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木整形机器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0599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818554.0

    申请日:2018-07-24

    Inventor: 陈勇 郝淼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灌木整形机器人,由垂直线性模组、水平线性模组、底座支架、垂直旋转机构、整形刀具总成、视觉装置等组成。能够通过视觉装置采集到待整形的球形或者蘑菇形灌木位置和外表形状,由控制器控制垂直线性模组、水平线性模组将整形刀具总成移动到待整形灌木位置,再由控制器调整整形刀具总成刀具的形状,进而调整灌木修整形状。

    一种两段结构的履带式爬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109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316935.5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结构的履带式爬壁机器人,包括前车段和后车段;前车段及后车段的履带上均设有多个电磁铁,前车段和后车段上均安装有使电磁铁只有在随履带运动到底面时才能得电产生磁力的电磁吸附机构;前车段的宽度小于后车段的宽度,前车段的前车左后履带轮位于后车段的后车左前履带轮的内侧,前车段的前车右后履带轮位于后车段的后车右前履带轮的内侧;后车段上安装有花键轴和电动机组成的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输出机构相连有偏转离合机构;偏转离合机构包括后车偏转离合机构以及前车偏转离合机构;前车段和后车段间连接有能使前车段维持与后车段间偏转角度的定位机构;后车段上安装有探头。

    一种木材表面炭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5366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27998.6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表面炭化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厚度检测机构、炭化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支撑平台、绕置于支撑平台表面的传送带、用于支撑传送带滚动的滚轮和驱动滚轮的驱动机构,而所述的厚度检测机构和炭化机构通过支架依次设置于传送带前进方向的支撑平台的上部,且所述的厚度检测机构和炭化机构均和控制系统连通。本发明所述木材表面炭化装置,不仅可以自动测量厚度、自动调整炭化燃烧器到木板表面的高度,还可以根据炭化的对象和炭化的速度来调整天然气和空气供给的压力,满足工艺的同时可以实现天然气充分燃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避免可燃气体不充分燃烧影响环境的问题。

    茶叶仿生采摘夹爪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469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21513.6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46/04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提手采”的茶叶仿生采摘夹爪,它通过定位、固定、提拉等动作将新梢的茎拉断,其效果如同手工折断。它包括可相互沿轴向相对移动的外层套、中层套、里层套、芯轴;下夹爪、下夹爪外连杆、下夹爪内连杆、上夹爪、上夹爪外连杆、上夹爪内连杆各一对,以芯轴轴线对称设置;一对上夹爪相对的端部在一对下夹爪相对的端部的上方;外层套在下夹爪开合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下相对于中层套轴向移动时,一对下夹爪的相对端部开合,实现对茶叶夹紧或松开;芯轴在上夹爪开合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下相对于里层套轴向移动时,一对上夹爪的相对端部开合,实现对茶叶夹紧或松开;升降驱动机构动作,带动一对上夹爪相对于下夹一对爪轴向移动。

    冲压件清洗烘干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744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78695.1

    申请日:2019-07-25

    Inventor: 王皖君 郝淼 王彬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一种装料、清洗、烘干、卸料能够同步进行,生产效率高,可以自动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的冲压件清洗烘干机。它包括框架、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承料机构、装料机构、清洗槽、热风烘干系统、出料机构;当旋转机构动作,旋转中心轴每次动作转动90°,四个料篓分别处于与装料机构、清洗槽、热风烘干系统、出料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当升降机构动作,升降板下降后,与装料机构相对应的料篓处于装料机构把冲压件置入料篓内的装料位置;与清洗槽相对应的料篓落入清洗槽内;与热风烘干系统相对应的料篓位于热风能够吹到的烘干位置;与出料机构相对应的料篓,因横杆与杆件接触,使得杆件和活动底板绕转轴转动,活动底板打开,料篓内的冲压件掉落。

    基于像素分布的茶树嫩芽智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5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59992.7

    申请日:2019-05-29

    Inventor: 郝淼 陈勇

    Abstract: 基于像素分布的茶树嫩芽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茶树RGB彩色图像;设置取样线;绘制取样线像素RGB值分布图;初步确定R与B、G与B的关系;确定色彩因子;对茶树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割;面积滤波。本发明能够很好的将嫩芽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来;提出的色彩因子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对于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茶叶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同时对光照强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发明的嫩芽识别算法较前期他人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识别率高、运算时间短。

    一种用于带锯条焊齿机的焊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77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58960.7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带锯条焊齿机的焊接机构,用于夹持合金齿块、将合金齿块与齿根对接、作为焊接电路的组成部分施焊;包括固联在台座上的焊接机构支架,移动设置在焊接机构支架上的线模组,固联在线模组上的中间长板,移动设置在中间长板下端、用于夹持合金齿块、将合金齿块与齿根对接并施焊的焊钳,设置在中间长板上端的顶端螺栓支架,设置在焊钳上端的限位装置,设置在顶端螺栓支架顶端的接近开关,移动设置在顶端螺栓支架上的顶杆,在顶端螺栓支架和顶杆之间设置的调压装置;在焊钳上连接有焊接电缆;线模组的移动方向与锯齿的方向平行;钳板下端的尖端组成合金齿块夹头,在合金齿块夹头上开设用于夹紧合金齿块的卡持槽。

    茶叶仿生采摘指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621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22278.4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46/04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提手采”的茶叶仿生采摘指,它通过定位、固定、提拉等动作将新梢的茎拉断,其效果如同手工折断。它包括可相互沿轴向相对移动的外层套、中层套、里层套、芯轴;下夹爪、下夹爪外连杆、下夹爪内连杆、上夹爪、上夹爪外连杆、上夹爪内连杆各一对,以芯轴轴线对称设置;一对上夹爪相对的端部在一对下夹爪相对的端部的上方;外层套在下夹爪开合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下相对于中层套轴向移动时,一对下夹爪的相对端部开合,实现对茶叶夹紧或松开;芯轴在上夹爪开合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下相对于里层套轴向移动时,一对上夹爪的相对端部开合,实现对茶叶夹紧或松开;升降驱动机构动作,带动一对上夹爪相对于下夹一对爪轴向移动。

    基于因子迭代的茶树嫩芽智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8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459994.6

    申请日:2019-05-29

    Inventor: 陈勇 郝淼

    Abstract: 基于因子迭代的茶树嫩芽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彩色图像采集;设定R、G、B三个分量关系式;参数的取值范围选定;参数迭代步长设定;符合条件参数评价标准设定;迭代区域选择;迭代计算;确定色彩因子;对原始茶树图像进行图像分割;面积滤波。本发明能够很好的将嫩芽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来,提出的色彩因子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对于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茶叶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同时对光照强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发明的嫩芽识别算法较前期他人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识别率高,运算时间短。

    基于因子迭代的茶树嫩芽智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8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59994.6

    申请日:2019-05-29

    Inventor: 陈勇 郝淼

    Abstract: 基于因子迭代的茶树嫩芽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彩色图像采集;设定R、G、B三个分量关系式;参数的取值范围选定;参数迭代步长设定;符合条件参数评价标准设定;迭代区域选择;迭代计算;确定色彩因子;对原始茶树图像进行图像分割;面积滤波。本发明能够很好的将嫩芽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来,提出的色彩因子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对于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茶叶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同时对光照强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发明的嫩芽识别算法较前期他人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识别率高,运算时间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