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感应电压静电集尘装置的用于大型地下电气设备的微尘过滤系统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349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80000076.2

    申请日:2014-02-03

    Inventor: 李承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B03C3/08 B03C3/12 B03C3/47 B03C3/78 B03C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感应电压静电集尘装置用于大型地下设备的电气微尘过滤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电气微尘过滤系统具有:一通风井,提供一空气流路;以及一过滤装置,具有一集尘器和一控制器,以在过滤外部空气之后提供外部空气至大型地下设备,该通风井由管状结构混凝土结构构成,其提供一流路,以提供外部空气至大型地下设备。该混凝土结构包括:一水平部,具有一垂直壁,该垂直壁具有一百叶门。具有集尘器和控制器的过滤装置由感应电压静电集尘装置构成,以通过感应电压充电并收集微尘。集尘器安装在垂直壁之后,控制器安装在与具有集尘器的混凝土结构相邻的外部位置。

    一种用于厨房的吸油烟、净化油烟和炉灶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70588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10140511.4

    申请日:2012-05-08

    Inventor: 廖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厨房的吸油烟、净化油烟和炉灶一体化设备,其包括主机体和炉灶,主机体的背板朝炉灶斜向上方向延伸形成油烟收集器,所述油烟收集器与位于背板中的流道相连通,流道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通向位于主机体底部的底腔,所述底腔的上方位置设有净化腔,净化腔中搁置有电净化器,所述电净化器包括一底部安装有正极筒的绝缘盒体,正极筒中穿装有负极杆;所述绝缘盒体内还安装有正、负极板,正、负极板位于正极筒上方位置且呈间隔排列;所述主机体中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风机腔,风机腔中搁置有风机,风机对准位于背板底侧的出风口。本发明具有油烟净化效果好,功率小,耗电量小,成本低,安装调试和维修也方便的特点。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7176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407915.0

    申请日:2011-12-08

    Inventor: 翁同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集尘装置、一风机装置和一电晕装置。集尘装置具有彼此间隔阵列分布的集尘板;集尘板相邻者彼此之间具有单向电场和横穿电场的除尘风道;集尘板包括一绝缘基板和与其表面紧密配合成形的导电极板;风机装置使待除尘空气形成单向可控的气流,该气流穿过除尘风道;电晕装置具有可使所述风机装置控制的气流中粉尘微粒带电的高压发射头。该结构的除尘装置,集尘板包括一绝缘基板和与其表面紧密配合成形的导电极板,使集尘装置的气动设计和电场设计可以分离而避免彼此影响,同时提高了导电极板间的电阻,避免了拉弧打火。最终实现优化的除尘性能以及不同场合的适用性。

    静电分离装置中的湿式静电电离级

    公开(公告)号:CN10118013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680017495.2

    申请日:2006-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分离装置中的湿式静电电离级,所述分离装置则用于从浮质、气体中去除在气体中细微分布的一同输送的颗粒,所述电离级包括连接到地电位或有关的反向电位上的板,所述板安装在流动通道区段的净横截面上面并且具有多个同类的穿孔用于穿流有待净化的气体。高压栅极在气流下游电绝缘地安装在所述通道区段的净横截面上面,并且通过在所述通道区段的壁体内的套管连接到高压电位上。与所述穿孔相应数量的棒形高压电极以其一个端部固定在所述高压栅极上,以其自由端部相应地同类地在中央伸入所述板的穿孔/喷嘴。在所述自由端部上同类地按照在中心处并且平行于板而不接触该板的方式分别安放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盘片。

    离子化流体流动加速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5112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676.4

    申请日:2009-04-21

    Abstract: 一种电流体力学的流体加速器装置包括电晕电极,该电晕电极具有轴形且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压。该电流体力学的流体加速器装置包括集电极,该集电极在该至少一个电晕电极的周围同轴地配置且被配置成接收第二电压。分别在该电晕电极和该集电极上施加该第一和第二电压,导致在该电晕电极附近的流体离子化并且在该电晕电极与该集电极之间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其它流体分子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产生流体流。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该发射电极附近的被离子化的流体沿径向方向从该电晕电极移动到该集电极,导致其它流体分子沿轴向方向移动以产生该流体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