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891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95638.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殷衡
Inventor: 殷衡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结合次氯酸钠的VOCs气体处理方法,所属领域为环境工程中的废气处理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且适用范围有限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问题的要点是:用强度12.1~12.4kV/cm的电场激发VOCs气体,形成等离子体的同时将VOCs分解为易氧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将上述等离子体引入氧化反应室,并迎面溅射反应室内的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分子在等离子体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大量氧氯自由基及氯自由基,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在18~21min的时间内将VOCs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4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95721.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殷衡
Inventor: 殷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76 , B01D53/32 , B01D53/44 , B01D2257/708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结合氧气的VOCs气体处理方法,所属领域为环境工程中的废气处理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且适用范围有限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问题的要点是:用强度18.9~19.4kV/cm的电场激发VOCs气体,形成等离子体的同时将VOCs分解为易氧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将上述等离子体引入氧化反应室,并迎面溅射反应室内的氧气;氧气分子在等离子体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大量原子氧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在11~13min的时间内将VOCs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
公开(公告)号:CN1087453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78564.1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殷衡
Inventor: 殷衡
IPC: B01J20/34 , B01J20/20 , C01B32/36 , C01B32/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3416 , B01J20/20 , B01J20/3441 , B01J20/3475 , B01J20/3483 , C01B32/36 , C01B32/366
Abstract: 一种以硫酸分子为二次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活性炭再生方法,所属领域为环境工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活性炭加热再生法工序和设备较为复杂、且脱附的污染物质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问题的要点是:用高压电场激发氮气生成能量密度为3600~3700W/cm2的一次等离子体,并用上述一次等离子体轰击稀硫酸浸泡后的废弃活性炭,生成二次等离子体的同时使其温度上升至1550~1600℃,并维持该温度45~50min;依靠上述温度及硫酸分子所激发的二次等离子体再生活性炭及降解活性炭脱附的污染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228821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200366.X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殷衡
Inventor: 殷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附剂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红泥100,该红泥通过以下方法制成:取红土,去除杂物,加水机械搅拌淘洗20~30分钟,加水体积为红土体积的4~5倍,使板结成块的红土松散成泥浆,静置自然沉降,待泥水分离后,分离出上清液循环使用,沉淀下的红泥取上部5/6待用;石墨粉8~15;氯化镁2~7;和氧化铝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不仅具有活性炭所具有的吸附功能,而且对自来水中的余氯及三氯甲烷吸附能力更强,并且吸附能力受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大;机械强度大,耐高压水力反冲洗,可反复使用;原料取材广,生产成本低,无需炭化,加工工艺较简单,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32461.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殷衡
Inventor: 殷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修复523型三元锂电池负极石墨的方法: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在318~323℃的温度下,将得到的废正极粉料和废负极石墨以导线连接形成外部电路、以熔融的氢氧化钠‑硝酸锂混合物为电解液重新组合为原电池,从而达到修复废负极石墨的目的;最终得到产品1电池级负极石墨、产品2电解液及产品3锂杂盐,且可将反应生成的电流回用于修复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32795.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殷衡(CN)
Inventor: 殷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修复镍钴铝酸锂电池正极粉料的方法: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在318~323℃的温度下,将得到的废正极粉料和废负极石墨以导线连接形成外部电路、以熔融的氢氧化钠‑硝酸锂混合物为电解液重新组合为原电池,从而达到修复废正极粉料的目的;最终得到产品1电池级正极粉料、产品2电解液、产品3锂杂盐及预修复的负极石墨,且可将反应生成的电流回用于修复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32566.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殷衡(CN)
Inventor: 殷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修复锰酸锂电池正极粉料的方法: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在318~323℃的温度下,将得到的废正极粉料和废负极石墨以导线连接形成外部电路、以熔融的氢氧化钠‑硝酸锂混合物为电解液重新组合为原电池,从而达到修复废正极粉料的目的;最终得到产品1电池级正极粉料、产品2电解液、产品3锂杂盐及预修复的负极石墨,且可将反应生成的电流回用于修复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33031.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殷衡(CN)
Inventor: 殷衡
IPC: C01B32/215 , H01M10/54 , C01D15/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修复523型三元锂电池正极粉料的方法: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在318~323℃的温度下,将得到的废正极粉料和废负极石墨以导线连接形成外部电路、以熔融的氢氧化钠‑硝酸锂混合物为电解液重新组合为原电池,从而达到修复废正极粉料的目的;最终得到产品1电池级正极粉料、产品2电解液、产品3锂杂盐及预修复的负极石墨,且可将反应生成的电流回用于修复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32462.4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殷衡(CN)
Inventor: 殷衡
IPC: C01B32/215 , H01M10/54 , C01D15/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6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修复622型三元锂电池负极石墨的方法: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在318~323℃的温度下,将得到的废正极粉料和废负极石墨以导线连接形成外部电路、以熔融的氢氧化钠‑硝酸锂混合物为电解液重新组合为原电池,从而达到修复废负极石墨的目的;最终得到产品1电池级负极石墨、产品2电解液及产品3锂杂盐,且可将反应生成的电流回用于修复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588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861136.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殷衡
Inventor: 殷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以等离子体技术回收镍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实现电池的短路放电,电池的电能量将低温等离子体转变为高温等离子体;放完电后,取出电池正极材料与硫酸亚铁及硫酸混合均匀置于反应室内,搅拌状态下通入氯化氢气体,并维持反应室内压力在6.5~7.0bar、温度在245~270℃,反应时长控制在40~50min;反应结束后,以纯水清洗过滤反应产物,得到产品1镍酸锂前驱体Ni(OH)2和中间产物硫酸铁、氯化锂混合溶液;用纳滤膜分离上述中间产物后再经蒸发结晶,得到产品2硫酸铁和产品3氯化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