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68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12244.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5/00 , A61B5/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肿瘤乏氧在体定量研究的成像装置和方法,本发明通过为多谱光声与光声寿命成像提供快速的光声激发光源,并激发形成用于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构建磁场自由线和激励短脉冲波形,测量在待测肿瘤中磁纳米粒子的浓度分布,实现磁声成像;采集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和磁声成像的磁声信号,为快速三维重建提供原始数据;接收所述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和磁声成像的磁声信号进行光磁声学图像重建,及多谱光声影像的智能谱分离与定量分析。通过本发明,对肿瘤乏氧特征的全面精准描绘,解析肿瘤乏氧在生理病理上的异质性,为肿瘤乏氧的基础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成像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076388.4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鼻咽诊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咽癌智能化诊断系统及其鼻咽镜。为了解决内设有两个独立的空腔的鼻咽镜体积较粗,不易通过鼻咽部变窄的区域,以及通过插管直接向病人的鼻咽部进行药物喷洒处理,不易控制药物喷洒的量和均匀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鼻咽癌智能化诊断系统及其鼻咽镜,鼻咽镜包括有中心线缆和隔离膜等;中心线缆上设有隔离膜。本发明的鼻咽镜中,隔离膜能够根据功能自行改变吸气室和吹气室的大小,气囊将鼻咽部的肿囊区域扩撑开,方便鼻咽镜顺利通过肿囊区,通过外接的吹气设备向气囊中喷入相应药物,再由气囊上的全塞组件和半塞组件将药物均匀喷涂在病人鼻咽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6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6186.3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腰椎X射线图像分类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腰椎X射线图像,并进行图像筛选,筛选完成后进行图像预处理,处理完成后的腰椎X射线图像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DCNN神经网络模型,将作为训练集的腰椎X射线图像输入DCN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调整,训练完成后将作为测试集的腰椎X射线图像输入DCNN神经网络模型;将实时获取的患者腰椎X射线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DCNN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结果即为分类结果。通过本发明,能够通过拍摄的腰椎X射线直接对患者的骨质情况进行判断,简化了医疗过程,提高了现有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067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11120.3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H30/20 , G06T7/0012 , G06T7/33 , G06T7/97 , G06T2207/10081 , G06T2207/10088 , G06T2207/20084 , G06T2207/30096 , G16H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医学影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影像获取: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患者检测部位的医学影像,S2:影像处理:对S1中所述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的两幅影像进行预处理,S3:特征提取:对S2中所述的处理后的两幅影像进行内部特征提取和外部特征提取,S4:影像对齐:对S3中所述的提取到的两幅影像的外部特征进行对齐,利用图像分割对齐和像素特征对齐法对两幅影像的内部特征进行对齐。本发明通过对获取的医学影像进行融合,将融合的影像数据在同一个三维空间内显示,形成三维图像,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影像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快的做出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837939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519892.4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6/81 , A61P1/08 , A61K31/202 , A61K31/352 , A61K31/715 , A61K31/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81 , A61K31/185 , A61K31/202 , A61K31/352 , A61K31/715 , A61K36/185 , A61K2236/331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P1/08 , A61K2300/00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造影后恶心呕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治疗造影后恶心呕吐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阿坎酸钙12-17份、颠茄叶10-15份、二十二碳六烯酸8-15份、百果香皮10-16份、冬凌草甲素7-17份、烟草多糖5-10份。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阿坎酸钙、颠茄叶、二十二碳六烯酸、百果香皮、冬凌草甲素和烟草多糖制备而成,治疗造影后恶心呕吐疗效好,有效率高达99%;制备工艺易于实现,原料易得,原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370124.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G01R33/12 , G01N27/72 , G01N15/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谐波相位偏转的磁粒子谱仪,包括电磁线圈模块、激励电路模块、接收电路模块和信号处理设备;电磁线圈模块包括激励线圈、偏置线圈、接收线圈和补偿线圈,待测样本放置于接收线圈中;激励电路模块,用于控制激励线圈和偏置线圈的工作;接收线圈,用于接收待测样本在激励磁场下的第一响应谐波信号以及在叠加磁场下的第二响应谐波信号并通过接收电路模块将其发送给信号处理设备,以使得信号处理设备根据两个响应谐波信号计算得出待测样本的SPIONs浓度。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SPOINs的浓度测量的精确度,提高MPS的灵敏度。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谐波相位偏转的磁粒子谱仪的定量方法及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2555.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模型的构建方法、治疗效果的预测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集的临床变量和CT图像,样本集为已接受至少一次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CT图像包括肝癌患者的肝实质的病灶区域和正常区域;根据临床变量中表征TACE治疗效果的目标参数和CT图像构建目标输入数据;对预设的第一模型基于目标输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直到第一模型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则确定第一模型训练结束,得到第二模型;将预设的可解释性模型与第二模型进行结合,得到目标模型。使得该目标模型在对肝癌患者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上会更具有优势,可以更全面地反应肿瘤内部异质性并作出必要的临床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657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2140.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5/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灵敏度的磁粒子成像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通过谐波相位的突变进行超顺磁性粒子的探测;由于该相位突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偏转了180度,因此,相较于传统MPI的信号探测,使用相位的突变(即:相位对时间的微分)作为响应信号可获得更高的探测信号幅值,致使信噪比大幅提升,进而显著提高了系统探测超顺磁性粒子的灵敏度;本发明通过相位突变位置的漂移可高灵敏地探测超顺磁性粒子周围环境性质的变化,从而使得本发明在探测组织微环境变化方面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MPI。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5304.8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快速扫描的FDMLPS‑OCT系统,包括有:信号产生单元,能够发射出检测光束进行生物信息检测;偏振延迟单元,对检测光束进行偏振处理,产生相互垂直且存在相位延迟的两束线性偏振光;信号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垂直线偏振信号和水平线偏振光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偏振光信号,实时获取生物信息。本发明通过偏振延迟单元产生两束线性偏振光对样本进行探测,同时通过FDML激光器实现超快速扫描成像,在探测反射信息的同时也能够获取组织的双折射性等信息,提供额外的组织信息能够为探测各向异性组织,提供更高的对比度,从而实现各向异性组织的高灵敏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61160.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头颈部肿瘤分布式智能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建立多源异构生物医学数据的头颈部肿瘤标准数据库;构建基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头颈部肿瘤智能诊疗模型,并通过所述头颈部肿瘤标准数据库中的多模态数据对所述头颈部肿瘤智能诊疗模型进行训练;将实时获取的多源异构生物医学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所述头颈部肿瘤智能诊疗模型,输出结果实现对头颈部肿瘤的智能化诊疗。通过本发明,能够整合医院临床真实世界大数据的科研新范式,构建以医学知识服务引擎为技术抓手的头颈部肿瘤知识共享与智能交互平台,打造跨域协同多中心头颈部肿瘤分布式智能诊疗新型服务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