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2047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610819741.1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源PCB在一侧组合;后盖,所述后盖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侧;以及壳体,所述壳体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侧支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装配有至少一个PCB,其中,所述后盖由光能够穿过的透明材料制成,并且与源PCB的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穿透孔形成在所述后盖的至少一个区域中。根据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盖能够彼此容易地组合。

    显示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3976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510583842.9

    申请日:2012-09-18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至少一个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布置在所述显示板的后面;以及支承膜,所述支承膜附接至所述显示板并且连接至至少一个结构。

    显示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43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22386.6

    申请日:2014-01-17

    Inventor: 卞钟炫 林炳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框架,该框架被定位在显示面板的后部中;背盖,该背盖被定位在框架的后部中;以及紧固部,该紧固部被定位在背盖和框架之间并且将背盖连接到框架。紧固部包括:基部部件;移动部,该移动部被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到基部部件并且包括第一钩;弹簧部,该弹簧部具有被连接到基部部件的一端和被连接到移动部的另一端;手柄部,该手柄部被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到基部部件并且通过手柄部的旋转改变弹簧部的长度;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与移动部的第一钩相对应的第二钩。

    显示装置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5439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90000213.4

    申请日:2011-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64 G02F1/133308 G02F2001/133317 G02F22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布置在显示面板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利用粘接剂附接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非显示区域;后盖,所述后盖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部;侧盖,所述侧盖包括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部上的部分,所述侧盖连接到所述后盖;以及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侧部和所述侧盖之间。

    显示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04171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543847.0

    申请日:2011-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G02F2001/133314 G02F2202/28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单元,其定位在显示面板的后面;多个支架,其使用粘合剂附接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非显示区域;后盖,其定位在显示面板的后面;以及侧盖,其包括与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部分以及连接到第一部分并且定位为与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部分。后盖的端部定位在侧盖的第二部分中。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至少一侧的边缘被暴露。

    显示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3670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391004.0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板;第一显示面板,设置在透明板的第一表面处;第一透明框架,设置在透明板的第一表面处并邻近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接收部,形成在透明板处,并被定位在透明板与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狭槽,形成在透明板处或第一透明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处;第一构件层,连接到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第一PCB,连接到第一构件层并被定位在第一接收部处;以及第一缆线,从第一PCB延伸并被插入狭槽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