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连接器组件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412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380066954.6

    申请日:2013-12-0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磁性连接器组件,包括限定了第一连接表面(8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70)和限定了第二连接表面(38)的第二连接器部件(30),该第二连接器部件能够连接至第一连接器部件,其中当第一连接器部件(70)和第二连接器部件(30)被连接时,它们限定了第一连接表面(82)在其上与第二连接表面(38)重叠的连接区域,而使得电信号能够在该连接区域中在第一连接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连接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间进行传送;并且该第一连接器部件(70)和第二连接器部件(3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磁体,并且该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至少另外一个包括可磁化材料(74),而使得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进行连接时,第一和第二连接表面(82,38)通过磁力互相吸引;并且其中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70,30)被部署为使得该第一和第二连接表面(82,38)之间的磁力在该连接区域的第一部分中比该连接区域的第二部分中明显更弱。

    连接结构体和医疗器械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99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262.7

    申请日:2015-10-27

    Inventor: 菅野清贵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配备有远端装置和近端装置,其中远端装置要放置成与待观察主体接触或插入待观察主体中,近端装置连接至远端装置,所述医疗器械被配置成防止在近端装置中产生的辐射噪声泄露到外部以及干扰噪声进入近端装置中。连接结构体包括:插头,设置在远端装置的近端并连接至近端装置;以及插座,设置在近端装置上并当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保持插头。插头和/或插座在当插头插入插座中时穿过形成于外部主体中的开口中的部分处具有非导电磁体。

    电极片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50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62009.2

    申请日:2016-09-28

    Inventor: 伍霆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35 H01R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片,该电极片包括:柔性绝缘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为金属融化后铺设在所述柔性绝缘层的上表面所形成的结构层,且所述导电层上设置有与仪器连接的接口。该电极片可以保证导电层的均匀铺设,当电流通过均匀铺设的导电层之后,流向人体的电流较为均匀,从而降低皮肤灼伤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利用电极片进行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通过柔性绝缘层的设计,使得在电极片被贴在关节部位时,电极片不易脱落,从而确保电极片的紧贴人体皮肤,提高了电极片的可靠性。

    可旋转电气连接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101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4245.6

    申请日:2014-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5/1452 H01R13/665 H01R35/04 H01R2201/12

    Abstract: 可旋转电气连接器可包括具有底面的基座座体;可旋转地与基座座体相卡合的顶部座体和多个径向地排列于基座座体内的接触垫。各接触垫具有顶面与底面。多个信号插针分别与多个接触垫相关联,且各信号插针相应地从相关联接触垫的底面以及基座座体的底面向外突出。具有顶面与底面的中央接地垫位于基座座体内。接地插针从中央接地垫的底面以及基座座体的底面向外突出。多个导体径向排列于顶部座体内。这些导体分别对应基座座体内的多个接触垫。各导体具有:(i)能与各接触垫的顶面可旋转地相接触的底面,以及(ii)从顶部座体向外突出的顶面。接地导体设置于顶部座体内的中央部位,且被多个导体环绕。接地导体具有与基座座体内中央接地垫的顶面可旋转地相接触的底面,以及从顶部座体向外突起的顶面。

    组件
    18.
    发明授权
    组件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98432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080049480.0

    申请日:2010-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9 H01R13/44 H01R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主装置和附件的组件,可以通过安全连接器和安全检测方法连接主装置和附件。根据本发明,该组件包括:-主装置(2),-可连接到所述主装置(2)的附件(3),-所述附件(3)包括附件连接器(4),用于与所述主装置(2)的装置连接器(5)配合,-所述附件连接器(4)和所述装置连接器(5)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源接触部(7),用于从所述主装置(2)向所述附件(3)传送电力,-所述主装置(2)包括检测装置(9),如果将所述附件(3)连接到所述主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9)接收所述附件(3)存储的复合附件数据,通过对所述复合数据的肯定评估使得能够在所述装置连接器(5)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接触部(7)处施加电源电压。

    植入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所述电极的医疗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2824689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330922.X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所述电极的医疗组件。本发明在电极导管外包裹一层柔性导电层;在柔性导电层包裹范围之外,导管的一端设置至少1个触点,另一端设置至少1个与柔性导电层不相连的连接器;在导管内设置至少1条导线,与柔性导电层不相连的连接器与所述触点或柔性导电层通过导线相连。柔性导电层上设置与其接触的连接器。所述电极可以通过连接器与控制器相连构成医疗组件。本发明通过采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材料,或碳纳米管基或石墨烯基材料构成的柔性导电层包覆电极导管外壁,形成对导线的屏蔽,并分流MRI中RF场所感生的电流,从而抑制电极触点处的发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