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极体及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194629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80106044.X

    申请日:2009-02-19

    Inventor: 柏木王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荷的热稳定性良好的驻极体及具备该驻极体的静电感应型变换元件。包含下述含氟聚合物中的任一种的驻极体:包含选自重复单元(a)、重复单元(b)和重复单元(c)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这些重复单元的总量在80摩尔%以上,玻璃化温度为110~350℃的含氟聚合物;包含选自重复单元(a1)、重复单元(b)和重复单元(c)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这些重复单元的总量在80摩尔%以上的含氟聚合物;包含重复单元(a2)以及重复单元(b)和/或重复单元(c),所述重复单元(b)和(c)的总量在2摩尔%以上的含氟聚合物。具备该驻极体的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

    驻极体的制造方法及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2308351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7019.9

    申请日:2010-02-10

    Inventor: 柏木王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7/023 H04R1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所保持的电荷的经时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高、电荷保持特性良好的驻极体的制造方法及具备该驻极体的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驻极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对含有含氟聚合物和硅烷偶联剂的组合物进行热处理的工序,所述含氟聚合物除了在主链具有脂肪族环结构以外还具有羧基或烷氧基羰基作为末端基团,所述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所述含氟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万以上。具备该驻极体的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

    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和聚碳酸酯

    公开(公告)号:CN10512150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21852.7

    申请日:2014-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28 C08G64/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下述工序(a)和工序(b)的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a)在缩合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特定的含氟碳酸酯(化合物(1)等)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反应而得到预聚物的工序;和(b)在低于该预聚物的熔融温度的温度下将上述预聚物加热,在将伴生的含氟醇排出到体系外的同时,使该预聚物固相聚合而得到聚碳酸酯的工序。

    驻极体及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215964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980137039.5

    申请日:2009-09-16

    Inventor: 柏木王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7/023 C08K5/0008 H02N1/00 H04R1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所保持的电荷的经时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高、电荷保持特性良好的驻极体及具备该驻极体的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该驻极体的特征在于,由包含具有2个以上的极性官能团的分子量为50~2000的化合物(A)和含有可与所述极性官能团反应的反应性官能团的数均分子量超过2000的聚合物(B)的组合物获得。静电感应型转换元件具备该驻极体。

    电荷保持介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202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56042.1

    申请日:201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实用级别的表面电位的电荷保持介质,尽管该电荷保持介质由包含具有基于四氟乙烯的重复单元和基于乙烯的重复单元的含氟共聚物的组合物所得。电荷保持介质(驻极体(30))由包含含氟共聚物(A)和带电助剂(B)的组合物得到,其中,所述含氟共聚物(A)具有基于四氟乙烯的重复单元和基于乙烯的重复单元;所述带电助剂(B)是选自具有1个以上的氨基和1个以上的除氨基外的反应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及具有2个以上的氨基且不具有除氨基外的反应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的至少1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