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524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480064681.6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27/02 , F01D25/16 , F02B39/00 , F04D29/057
Abstract: 本发明的箔片轴承具备呈筒状的箔片支架(31);以及具有径向轴承面(S1)且在箔片支架(31)的内周面(31a)沿周向排列配置的多个箔片(32),各个箔片(32)的周向上的两端(凸部32e、凸部32c)由箔片支架(31)保持,对插入至内周的轴(6)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承,多个箔片(32)以能够在周向上移动的状态保持于箔片支架(31)。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2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380065906.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024 , F01D25/16 , F01D25/166 , F02C3/08 , F02C7/06 , F02C7/08 , F05D2220/32 , F05D2220/40 , F16C27/02 , F16C32/0607 , F16C33/101 , F16C43/02 , F16C2360/23 , F16C236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衬垫轴承及涡轮机械,所述薄衬垫轴承具备:外侧构件(11)、安装于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a)的多个薄衬垫(13),所述薄衬垫不经由其他构件(底层薄衬垫等)地在径向上与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a)直接对置。各个薄衬垫(13)包括:保持部(13a、13b),其设置于周向两端,且以与外侧构件(11)接触的状态保持在外侧构件(11);以及主体部(13c),其设置于保持部(13a、13b)的周向之间,且具有轴承面(A)。各个薄衬垫的主体部(13c)的至少周向一方的端部从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a)向内径侧立起。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98241.8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32/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衬垫轴承具备:外侧构件(11)、安装于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a)的多个薄衬垫(13),所述薄衬垫不经由其他构件(底层薄衬垫等)地在径向上与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a)直接对置。各个薄衬垫(13)包括:保持部(13a、13b),其设置于周向两端,且以与外侧构件(11)接触的状态保持在外侧构件(11);以及主体部(13c),其设置于保持部(13a、13b)的周向之间,且具有轴承面(A)。各个薄衬垫的主体部(13c)的至少周向一方的端部从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a)向内径侧立起。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029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80014265.X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箔片轴承(10)具备由具有挠性的金属薄板形成的顶部箔片(12),随着轴(6)的旋转,在设置于顶部箔片(12)的第一轴承面(A)与设置于轴(6)的第二轴承面(B)之间的径向轴承间隙(C)中形成有空气膜,通过该空气膜的压力来支承轴(6),其中,在两轴承面(A、B)之间夹设有润滑性粉体(16),顶部箔片(12)的一部分根据径向轴承间隙(C)中产生的空气膜的压力而在径向轴承间隙(C)的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从而顶部箔片(12)在形成有能够保持润滑性粉体(16)的保持部(17)的第一状态和保持部(17)实质上消失的第二状态之间相互转变,并且,该顶部箔片(12)随着空气膜的压力上升而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变。
-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579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180016440.0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滚动轴承和冠形保持架,其不限于轴承的用途,不改变润滑脂、密封件等,可确实地谋求轴承的转矩的降低。该滚动轴承为夹设于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珠(4)被保持架(5)所保持的滚动轴承,其中,保持架(5)为冠状且具有兜孔(Pt),该兜孔(Pt)的一部分在环状体(7)的一个侧面(7b)上开放、将滚珠保持于其内部,保持架(5)在环状体(7)的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具有兜孔(Pt),在环状体(7)中的沿圆周方向邻接的兜孔(Pt、Pt)之间设置存留润滑脂的润滑脂接纳凹部(GP),保持架(5)设置连通口(Rh),连通口(Rh)与该润滑脂接纳凹部(GP)和兜孔(Pt)连通,通过滚珠和保持架(5)的相对动作,将附着于滚珠(4)上的润滑脂移向润滑脂接纳凹部(GP)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24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280046195.2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7/02 , F16C17/024 , F16C33/043 , F16C2204/10 , F16C2204/72 , F16C2206/04 , F16C2223/42 , F16C2223/60 , F16C2240/60 , F16C2360/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较高的旋转精度、且能够与进一步的高速旋转对应的叶片型箔片轴承。箔片轴承(10)具备圆筒状的外侧构件(11)、插入到外侧构件(11)的内周的轴(6)以及配置在外侧构件(11)的内周面(11b)与轴(6)的外周面(6a)之间的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的叶片(14)。各叶片(14)的包含前端(14a)的区域形成具有轴承面(14c)的顶箔片(Tf),并且各叶片(14)的包含后端(14b)的区域形成从背后支承相邻的叶片的顶箔片的背箔片(Bf)。各叶片(14)的前端(14a)以及后端(14b)中的任一方或者双方相对于轴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5992880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80064948.1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024 , F16C17/042 , F16C17/10 , F16C43/02 , F16C2360/23 , F16C236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箔片轴承(推力箔片轴承40)具备箔片支架(41)和沿周向排列配置的多个箔片(42)。各个箔片(42)包括:具有推力轴承面(S2)的主体部(42a);以及从主体部(42a)向外径侧延伸的延伸部(42b)。各个箔片(42)的主体部(42a)的周向上一方侧的端部(42d)重叠配置在相邻的箔片(42)的主体部(42a)上。多个箔片(42)的延伸部(42b)固定在箔片支架(41)的同一平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465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80017858.9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原宏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36 , F16C19/364 , F16C2240/50
Abstract: 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及其设计方法,能够降低面压、接触部的应力,谋求轴承的寿命的延长,并且一边防止轨道面的加工不良于未然,一边谋求滚子的两端部的沉降量的降低,谋求加工效率的提高。滚子滚动面的凸面形成部分形成为接触部凸面部分(7)与非接触部凸面部分(8),该接触部凸面部分(7)在内圈轨道面(1a)的轴向范围内与内圈轨道面(1a)接触,该非接触部凸面部分(8)脱离内圈轨道面(1a)的轴向范围,不与内圈轨道面(1a)接触。上述接触部凸面部分(7)与非接触部凸面部分(8)中的沿滚子轴向延伸的母线为通过相互不同的函数表示,并且相互在连接点相互平滑地连接的线,连接点的附近的非接触部凸面部分(8)的母线的曲率小于接触部凸面部分(7)的母线的曲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57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6440.0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614 , F16C19/06 , F16C33/416 , F16C33/418 , F16C33/6629 , F16C2240/30 , F16C2240/42 , F16C230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滚动轴承和冠形保持架,其不限于轴承的用途,不改变润滑脂、密封件等,可确实地谋求轴承的转矩的降低。该滚动轴承为夹设于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珠(4)被保持架(5)所保持的滚动轴承,其中,保持架(5)为冠状且具有兜孔(Pt),该兜孔(Pt)的一部分在环状体(7)的一个侧面(7b)上开放、将滚珠保持于其内部,保持架(5)在环状体(7)的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具有兜孔(Pt),在环状体(7)中的沿圆周方向邻接的兜孔(Pt、Pt)之间设置存留润滑脂的润滑脂接纳凹部(GP),保持架(5)设置连通口(Rh),连通口(Rh)与该润滑脂接纳凹部(GP)和兜孔(Pt)连通,通过滚珠和保持架(5)的相对动作,将附着于滚珠(4)上的润滑脂移向润滑脂接纳凹部(GP)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