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1315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080002206.8
申请日:2010-04-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67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201 , H01M8/0662 , H01M8/242 ,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405 , Y02B9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具备:单电池(10),被配设成在单电池(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延伸并使在阳极(2A)上没有被使用的阳极尾气流通的燃料气体排出集流管(122),被配设成在单电池(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延伸并使在阴极(2B)上没有被使用的阴极尾气流通的氧化剂气体排出集流管(124),被配设成在单电池(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延伸并使从单电池(10)回收了热的废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介质排出集流管(126);在冷却介质排出集流管(126)与最接近于冷却介质排出集流管(126)的隔板端部之间,配设有燃料气体排出集流管(122)以及/或者氧化剂气体排出集流管(124)。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6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000342.0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38 , H01M8/04223 , H01M8/04228 , H01M8/04365 , H01M8/0441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H01M8/0495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包含阳极侧气体通道(97)且将燃料气体提供给阳极(3)并排出的燃料气体通道、以及包含阴极侧气体通道(98)且将氧化剂气体提供给阴极(4)并排出的氧化剂气体通道,其中燃料电池(1)具有电解质膜(2)、夹持电解质膜(2)的阳极(3)以及阴极(4)、将氧化剂气体提供给阴极(4)并排出的阴极侧气体通道(98)以及将燃料气体提供给阳极(3)并排出的阳极侧气体通道(97),该燃料电池系统被构成为:在发电停止时关闭燃料气体通道以及氧化剂气体通道,从阴极侧气体通道(98)的下游侧向氧化剂气体封入空间(112)提供气体,其中氧化剂气体封入空间(112)包括通过关闭氧化剂气体通道而实质上与外部相隔离的阴极侧气体通道(98)。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5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3035.5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53 , C01B3/38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1264 , H01M8/0494 , Y02P20/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1)、燃料生成器(12)、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3)、输出控制器(14)、开闭机构以及控制器(20);控制器(20)被构成为:在停止处理过程中,控制输出控制器(14)以使从燃料电池(11)取出的电力量降低,之后使其停止向外部负载提供电力,停止从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3)提供氧化剂气体,并且由开闭机构关闭氧化剂气体流路(2)的上游侧的路径,关闭氧化剂气体流路(2)的上游侧的路径,之后,在经过了以通过电解质膜(1)交叉泄漏的燃料气体来置换氧化剂气体流路(2)内的规定的时间之后,使原料气体供给器(16)以及水供给器(15)停止,其后,由开闭机构关闭燃料气体流路(1)的上游侧的路径以及燃料气体流路(1)的下游侧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11315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80002206.8
申请日:2010-04-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67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201 , H01M8/0662 , H01M8/242 ,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405 , Y02B9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具备:单电池(10),被配设成在单电池(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延伸并使在阳极(2A)上没有被使用的阳极尾气流通的燃料气体排出集流管(122),被配设成在单电池(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延伸并使在阴极(2B)上没有被使用的阴极尾气流通的氧化剂气体排出集流管(124),被配设成在单电池(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延伸并使从单电池(10)回收了热的废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介质排出集流管(126);在冷却介质排出集流管(126)与最接近于冷却介质排出集流管(126)的隔板端部之间,配设有燃料气体排出集流管(122)以及/或者氧化剂气体排出集流管(124)。
-
公开(公告)号:CN1781209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80011235.5
申请日:2004-08-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06 , H01M8/04231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425 , H01M8/04559 , H01M8/04649 , H01M8/04746 , H01M8/04776 , H01M8/0495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的起动方法。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由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121)、燃料气体供给机构、氧化剂气体供给机构、作为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的原料气体供给机构的原料气体供给配管(151)及第三切换阀(143)、控制部(127),在开始燃料电池(121)的发电时,在向燃料电池(121)供给燃料气体及氧化剂气体之前,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机构将燃料电池(121)的至少阴极侧用所述原料气体冲洗。利用本发明,可以恰当地应对电解质膜的干燥加速及局部反应等问题,实现燃料电池的性能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206531C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1819666.7
申请日:2001-1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 G01N27/416 , G01N2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4 , G01N27/407 , G01N27/4071
Abstract: 为了提供可用电池驱动的固体电解质式气体传感器和利用它的气体浓度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基板上形成有电动势型气体传感元件的气体传感器中,将电动势型气体传感元件构成为包含形成在基板上的发热体和在该发热体上隔着绝缘层形成的固体电解质层及形成在该固体电解质上的2个电极,且用玻璃类耐热基板构成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216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80028402.0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268 , H01M8/04358 , H01M8/04365 , H01M8/04723 , H01M8/04731 , H01M8/04753 , H01M8/04768 , H01M8/04776 , H01M8/04955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1)包括:电池堆(1),其形成为通过单电池(2)的叠层一个以上的反应部(P)和一个以上的传热部(H)在上述单电池的叠层方向上互相邻接,其中,上述反应部(P)通过反应气体的反应进行伴随发热的发电,上述传热部(H)通过传热介质的流通与该反应部之间进行热量的授受;向上述叠层方向的电池堆两个端部(E)的传热部供给传热介质的第一传热介质供给岐管(8A);向上述电池堆的上述两个端部以外部分的剩余部分(R)的传热部供给传热介质的第二传热介质供给岐管(8B);和用于从上述各传热部排出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排出岐管(9)。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81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80032703.0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04022 , H01M8/04225 , H01M8/04768 , H01M8/04776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250/405 , Y02B90/1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100),具备:燃料气体生成装置(3),供给燃料原料和水以及燃烧用燃料,利用该燃烧用燃料的燃烧热,生成燃料气体;燃料电池(1),向燃料气体路径(b1、1a、c1)供给所述燃料气体,向氧化剂气体路径供给氧化剂气体,并进行发电;加热介质路径(b2、1d、c2),不向所述燃料气体路径供给所述燃料气体;路径切换器(4),在所述燃料气体路径和所述加热介质路径之间切换所述燃料气体的供给对象;以及控制装置(8),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控制所述路径切换器,使得在所述燃料气体生成装置的暖机运转时,燃料气体被供给至所述加热介质路径,随后作为所述燃烧用燃料,在暖机运转后,燃料气体不被供给至所述加热介质路径,而被供给至所述燃料气体路径,随后作为所述燃烧用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66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980000342.0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38 , H01M8/04223 , H01M8/04228 , H01M8/04365 , H01M8/0441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H01M8/0495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包含阳极侧气体通道(97)且将燃料气体提供给阳极(3)并排出的燃料气体通道、以及包含阴极侧气体通道(98)且将氧化剂气体提供给阴极(4)并排出的氧化剂气体通道,其中燃料电池(1)具有电解质膜(2)、夹持电解质膜(2)的阳极(3)以及阴极(4)、将氧化剂气体提供给阴极(4)并排出的阴极侧气体通道(98)以及将燃料气体提供给阳极(3)并排出的阳极侧气体通道(97),该燃料电池系统被构成为:在发电停止时关闭燃料气体通道以及氧化剂气体通道,从阴极侧气体通道(98)的下游侧向氧化剂气体封入空间(112)提供气体,其中氧化剂气体封入空间(112)包括通过关闭氧化剂气体通道而实质上与外部相隔离的阴极侧气体通道(98)。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0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608.7
申请日:2008-03-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302 , H01M8/0263 , H01M8/04126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方法,该方法具有蓄水层形成步骤:在还原剂及氧化剂中至少任一种气体的供给开始动作中,在还原剂及氧化剂中至少任一种气体的供给开始之前,通过来自水供给部的注水,在还原剂的流通方向上的比还原剂供给端位于上游侧的还原剂供给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氧化剂的流通方向上的比氧化剂供给端位于上游侧的氧化剂供给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中,以其中至少任一个被闭塞的方式形成蓄水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