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优化换热及压降的多边氨分解反应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6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8553.9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换热及压降的多边氨分解反应装置及系统,包括主体、多个烟气流道和多个氨气流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进口和分解气出口,氨气进口与多个氨气流道的一端连通,分解气出口与多个氨气流道的另一端连通;多个烟气流道穿过所述主体的两端,多个氨气流道环绕设置在烟气流道外侧并且烟气流道的外侧壁相接触;多个烟气流道的一端与烟气进口连通,多个烟气流道的另一端与烟气出口连通;烟气流道和氨气流道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多边形,烟气流道中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氨气流道中气体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该基于优化换热及压降的多边氨分解反应装置能够在减小气体压降的同时增加气体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氨分解效率。

    一种多热源紧凑型液氨蒸发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18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12749.X

    申请日:2024-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热源紧凑型液氨蒸发器,包括本体和加热管道,加热管道贯穿本体的内部;加热管道为弯曲的管状结构,加热管道一端为液氨进口,加热管道的另一端为氨气出口,液氨进口和所述氨气出口均位于本体的同一侧,加热管道弯折设置在本体内部并且同时穿过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当液氨在所述加热管道中流动时,液氨能够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往返流动;本体同时与多个彼此不相同的换热介质连通;多个彼此不相通的换热介质彼此不相通;多个换热介质均流经所述加热管道位于本体内部的部分,并且能够同时对加热管道中的液氨提供热量。该多热源紧凑型液氨蒸发器有效促进液氨的有效蒸发,具有优秀的换热能力和多热源的适应能力。

    一种分段阶梯式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49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12759.3

    申请日:2024-06-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段阶梯式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壳体、加热管路和氨分解管路,加热管路和所述氨分解管路均位于壳体内部;壳体包括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彼此分隔且接触设置;第一换热部分中流通有第一换热介质,第二换热部分中流通有第二换热介质;加热管路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换热部分中并且与氨分解管路连通,第一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部分中的流动方向与加热管路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氨分解管路的一端与加热管路连通,第二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部分中的流动方向与氨分解管路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该分段阶梯式氨分解反应器集成度高、介质之间换热效果好,氨分解效率高,有效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一种基于高压氨反应制氢的氨氢融合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3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32188.8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压氨反应制氢的氨氢融合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液氨罐、液氨泵、液氨汽化器、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混合器和发动机,液氨罐通过液氨泵与液氨汽化器进口连接,液氨汽化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混合器连接;发动机的压气机进气端连接有空气滤清器,其压气机出气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混合器连接;混合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连接,发动机排气歧管通过第四管路与后处理装置连接。本发明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止点附近,火花塞点燃缸内混合气体,将燃料的燃烧化学能转换为发动机的机械能,通过氨氢两个燃料同时经混合器进入发动机内,使得氨氢融合发动机的结构紧凑化。

    一种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3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32187.3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氢融合发动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液氨罐、液氨泵、液氨汽化器、后处理装置、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氢氮气喷射阀、氢氮气混合器和发动机,一部分氨气通入氨催化反应制氢装置中分解产生氢氮混合气,氢氮混合气和空气经氢氮气混合器混合后被压气机吸入,经冷却后进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另一部分氨气经高压氨气喷射阀喷入氨气混合器,再进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中空气、氢氮混合气和氨气进入发动机缸内,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止点附近,火花塞点燃缸内的混合气体,将燃料的燃烧化学能转换为发动机的机械能。本发明考虑了氨气低压时氨催化分解氢气效率较高的特点,并且氢氮气进入压气机端,使氨氢发动机紧凑化。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97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485557.4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氨气入口、反应部和混合气出口,氨气入口和混合气出口分别设置在反应部的两端;反应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反应部的外壁上覆盖有间隔层,间隔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厘米;间隔层的外周上螺旋缠绕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交流电电连通,当感应线圈与交流电电连通时,在感应线圈内部能够产生交变磁场。该基于电磁感应的氨分解反应器;使得内部的氨气能够均匀并且充分受热,提高了氨气的分解效率;节省了整个反应器的体积,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氨气分解使用。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作方法及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613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24945.9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作方法和锂电池,包括先将氟化锂或者全氟辛基乙醇,与金属锂按照质量比范围0.05:0.095~0.15:0.85的比例进行收集储存;再将氟化锂或者全氟辛基乙醇放置在金属锂的表面上,随后将氟化锂或者全氟辛基乙醇包覆在金属锂的中间,形成包覆结构;最后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具有包覆结构的材料行进行辊压,得到具有立体结构的复合金属锂负极材料。该锂电池负极材料制作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经过循环后具有较低的过电势;并且能够形成表面平整、颗粒感很强的氟化锂界面,促进了锂离子快速迁移并且形成平整的沉积形貌,有利于后期在金属锂上形成SEI膜,可以防止锂枝晶的沉积现象;也有利于电池的稳定性和长时间循环。

    一种含有多组感应线圈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80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86692.0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有多组感应线圈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均与交流电电连通,第一本体中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分别与第一本体上的氨气入口和第一对接口连通;第二本体中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分别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对接口和混合气出口连通;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存在间距并且并排设置,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彼此连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长度之和。本申请所述的含有多组感应线圈的氨分解反应器及系统,提高了反应器的结构紧凑度以及氨气的加热效率,提高了氨气的分解效率。

    一种船舶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7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83895.5

    申请日:2023-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氧化室、混合室、SCR催化室和氨氧化催化室,且氧化室的入口与尾气入口连通,混合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与尾气入口连通,氧化室内设置有氧化型催化剂,SCR催化室内设置有SCR催化剂,氨氧化催化室内设置有低温氨氧化催化剂,氧化室、混合室、SCR催化室和氨氧化催化室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串联设置。本发明先将一部分尾气通过氧化型催化剂进行反应,适当提高尾气的温度,再将全部的尾气通过SCR催化剂,利用剩余的未燃氨与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去除氮氧化物,最后再用低温氨氧化催化剂反应去除多余的氨和极少量的一氧化碳,以达到排放要求,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