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04830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5812.3
申请日:2005-05-30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 , G02F1/1335 , G02F1/133 , H01L21/027 , H01L29/786 , G03F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09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具有TFT上滤色器结构并使用面内切换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基板上并与多条数据线相交叉的多条选通线,限定像素区;形成在像素区中的至少一个公共电极;位于像素区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电极,该至少一个像素电极对应于公共电极;形成在排除选通线和数据线以外的像素区内的滤色器层;以及具有至少三层的黑底,该至少三层的内层是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368914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72392.3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 , G02F1/1335 , G02F1/133 , H01L29/786 , G02B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4 , G02F1/133512 , G02F1/134363 , G02F2001/133388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将有源区和非有源区限定其中;液晶层,介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黑矩阵,形成于上基板或下基板的非有源区中;以及滤色片,与在非有源区中形成的黑矩阵交迭而形成。所述滤色片是由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低透射率的红色滤色片、绿色滤色片和蓝色滤色片中的一种形成,以防止特定波长的光通过黑矩阵透射。
-
公开(公告)号:CN1412611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26208.X
申请日:2002-07-15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2 , G02F2001/133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设置了对位标记的不透光层的液晶显示板。所述显示板包括设在基板上的不透光层,至少处于基板第一和第二角区附近的多个对位标记,第一和第二角区沿对角线方向彼此对立,和设在不透光层上的多个滤色片。
-
公开(公告)号:CN100395643C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510079949.6
申请日:2005-06-27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承烈
IPC: G02F1/136 , G02F1/1335 , G02F1/133 , H01L29/786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2 , G02F1/13439 , G02F1/1362 , G02F1/136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件(LCD)的黑矩阵,该黑矩阵在驱动频率为1KHz到100KHz之间时,具有大于或等于105Ω的阻抗、大于或等于1011Ωcm的电阻率,以及小于或等于20的相对介电常数。所公开的黑矩阵具有在LCD的黑矩阵和电路之间最小化寄生电容的介电属性,从而防止充电像素电极时降低LCD图像质量的信号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797147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079949.6
申请日:2005-06-27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承烈
IPC: G02F1/136 , G02F1/1335 , G02F1/133 , H01L29/786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2 , G02F1/13439 , G02F1/1362 , G02F1/136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件(LCD)的黑矩阵,该黑矩阵在驱动频率为1KHz到100KHz之间时,具有大于或等于105Ω的阻抗、大于或等于1011Ωcm的电阻率,以及小于或等于20的相对介电常数。所公开的黑矩阵具有在LCD的黑矩阵和电路之间最小化寄生电容的介电属性,从而防止充电像素电极时降低LCD图像质量的信号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727975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79640.7
申请日:2005-06-23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承烈
IPC: G02F1/136 , G02F1/1335 , G02F1/133 , H01L29/786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04 , G02F1/136209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具有液晶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板包括用作显示区的有源区和用作非显示区的外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包括形成在有源区中的阵列单元和滤色器;形成在外区中的静电放电电路;形成在静电放电电路上的图案间隔物;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接合起来的密封剂。
-
公开(公告)号:CN1716061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76863.8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承烈
IPC: G02F1/136 , G02F1/133 , H01L29/786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8 , G02F1/13439 , G02F1/136227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该液晶显示器结构包括在基板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的栅线和数据线、与栅线和数据线相连的薄膜晶体管、在像素区中的滤色片图案、以及在像素区中的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在滤色片图案上方并且为包括透明层、不透明层和低反射层的堆叠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637553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102774.1
申请日:2004-12-27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 , H01L21/027 , G02F1/1335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59 , G02F1/136209 , G02F1/136227 , G02F2001/136222 , H01L27/1214 , H01L27/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栅线和数据线;形成与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相连的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在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上方形成黑矩阵,该黑矩阵具有一开口;在具有黑矩阵的基板上形成第一导电层,使得该第一导电层与部分漏极相连接;在对应于黑矩阵开口部分处的第一导电层上形成滤色片层;部分蚀刻对应于黑矩阵的第一导电层的表面;在滤色片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使得该第二导电层与部分蚀刻的第一导电层相连;以及通过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构图形成像素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624545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96673.8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Inventor: 朴承烈
IPC: G02F1/136 , G02F1/133 , G03F7/20 , H01L21/00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27 , G02F1/134363 , G02F1/136209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面对并且彼此隔开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的选通线;与选通线交叉以限定像素区的数据线;与选通线和数据线相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上方的黑底,该黑底具有与像素区对应的开口部分,并包括遮光树脂;黑底上方的连接电极,该连接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连接电极上的滤色器层,该滤色器层与开口部分相对应;滤色器层上的多个像素电极,该多个像素电极连接到连接电极;滤色器层上的多个公共电极,该多个公共电极连接到公共线并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交叠;以及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