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橡胶毛坯混合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0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31535.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橡胶毛坯混合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圆编编织系统,所述机架上于圆编编织系统下方设置有圆编丝网压平系统,所述机架上于圆编丝网压平系统的输出端侧设置有复合编织网拉伸压平系统,所述复合编织网拉伸压平系统与圆编丝网压平系统之间于机架上设置有针织机系统,所述机架上于复合编织网拉伸压平系统的输出端设置有复合编织网回收系统。本发明设计合理,对超细金属丝进行复合编织,提高金属橡胶的抗冲击特性和阻尼特性。

    基于高阶非线性摩擦的金属橡胶材料迟滞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9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66433.2

    申请日:2022-10-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阶非线性摩擦的金属橡胶材料迟滞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金属橡胶内部金属丝的接触形式以及空间角度分布构建高阶非线性摩檫力模型;构建传统动力学模型;将高阶非线性摩擦力模型代入传统动力学模型中,构建基于高阶非线性摩擦的金属橡胶迟滞动力学模型;对金属橡胶迟滞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识别;构建误差模型来表示动力学模型外影响试验结果的误差;对误差模型进行参数识别,确定应纳入模型的最佳模型项数量,完成误差模型的确定;完成误差模型参数优选,根据基于误差模型的高阶非线性金属橡胶迟滞动力学模型的模型相关系数完成模型构建。该方法有利于建立具有高精度和通用性的金属橡胶动力学模型。

    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54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20934.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包括机座和设在机座上表面上的金属丝网,所述机座上位于金属丝网旁侧设有第一组旋转送料机构,所述机座上表面的中段上设有自动切断机构,所述第一组旋转送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机座上的旋转底板、设在旋转底板表面上两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滑槽和设在两个竖向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上连接有输送块和与输送块连接的框体,所述框体平行于金属丝网,所述下横梁的中部连接有限位在旋转块限位槽内的旋转连接块,旋转块的端部由电机输出的输出轴驱动转动;本发明通过旋转送料结构和自动切断机构实现了对金属橡胶丝网的自动高效剪切。

    一种基于缠绕工艺的金属橡胶全局仿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7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2448.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缠绕工艺的金属橡胶全局仿真建模方法,依据实际金属橡胶缠绕工艺,采用了一种基于全局空间下任意定义的基架线参数方程的方法创建了一个具有多重螺旋机制的连续线匝参数化模型,并建立了一个没有初始干涉的毛坯基架线参数方程以获得初始的完整毛坯模型。之后利用Ls‑dyna对毛坯进行基于显式动力法的有限元仿真,模拟了金属橡胶毛坯的自嵌入及冷冲压成型过程。基于该方法建立的金属橡胶材料数值模型能够完整准确地表征材料的形貌特征、宏观力学性能及细观结构分布特征,突破了全局金属橡胶线匝结构难以建模分析的技术瓶颈,解决了金属橡胶正向设计的难题。

    金属橡胶金属丝微动磨损及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8966.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橡胶金属丝微动磨损及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夹具安装台,夹具安装台旁侧设有微幅振动板,所述夹具安装台上安装有一前一后相向设置的第一金属丝夹具和第二金属丝夹具或者两个第一金属丝夹具;所述夹具安装台左、右两侧设有疲劳连接块,所述疲劳连接块上设有疲劳金属丝锁紧机构,其中一个疲劳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另一个疲劳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于微幅振动板上;所述第二金属丝夹具上设有与微幅振动板可拆卸连接的微动磨损连接座。整体采用水平布置结构,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微动疲劳模块和微动磨损模块可相互替换,兼具微动疲劳和微动磨损试验功能,能够满各类金属丝微动磨损及疲劳试验需求。

    三向减振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3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6905.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减振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其中种三向减振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矩形上盖板、下底板和设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若干组斜置减振器、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所述斜置减振器具有四组,其圆周整列布置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斜置减振器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上盖板、下底板相对的面固定连接,四组斜置减振器的轴心线交汇于一汇聚点,该汇聚点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每两组斜置减振器之间设有一组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四组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本发明三向减振机构解决了传统减振器稳定性能差、长期使用时由于结构特性容易导致减震器失效以及抗冲击性能弱的弊端。

    一种基于金属橡胶的三向电梯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601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0812.6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减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橡胶的三向电梯缓冲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安装有抗冲击金属橡胶,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下侧面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安装有下端与底座相连接的板弹簧,相邻两板弹簧之间设置有能够弹性伸缩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盖板、底座相连接。该三向电梯缓冲器结构紧凑,解决了传统橡胶缓冲器阻尼件易老化的问题。该三向电梯缓冲器结构紧凑,解决了传统橡胶缓冲器阻尼件易老化的问题,加强了三向缓冲的能力,提高了抗冲击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