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822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89691.4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C07C253/30 , C07C255/10 , C07C255/17 , C07C315/00 , C07C31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腈类化合物在制备高压电池体系用电解液中的应用,该腈类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n1、n2和n3分别为0-10的整数,但不同时为0,Rf为含氟官能团。本发明中含F吸电子官能团的取代,可以协同腈基官能团,对正极界面层很好的修饰,进一步提高电池的高压稳定性;本发明中含F官能团的取代,能有效的提高腈类分子的还原电位,在石墨或者锂金属负极形成一层稳定的LiF-rich的界面层,进而改善腈类添加剂对负极的不兼容性,提高软包全电池整体的高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03319.2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涉及电池材料领域,该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至少包含两个肟基的化合物作为溶质配制成的反应溶液,至少两个所述肟基位于化合物结构中的相邻位置;S2)将所述反应溶液分别与不同的含镍材料充分混合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定吸光度,对所得吸光度进行比较,即可对不同含镍材料克容量的相对大小进行评价。利用该评价方法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用半电池法测量含镍材料克容量过程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快速评价含镍材料克容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6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392575.2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涉及锂离子电池。含有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丙烯酯、链状羧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碳酸丙烯酯24%~58%,链状羧酸酯9%~58%,链状碳酸酯0~26%,锂盐9%~16%,添加剂2%~10%;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烯酯、亚硫酸乙烯酯、乙烯基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硫酸二甲酯或硫酸丙烯酯。用碳酸丙烯酯完全替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的熔点低、沸点高,可以拓宽电解液的温度窗口;链状羧酸酯的熔点低、粘度低,可降低电解液的凝固点和粘度,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在电解液中使用添加剂抑制PC共嵌,可改善负极表面成膜性能,改善高温储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94052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08713.2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磷位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充放电容量、较好倍率性能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磷位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LiyFe(P1-xMx)O4,其中M为掺杂元素,M为Ge,Sn,Se,Te或Bi。制备时,将亚铁盐、磷酸盐与掺杂物混合,加入水、乙醇、丙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球磨溶剂,球磨后洗涤过滤,过滤产物真空烘干后得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和锂盐进行混料,加入球磨溶剂再球磨混合,产物烘干后在惰性气氛或者还原性气氛下,加热煅烧,得掺杂型磷酸铁锂LiyFe(P1-xMx)O4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38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732320.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氟化碳电池防腐蚀电解液及其应用,其含有锂盐、溶剂和添加剂,该添加剂的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的锂金属||氟化碳电池防腐蚀电解液与未添加添加剂的电解液相比,其能够通过在电池正负极以及其他金属部件表面构建一层含氧保护层,从而抑制电解液对其产生的腐蚀以及金属之间的电偶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32320.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II氟化碳电池防腐蚀电解液及其应用,其含有锂盐、溶剂和添加剂,该添加剂的结构式为本发明的锂金属||氟化碳电池防腐蚀电解液与未添加添加剂的电解液相比,其能够通过在电池正负极以及其他金属部件表面构建一层含氧保护层,从而抑制电解液对其产生的腐蚀以及金属之间的电偶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119432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854883.8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5/14 , C01B35/0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盐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无机盐的结构式为:无机盐的制备方法:将包括硫代硫酸盐、含硼化合物在内的原料混合,加热反应后与锂盐进行盐交换反应,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通过混合溶剂结晶的方法,得到无机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包括所述的无机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申请提供的无机盐,结合四氟硼酸锂的结构以及硫代硫酸根的基团,结合两种不同基团的优势,形成一个含环状的锂盐结构,添加到电解液中,从而达到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3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167148.9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肟类衍生物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二肟类衍生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之一,能够与循环过程中溶解到电解液的正极材料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沉淀,减缓金属离子在负极表面的沉积和负极SEI的生长,明显改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以含镍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432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54883.8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5/14 , C01B35/0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盐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无机盐的结构式为:无机盐的制备方法:将包括硫代硫酸盐、含硼化合物在内的原料混合,加热反应后与锂盐进行盐交换反应,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将滤液通过混合溶剂结晶的方法,得到无机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包括所述的无机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申请提供的无机盐,结合四氟硼酸锂的结构以及硫代硫酸根的基团,结合两种不同基团的优势,形成一个含环状的锂盐结构,添加到电解液中,从而达到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003319.2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涉及电池材料领域,该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至少包含两个肟基的化合物作为溶质配制成的反应溶液,至少两个所述肟基位于化合物结构中的相邻位置;S2)将所述反应溶液分别与不同的含镍材料充分混合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定吸光度,对所得吸光度进行比较,即可对不同含镍材料克容量的相对大小进行评价。利用该评价方法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用半电池法测量含镍材料克容量过程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快速评价含镍材料克容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