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2271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93516.1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nventor: W·R·西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N5/003 , F01K25/06 , F23C2201/101 , F23N1/022 , F23N5/022 , F23N2023/04 , F23N2041/10 , F23N2900/05002 , F23N2900/05003 , F23N2900/0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空间反馈和射流声强制的燃烧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燃烧系统(12),其具有多个射流(54,56,58,60);空间监视系统(30),其具有安置于在燃烧系统(12)内或下游的空间网格(28)中的多个传感器(29);以及控制系统(32),其构造成响应于来自空间监视系统(30)的传感器反馈来调整多个流体射流(54,56,58,60)中的至少一个流体射流的强制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83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019162.2
申请日:2008-06-05
Applicant: 巴布科克和威尔科克斯能量产生集团公司 , 乔治克劳德研究开发的液化气集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6/04 , F23C5/32 , F23C9/003 , F23C2201/101 , F23L7/007 , Y02E20/344
Abstract: 一种燃烧系统,其装备有一个或多个烧含碳燃料的燃烧室(例如能够排渣式旋风燃烧室)并被构造成能够在分级燃烧运行中将氮氧化物(NOx)的形成降到最低,其措施是,选择性地导入氧气穿过至少一个燃烧室,通过降低存在于氧化剂/空气中的氮气和其它惰性气体的稀释作用,来形成热的亚化学计量配比燃烧区。还揭示了本发明的能够降低NOx排放物的燃烧系统的操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743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91124.7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IPC: C10G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9/14 , C10G9/20 , C10G9/206 , F23C5/08 , F23C6/047 , F23C2201/101 , F23C2900/05081 , F23L2900/07007 ,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操作裂解加热器以降低NOx的方法。操作裂解加热器以降低NOx和CO排放的方法。在比一个或多个炉底燃烧器或炉床燃烧器,通常是非预混燃烧器,氧化气体过量更多的情况下,操作一个或多个壁式燃烧器,通常是预混燃烧器。本发明利用了不同类型燃烧器不同NOx排放特征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328540C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03164967.X
申请日:2003-07-09
Applicant: 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5/32 , F23C6/045 , F23C6/047 , F23C7/004 , F23C2201/101 , F23C2201/20 , F23C2900/06041 , F23C2900/99004 , F23D1/00 , F23D14/24 , F23D2900/00006 , F23D2900/01001 , F23L7/007 , F23L2900/07006 , F23L2900/07007 , F23N2037/08 , F23N2037/28 , Y02E20/344
Abstract: 在固体烃燃料如煤的燃烧中可以通过从进来的燃料固体和空气组成的进料物流中获得比所述进料流具有更高的燃料固体-空气比的物流,并将所得物流与少量氧气一起注入到燃烧燃料固体的燃烧器(3)中以减少NOX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666065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3815931.7
申请日:2003-05-13
Applicant: 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2 , F23C5/32 , F23C6/045 , F23C2201/101 , F23C2201/20 , F23C2900/07021 , F23C2900/99004 , F23D2900/00006 , F23L7/007 , Y02E20/344
Abstract: 通过将少量的氧气加入燃料料流中而形成较少的NOx来实现烃液体和固体的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5C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94190377.X
申请日:1994-03-17
Applicant: 阿尔斯托姆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5/32 , F23C6/047 , F23C2201/101 , F23D1/00 , F23D2201/101
Abstract: 一种特别适于粉末固体燃料火焰炉(10)的低NOx联合切向燃烧系统(12)和装备低NOx联合切向燃烧系统(12)粉末固体燃料火焰炉(10)的操作方法。当采用带低NOx联合切向燃烧系统(12)的粉末固体燃料火焰炉(10)时能使其排出的NOx量少于0.15 lb./106BTU,飞灰中碳含量少于5%,CO排放量少于50ppm,低NOx联合切向燃烧系统(12)包括粉末固体燃料供给装置(62)、火焰附着粉末固体燃料喷嘴喷头(60)、同心的火焰喷管、紧密连接的二次空气室(98、100)和多级隔开二次空气源(104、106)。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2A
公开(公告)日:1997-06-04
申请号:CN96112814.3
申请日:1996-09-05
Applicant: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IPC: F23D1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32 , C03B5/2353 , F23C6/045 , F23C2201/101 , F23D14/22 , F23D2900/00013 , Y02E20/344 , Y02P40/55 , Y02P40/57
Abstract: 一种分级的含氧燃料燃烧器,它用于产生一个覆盖着高辐射贫燃料火焰的大致为扁平形的富燃烧火焰,燃烧器具有一条燃料通道终止于一个喷嘴,燃料通道和喷嘴具有一个大致为细长形的横截面,一个互补形状的外壳围绕着燃料通道,一个其横截面形状互补于燃烧器火焰端截面形状的预燃烧器可以设置在燃烧器外壳的火焰端上,预燃烧器具有一个喷嘴位于火焰端的下方以便将氧化剂导引至从预燃烧器发出的富燃料火焰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0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33523.1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C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6/047 , F23C2201/101 , F23C2201/3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其包括混合器、第一燃烧室以及第二燃烧室等,燃气包括第一部分燃气和第二部分燃气,其中第一部分燃气与助燃气在混合器内混合后进入第一燃烧室进行一次燃烧,即贫燃预混燃烧,形成第二混合气,第二混合气余氧较低,在第一燃烧室内散失部分热量后进入第二燃烧室。第二混合气在第二燃烧室内作为助燃气与通过第二燃气管路进入的第二部分燃气混合并进行二次燃烧,即低氧浓度补充燃烧,形成余氧更低的烟气。本发明的燃气锅炉将贫燃预混燃烧与低氧浓度补充燃烧耦合,并且将两次燃烧发生的区域分开,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并且烟气中余氧浓度更低,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39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97286.3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12 , F23C7/02 , F23C2201/101 , F23C2201/301 , F23C2900/06041 , F23N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气体再燃低氮燃烧系统,应用于300MW发电机组锅炉,所述燃烧系统包括:主燃烧子系统、还原子系统和再燃还原子系统;所述主燃烧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煤粉层,用于燃烧煤粉;所述还原子系统用于还原由所述主燃烧子系统产生的第一氮氧化物;所述再燃还原子系统用于燃烧所述主燃烧系统中未燃烧的煤粉和进一步还原所述主燃烧系统产生的第二氮氧化物;其中,所述主燃烧子系统、所述还原子系统和所述再燃还原子系统在所述锅炉炉膛内从下至上分布,本发明的燃烧系统解决了现有将空气和燃料分级送入炉膛内的低氮燃烧系统中,仍存在燃烧后的氮氧化物含量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7111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9905.7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7/00 , F23C2201/101 , F23J1/00 , F23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粉高效洁净燃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粉高效洁净燃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不采取末端治理措施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NOx、SO2以及颗粒物的排放,所述装置包括如下八个部分:多梯度燃烧装置炉体,进煤口,风口,点火烧嘴,泄压口,排渣室,烟道,观察孔。与现有煤燃烧装置相比,本发明除煤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燃烧稳定外,主要特点是具有源头和过程抑制污染物SO2和NOx产生的新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个特点是本燃烧装置还能对排出燃烧装置的液态煤渣进行过程改质,使煤渣具备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成分,达到近零排放的目的。该装置维护方便,运行简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环境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