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26933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480042259.7
申请日:2004-03-01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03 , H01Q1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轻且柔软的施工性优良的电磁波吸收体。第1导体单元层(6)的第1导体单元组(12)由整列配置的十字导体单元(30)、以及配置在被十字导体单元(30)所包围的区域的方形导体单元(31)所构成。从第1导体单元层(6)侧入射的电磁波由各单元(30)、(31)接收,使在其内部多重反射,由第1损耗材料层吸收电磁波。通过由十字导体单元(30)和方形导体单元(31)实现第1导体单元组(12),提高了接收效果,且能够以较高的收集效率收集电磁波。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15335.X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 盖茨伏霓塔亚洲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形带,其特征在于,带主体的全部或部分由含有热塑性聚氨酯(A)和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改性乙烯-丙烯-二烯共聚橡胶(B)的热塑性弹性体合金形成。所述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进行了改性的改性乙烯-丙烯-二烯共聚橡胶(B)和热塑性聚氨酯(A)的重量比例[(B)/(A)]优选为0.1/99.9~30/70。根据本发明的齿形带,即使在高负荷下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在带主体上产生磨耗、损伤、裂缝、断裂等,耐久性极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944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8612.4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08 , G06K19/07749 , H01Q1/2225 , H01Q1/40 , H01Q1/48 , H01Q7/00 , H01Q9/26 , H01Q13/085 , H01Q13/10 , H01Q15/14 , H01Q19/10 , Y10T29/49124
Abstract: 第一衬垫(2)具有安装无线IC标签的配置面(2a),在第一衬垫的和配置面(2a)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对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磁波产生共振的辅助天线(3)。第二衬垫(4)隔着辅助天线(3),设置于和第一衬垫(2)相反的一侧。在第一衬垫(2)及辅助天线(3)上作为共振频率的调整部,设置以第二衬垫(4)为底的槽(孔S)。通过相对于调整部变更无线IC标签的配置位置,就可以适应多个通信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32198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580032957.3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88 , H01Q15/0013 , H01Q17/00 , H01Q17/007
Abstract: 导电性图案(12)具有基本上为多角形即大致的多角形的外部轮廓形状,将电磁波吸收量的峰值与导电性图案的外部轮廓形状为圆形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电磁波吸收量的峰值。这样,导电性图案(12)被形成为基本上呈多角形,其中至少1个角部为曲线状。由此,因电磁波的偏振波方向的不同,吸收量达到峰值的频率的偏移可以抑制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可以获得电磁波吸收特性优良的电磁波吸收体,其电磁波吸收量的峰值较高,且因电磁波的偏振波方向的不同,吸收量达到峰值的频率的偏移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114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1554.4
申请日:2008-03-31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25 , H01Q1/38 , H01Q9/0407 , H01Q9/285 , H01Q1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无线通信用的IC标签的可通信距离的无线通信改善薄片体、无线IC标签、天线以及使用它们的无线通信系统。第1间隔片(32)具备以不接线的方式配置无线IC标签的配置面(102a),且在第1间隔片32的配置面(102a)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对于无线通信所使用的电磁波产生共振的辅助天线(35)。辅助天线(35)包括作为共振层的第1导体层(27)以及第2间隔片(33)。第2间隔片(33)夹持第1导体层(27)而设于第1间隔片(32)的相反侧。在上述辅助天线的第1导体层(27)中设有非连续区域。由此,不仅可排除通信干扰体(25)的影响,而且可使无线IC标签(天线)的接收功率增加,确保较大的通信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032198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2957.3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88 , H01Q15/0013 , H01Q17/00 , H01Q17/007
Abstract: 导电性图案(12)具有基本上为多角形即大致的多角形的外部轮廓形状,将电磁波吸收量的峰值与导电性图案的外部轮廓形状为圆形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电磁波吸收量的峰值。这样,导电性图案(12)被形成为基本上呈多角形,其中至少1个角部为曲线状。由此,因电磁波的偏振波方向的不同,吸收量达到峰值的频率的偏移可以抑制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可以获得电磁波吸收特性优良的电磁波吸收体,其电磁波吸收量的峰值较高,且因电磁波的偏振波方向的不同,吸收量达到峰值的频率的偏移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266399A
公开(公告)日:2000-09-13
申请号:CN98807987.9
申请日:1998-08-06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IPC: B32B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885 , B29C35/12 , B29C43/18 , B29C43/52 , B29K2021/00 , B29K2105/20 , B29K2705/00 , B29L2031/721 , B32B37/06 , B32B2038/0076 , B32B2305/77 , B32B2310/0812 , B32B2310/12 , B32B2311/30 , B32B231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经电极施加高频电压而对聚合板进行介质加热的预热方法,以及以收容于围绕层叠体层叠面的环形收容体内的状态,在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经电极施加高频电压而对聚合板进行介质加热的同时,至少在高频电压施加结束后对层叠体向层叠方向加压的层叠体制造方法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94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38612.4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08 , G06K19/07749 , H01Q1/2225 , H01Q1/40 , H01Q1/48 , H01Q7/00 , H01Q9/26 , H01Q13/085 , H01Q13/10 , H01Q15/14 , H01Q19/10 , Y10T29/49124
Abstract: 第一衬垫(2)具有安装无线IC标签的配置面(2a),在第一衬垫的和配置面(2a)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对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磁波产生共振的辅助天线(3)。第二衬垫(4)隔着辅助天线(3),设置于和第一衬垫(2)相反的一侧。在第一衬垫(2)及辅助天线(3)上作为共振频率的调整部,设置以第二衬垫(4)为底的槽(孔S)。通过相对于调整部变更无线IC标签的配置位置,就可以适应多个通信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5472.3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新田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B29D29/00 , C08L23/26 , C08L7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5/06 , B65G15/32 , C08G18/4277 , C08G18/4854 , C08G69/40 , C08G69/44 , C08G2350/00 , C08G2380/00 , C08G2410/00 , C08L23/0869 , C08L23/16 , C08L23/26 , C08L53/025 , C08L67/02 , C08L67/025 , C08L75/04 , C08L75/12 , C08L77/02 , C08L77/06 , C08L77/12 , C08L101/00 , C08L2207/04 , F16G1/14 , Y10T428/1372 , C08L7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其特征在于,带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由将改性乙烯共聚物(B)分散并包含于热塑性树脂(A)而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C)形成。所述改性乙烯共聚物(B)优选为乙烯与选自(i)乙烯以外的烯烃成分、(ii)二烯成分、(iii)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酯成分中的至少1种单体成分形成的共聚物,并且通过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根据本发明的带,即使在高负荷下长时间使用,带主体也不易产生磨损、损伤、裂纹、断裂等,耐久性极其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