物经垃圾排放口清除,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固液分离。本装置使用简便,无需耗能,具有自动清洁筛网表面、多级使用等优点,克服了传统过滤装置结构复杂、能耗大、易堵塞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49925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396163.1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疏松增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土壤疏松增肥剂由稻壳炭和脱水污泥,按照1:2.5~20的质量比,经30~35天钝化培养制得。使用方法为:每1000g土壤中加入疏松增肥剂质量为250~500g。本发明能显著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迅速提高土壤各肥效指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两种原料各自在土壤改良方面的优势,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工艺简便,同时能有效处置剩余污泥和资源化利用生物质气化的副产物稻壳炭。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7831.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336 , C01B32/324 , C01B32/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碳固定‑碳捕集‑原位转化功能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弃生物质水洗过滤、烘干后,与氮源混合研磨,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中依次进行热解炭化和物理活化,冷却后得氮掺杂生物炭;将氮掺杂生物炭加入硝酸锌溶液中,搅拌混合后烘干,得到具有碳固定‑碳捕集‑原位转化功能的生物炭。本发明生物炭碳得率高,可有效捕集固定源低浓度CO2,并在四丁基溴化铵与氧化苯乙烯混合溶液中可将捕集的CO2原位转化为苯乙烯环状碳酸酯,表现出显著的固碳效益及优异的碳捕集‑原位转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308947.8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16 , C01B32/39 , C01B32/336 , C01B3/06 , C10J3/00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制备甲醇联产高质活性炭的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生物质气化联产炭装置、水煤气及变换反应与活性炭生产一体化装置和甲醇合成塔;水煤气及变换反应与活性炭生产一体化装置包括水煤气和活性炭生产部分、变换反应部分、燃烧室、高温辐射管和过渡管,水煤气和活性炭生产部分的水煤气和活性炭生产筒体通过过渡管与变换反应部分的变换反应筒体连通,燃烧室与生物质气化联产炭装置的气化气出口连接,燃烧室与高温辐射管连通,高温辐射管依次贯穿水煤气和活性炭生产筒体和变换反应筒体。本发明将甲醇生产与活性炭生产耦合起来,实现了生物质制甲醇生产的同时得到高品质炭,且显著提高了生物质制甲醇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30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482071.3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碳化耦合挥发分水蒸气重整联产炭‑氢装置,包括联产主体结构,其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挥发分‑高温水蒸气的重整室和执行生物质碳化的碳化室;和升降碳化结构,其主要由存储生物质的钵体和驱动提升的螺旋结构组成,活动设置在联产主体结构下端的开放端口处,可存储生物质并推送进入联产主体结构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联产主体结构和升降碳化结构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对重整设备的一体化,减少了联产所需的时间,而且不以牺牲原料提供反应需要的热量,且不引入过多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实现了炭品质提高,同时能强化热解合成气中氢气的浓度,解决焦油收集及处置难题,以此获得高浓度氢。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45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0681572.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324 , C05G5/20 , C10B53/00 ,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生物质醋液与生物质油联合作用的生物质热解制备活性炭、液体肥的方法,该方法把粉碎后的生物质与热解得到的醋液搅拌混合经过滤器过滤,得到液相送入螯合罐加入N/P/K螯合得到液体肥;过滤得到固相生物质送入密闭加热容器加热至270~280℃并恒保温1‑1.5,再送入热解炉热解,热解后得到气相经过冷凝、离心分离出醋液和生物质油,得到气相供热解需热,得到生物炭与生物质油一定比例超声后,送入活化炉活化得到高品质、高得率活性炭。本发明通过热解产生的醋液和生物质油联合作用,低成本的解决了传统生物质提质方法水洗、酸洗高成本、污染和生物质炭制活性炭品质低、得率不高的问题,最终得到高品质活性炭和液体肥。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82071.3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碳化耦合挥发分水蒸气重整联产炭‑氢装置,包括联产主体结构,其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挥发分‑高温水蒸气的重整室和执行生物质碳化的碳化室;和升降碳化结构,其主要由存储生物质的钵体和驱动提升的螺旋结构组成,活动设置在联产主体结构下端的开放端口处,可存储生物质并推送进入联产主体结构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联产主体结构和升降碳化结构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对重整设备的一体化,减少了联产所需的时间,而且不以牺牲原料提供反应需要的热量,且不引入过多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实现了炭品质提高,同时能强化热解合成气中氢气的浓度,解决焦油收集及处置难题,以此获得高浓度氢。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2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6485.5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F24D15/02 , F24D19/00 , F23K3/16 , B24B3/36 , B02C18/02 , B02C18/04 , B07B1/28 , B07B1/42 , B07B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燃烧比的生物质清洁供热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侧壁处的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有拨动叶轮,所述电机和拨动叶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上端通过刀轴转动通过设有切割刀片,所述底座远离电机的一端处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内传动设有传输带,所述输料管的一端连通设有进料腔。本发明涉及生物质供热技术领域;该高燃烧比的生物质清洁供热装置,通过振动板和传输带的高度差,使得秸秆难以充分燃烧完的较重的部分可以先落到传输带上,实现自动分层的效果,将难以充分燃烧的部分进行回收,提高了燃烧的清洁度,也保证了生物质燃烧的高燃烧比。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08943.X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16 , C01B3/06 , C01B32/336 , C01B32/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质制氢的装置,包括水煤气活性炭生产部分、变换反应部分、燃烧室、高温辐射管、传动部件和过渡管,水煤气活性炭生产部分包括水煤气活性炭生产筒体,水煤气活性炭生产筒体的内部设有生物质炭反应室,所述水煤气活性炭生产筒体通过过渡管与变换反应部分的变换反应筒体连通。本发明装置可以将生物质炭作为制氢气的原料,使得原料标准化,保证了氢气生产原料的稳定性;且本发明装置在制备氢气过程中不会产生对变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造成污染的物质,催化剂更加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