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控制装置及送风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999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464746.9

    申请日:2012-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6 H05K7/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控制装置及送风机控制方法。送风机控制装置变更第二表单中的PQ特性,使得第二表单中的PQ特性上的动作点(QN,PN)与第一表中的PQ特性上的动作点(Q0,P0)一致。此时,送风机控制装置按照基于QN和Q0的比率变更第二表单中登记的PQ特性。此外,送风机控制装置按照基于QN和Q0的比率,变更第二表单中登记的负荷噪声特性。接着,送风机控制装置根据变更后的负荷噪声特性,针对各旋转频率比计算与操作点(Q0,P0)相对应的负荷噪声。接着,送风机控制装置确定与最低负荷噪声相对应的旋转频率比,作为多个风扇旋转时的旋转频率比。

    液冷单元以及电子设备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274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80100596.0

    申请日:2007-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F28F2255/02 G06F22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冷单元以及电子设备,液冷单元具备泵主体(51)。在泵主体(51)上形成有管接头(42b),该管接头(42b)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弹性管(41b)从末端收入管接头(42b)并与管接头(42b)结合。在泵主体(51)的前方配置有固定部件(52)。在固定部件(52)上形成有槽(55),槽(55)从管接头(42b)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弹性管(41b)内的管接头(42b)进行支承。同时,槽(55)从管接头(42b)的末端向管接头(42b)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41b)。其结果是,即便泵主体(51)产生脉动,也能够避免弹性管(41b)产生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39)产生的振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