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光谱仪系统的距离测量

    公开(公告)号:CN113167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80075162.2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一种示例系统包括光源、第一光谱仪、第二光谱仪和电子控制模块。光源可操作以在照射场中在第一波长范围内发射光。第一光谱仪可操作以在第二波长范围内并且在第一检测场中测量从对象反射的第一样本光。第二光谱仪可操作以在第三波长范围内并且在第二检测场中测量从对象反射的第二样本光。电子控制模块可操作以基于所测量的第一样本光和所测量的第二样本光来确定系统和对象之间的距离,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第一样本光和所测量的第二样本光来确定对应于对象的光的光谱分布。

    光学显示器的LED热特性表征和校准

    公开(公告)号:CN112534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80051439.8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奇跃公司

    Inventor: M·C·卡普斯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校准诸如头戴式增强现实(AR)设备之类的显示设备的技术。一种技术包括针对设置在一个单元中的一组每个原色光源获取测量点,该测量点包括作为单元的温度和原色光源的驱动电流的函数的色度和亮度值。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将测量点变换为XYZ颜色空间以产生XYZ值。该技术还包括针对一组目标亮度和一组离散温度中的每一个,计算每个原色光源的原色亮度;以及内插或外推每个原色亮度的驱动电流和XYZ值,以获取计算的电流。该技术还包括存储通过目标亮度和离散温度索引的计算的电流。

    手持光谱系统及光谱处理方法
    20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0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90628.6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谱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手持光谱系统及光谱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手持光谱系统包括:分光光路模块,用于对引入的待测光源进行色散和聚焦,获得光束信号;CCD探测模块,用于对捕捉的光束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输出模拟信号;A/D转换模块,用于对模拟信号进行同步采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FIFO缓存模块;FIFO缓存模块,用于暂存数字信号;采集存储控制模块,用于对CCD探测模块、A/D转换模块和FIFO缓存模块驱动和同步控制;数据传输控制模块,用于接受上位机的命令,驱动采集存储控制模块完成数字信号的探测采集,响应采集存储控制模块的命令,读取FIFO中缓存模块的数字信号并向上位机传输。本方法可以实现手持光谱系统的小型化。

    高光谱成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88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198607.0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高光谱成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包括对第一面阵探测器和/或第二面阵探测器进行调节;以第一速度移动第一面阵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一数据集,其中第一速度与第一面阵探测器的帧频匹配;以第二速度移动第二面阵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二数据集;对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分别进行重构得到对应的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将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进行配准得到三维的高光谱数据。通过移动两个面阵探测器,可以分别得到对应的光谱数据,再两个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谱数据进行配准,由此可以得到三维的高光谱数据,从而可以同时获取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数据、丰富了目标的光谱信息,大大提高了高光谱成像仪应用场景。

    一种基于透射光栅的微型紫外可见光谱仪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0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4465.0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透射光栅的微型紫外可见光谱仪光学系统,涉及微型光谱仪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入射狭缝、准直镜、透射光栅、聚焦镜、柱面透镜、消叠级滤光片、线阵探测器,所述准直镜、所述透射光栅依次靠近所述聚焦镜并位于所述聚焦镜的一侧前方,所述柱面透镜、所述消叠级滤光片、所述线阵探测器依次远离所述聚焦镜并位于所述聚焦镜的另一侧前方,所述入射狭缝位于所述准直镜的前方;光线由入射狭缝进入,经准直镜进入透射光栅,再经透射光栅衍射分光后形成不同波长的光线以不同的衍射角出射。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透射光栅的微型紫外可见光谱仪光学系统,具有像散校正、结构紧凑、高灵敏度的优点。

    一种可见光至近红外高光谱图像重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74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89284.1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至近红外高光谱图像重构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成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的数字棱镜模型和补偿网络,通过反向设计网络对液晶微透镜阵列参数进行更新和优化,制备优化液晶微透镜阵列,并通过优化液晶微透镜阵列和基础成像部件搭建优化光场成像装置,通过优化光场成像装置采集目标场景的图像,通过反向设计网络、补偿网络和数字棱镜模型得到软硬件协同优化的高光谱重构网络,通过高光谱重构网络对目标场景的图像进行重构,生成可见光至近红外高光谱图像。通过对目标场景的图像进行光谱重构,将光谱从可见光范围扩展到近红外范围,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高效率且高精度的重构出可见光至近红外高光谱图像。

    一种基于标准波片的单通道多光谱偏振成像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8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4184.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波片的单通道多光谱偏振成像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通过入射光谱调制器对入射光谱进行选择,根据实际工作光谱范围选择相应设计波长的两个标准波片,采用两个高精度旋转电机连续精确控制标准波片间的快轴相对夹角,组合成一个偏振延迟量和快轴方向可动态改变的等效延迟器,最终与偏振片、成像镜头以及光强探测器等共同组成单通道多光谱偏振成像装置,在单一通道内同时获取目标光谱、偏振等多维信息,极大降低成本,增强探测抗噪性能与精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与所述装置相应的单通道多光谱偏振成像方法,能在所需光谱范围下实现目标最优化的多光谱偏振成像,可广泛应用于地物探测与识别等场景,优势明显。

    一种芯片型光波导模式梳理器及光谱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68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6748.4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西湖大学

    Inventor: 邓泽宇 张紫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型光波导模式梳理器及光谱分析系统,包括:具有热光效应的三维多模光波导,布置在其四周的两个以上电极;三维多模光波导的输入端与多模输入体系连接,输出端与单模输出体系连接;三维多模光波导满足:当两个电极加热时,在三维多模光波导内部产生二次曲线型的折射率分布,等效于自由空间的单个透镜;当对多个电极加热时,在三维多模光波导内部产生的折射率分布等效于二次曲线的叠加,即等效成自由空间的透镜组,将多模输入体系光场梳理成单模形态,即,在三维多模光波导的输出端汇聚成单模输出。本发明解决了从多模到单模转换高损耗、系统复杂的问题,实现了宽波段、偏振无关的模式梳理功能。

    一种小型谐振式红外混合气体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96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993911.1

    申请日:2019-10-18

    Inventor: 伞海生 王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谐振式红外混合气体探测器,该探测器由红外光源、准直透镜模块、光学微腔、分立色散探测器模块组成。该发明克服了传统的非色散红外气体探测技术对多种气体测量需要建立多个气体传感通道的问题,降低了传感器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传感器的集成度,实现了传感器的小型化;通过吸收红外光引起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敏感结构微弱的温度变化,建立窄带红外光强度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共振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实现了对气体探测的快速响应、高探测灵敏度和高探测分辨率的优点;窄带通滤波器阵列窗口片和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阵列基片通过MEMS微加工方法制造,具有集成制造、批量生产、一致性好和成本低廉等优势。

    一种基于光路解耦的光谱仪的设计方法以及光谱仪

    公开(公告)号:CN117949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58031.6

    申请日:2024-01-16

    Inventor: 李帅辉 陈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路解耦的光谱仪设计方法,包括:光谱仪构建;光学系统构建;电子学系统构建;耦合装调;还公开了一种光谱仪,包括光学系统,以及设置在光学系统上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上可拆装地安装有电子学系统,且电子学系统与光学系统耦合;在框架结构和电子学系统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根据设计调整厚度,固定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之间的连接间距,确保光学系统的焦平面与电子学系统的感光平面重合。本发明将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解耦并独立设计,以光电耦合的方式进行装配,使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能够独立开发调试生产,并将调试生产的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耦合装调,简化了开发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