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7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70212.2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应用于不具有循环匹配功能的制冷器或不包括控制器的制冷器的压缩机,且该压缩机能够通过压缩机本身控制线性电机的驱动;以及一种用于控制该压缩机的方法。安装在包括制冷循环的设备处的压缩机包括:活塞,该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线性电机,被配置为提供驱动力来移动活塞;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线性电机的电机电流;以及压缩机控制器,被配置为以与控制设备本体的控制器分离的方式检测涉及设备负载的信息,其中压缩机控制器计算活塞的冲程与感测到的电机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以及其中压缩机控制器将计算出的相位差与参考相位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对应于检测到的负载控制线性电机的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22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0980143095.X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F04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2 , F04B35/04 , F04B35/045 , F04B39/0027 , F04B39/0055 , F04B39/121 , G10K11/16 , H02K1/16 , H02K5/18 , H02K5/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其具有:密闭容器,其吸入/排出制冷剂;压缩部,其设在密闭容器的内侧,用于压缩制冷剂;马达部,其设在密闭容器的内侧,并与压缩部相连接,用于驱动压缩部;以及至少一个散射部,设在马达部的外周面上,从而在压缩机内将噪声及振动反复地反射来使其消散,提高噪声的降低效果,进而增大马达部的表面积来提高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压缩机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51193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155890.3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5/045 , H02K1/34 , H02K15/03 , H02K3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性压缩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其形成有制冷剂吸入部,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塞,其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马达组件,其为了所述活塞的运动而提供驱动力,磁体组件,其将所述马达组件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活塞;所述磁体组件包括:圆筒形状的磁体框架,永磁铁,其设置在所述磁体框架的外周面上,结合板,其与所述磁体框架的一侧相结合,并且具有与所述永磁铁的端部相结合的凸缘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251191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144045.6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44 , F04B35/045 , F04B39/0005 , F04B3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性压缩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种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设有冷媒吸入部;气缸,设在上述壳体的内部;活塞,在上述气缸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马达组件,设有永久磁铁,赋予上述活塞驱动力;法兰盘部,在上述活塞的一侧端部向半径方向延伸,且具有与上述活塞的流动空间部连通的开口部和设在上述开口部外侧的结合面;支承件,结合到上述法兰盘部的结合面,被多个弹簧所支撑;加强构件,从上述结合面突出,在紧固上述法兰盘部和支承件的过程中引导上述法兰盘部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06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780003128.1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F04B5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直线压缩机的排放阀(62)组件,包括:排放阀(62),其安装在所述气缸(54)的一端以被打开和关闭,在气缸(59)的一端形成通过活塞(52)的直线往复运动而压缩所吸入制冷剂的压缩空间(P);排放盖(66),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54)的一端,用于形成排放压缩空间(P)内的制冷剂的排放空间(D);排放阀弹簧(69),其安装在所述排放阀(62)和所述排放盖(66)之间,用于根据制冷剂压力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放阀(62);以及环形的排放阀支撑件(68),其安装在所述排放盖(66)内,具有形成在所述排放阀支撑件(68)外周上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所述排放盖(66)内周的主凸部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放盖(66)内周隔开的辅助凸部(74)。
-
公开(公告)号:CN10183598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113278.2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5/04 , F04B17/04 , F04B35/045 , F04B49/12 , F04B49/16 , H02P25/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往复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能在驱动线性马达时使汽缸内的活塞线性地往复运动,通过将制冷剂吸入汽缸与活塞之间的压缩空间来压缩制冷剂,然后将制冷剂排出。在往复式压缩机中,通过对称地施加电压,即使负载变化,也能将活塞操作在上死点和共振状态,考虑受随负载变化的气体弹簧影响的活塞的偏移程度来设置机械弹簧的弹性系数,并将用于保持活塞冲程的活塞的初始值设置为与要求的冷却能力条件相对应。因此,能降低因为施加不对称电压所致的电功耗,可省略用于施加不对称电压的调节操作,从而减少不便。此外,在所有负载条件下将活塞操作在上死点和共振状态,从而进一步增加操作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058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80003072.X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F04B3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1 , F04B39/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压缩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形成封闭空间的壳体,用于供电的连接端子固定到壳体的一侧;安装在壳体内的主体框架,气缸的一端固定到主体框架,气缸与活塞一起形成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空间;以及马达盖,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和动子的直线马达固定到气缸的外周并通过相互的电磁力使活塞往复运动,外定子用螺栓紧固在主体框架和马达盖之间。此处,主体框架是左右对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87266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01823348.1
申请日:2001-05-25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F04B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3 , F04B35/045 , F04B39/0055 , Y10S181/403
Abstract: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30)吸入气体引导系统(100),包括一个气体导管,其两端彼此面对地被装在壳体(10)的吸入管上和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上并且将被吸入壳体(10)内的气体平稳地导入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由此制冷剂气体通过气体导管(100)被平稳地吸入活塞(31)的气流通道。从而不但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率增加了,而且制冷剂气体产生的噪音和振动被减小,因而噪音和吸入气体的流动阻力被减小,由此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效率被增加。此外,电动机(20)导致的气体预热被防止,从而防止了气体比容的增加,因此提高了压缩机(30)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759245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480006626.8
申请日:2004-03-11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姜庆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5/045 , F04B39/0044 , F04B39/127
Abstract: 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外壳,其具有预定内部空间,而且设置了用于从外部吸入流体的吸入管和用于将流体排到外部的排出管;压缩机主体,其被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利用活塞的线性往复运动,压缩通过吸入管引入的流体,然后,通过排出管,排出压缩的流体;以及为吸收压缩机主体产生的振动,而将多个弹性件和至少一个惯性体交替连接的支承单元,其用于将压缩机主体支承在外壳上。支承单元的惯性体在多个弹性件之间振动,从而显著减小压缩机主体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4514701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155865.5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F04B3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性压缩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其形成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部,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塞,其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吸入消声器,其能够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并且形成有制冷剂流路,吸入引导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一侧,将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吸入消声器,后盖,其与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相结合;所述后盖包括:盖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插入孔,压入部,其从所述盖主体延伸,所述吸入引导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强制压入于该压入部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