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1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504.1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12 , C21D1/34 , C21D8/1272 , C21D8/1294 , C21D9/46 , C21D9/54 , C21D9/663 , C21D10/005 , C21D2201/05 , H01F1/16 , Y10T428/1234
Abstract: 一种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以与钢板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式,在上述钢板的端部区域形成容易变形部;将上述钢板卷绕为卷材状;以及在以上述钢板的上述端部区域成为上述钢板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之后,对上述钢板进行精退火。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22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090.2
申请日:2009-04-13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16 , C21D8/1222 , C21D8/1272 , C21D2201/05 , C21D2211/004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04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H01F1/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0.002%~0.05%、Si:2.0%~4.0%、Mn:0.05%~1.0%、N:0.002%~0.05%、及Cu:0.5%~3.0%。Al含量为3.0%以下,在将Nb含量(%)设定为[Nb]、将Zr含量(%)设定为[Zr]、将Ti含量(%)设定为[Ti]、将V含量(%)设定为[V]、将C含量(%)设定为[C]、将N含量(%)设定为[N]时,满足下式(1)及下式(2)。剩余部分包括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再结晶面积率为50%以上,拉伸试验的屈服应力为70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涡流损耗We10/400(W/kg)在与钢板的板厚t(mm)的关系中,满足下式(3);2.0×10-4≤[Nb]/93+[Zr]/91+[Ti]/48+[V]/51 (1)1.0×10-3≤[C]/12+[N]/14-([Nb]/93+[Zr]/91+[Ti]/48+[V]/51)≤3.0×10-3 (2)We10/400≤70×t2 (3)。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228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1435.0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74 , C21D8/1288 , C21D2201/05 , C23C22/20 , C23C22/22 , H01F1/14725 , H01F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不含铬的张力覆盖膜的方向性电磁钢板。在本发明中,在以磷酸盐和二氧化硅为构成成分的张力覆盖膜中含有锰化合物及钾化合物。将覆盖膜中的钾和锰的摩尔比K/Mn规定为一定范围。其中,这里所说的锰剔除了源自有时含在覆盖膜原料中的磷酸锰的锰。所述方向性电磁钢板可通过含有磷酸盐和二氧化硅,进而添加含有钾和锰的化合物,制成涂布液,然后将其涂布在最终退火完毕的方向性电磁钢板上,接着实施干燥烘烤来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141585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1684.3
申请日:2007-04-0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上英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46 , B21B1/40 , C21D1/06 , C21D8/0426 , C21D8/0436 , C21D8/0442 , C21D8/0457 , C21D9/48 , C21D2201/05 , C21D2211/004 , C21D2211/005 , C22C38/0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极薄钢板,其板厚为0.400mm以下,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以上且0.800%以下、N:0%以上且0.600%以下、Si:0%以上且2.0%以下、Mn:0%以上且2.0%以下、P:0%以上且0.10%以下、S:0%以上且0.100%以下、Al:0%以上且3.0%以下、O:0%以上且0.200%以下,平均长径为0.10μm以上且平均短径为0.05μm以上、进而平均长径/平均短径≥2.0的第二相以体积分率计含有0.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46485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80000902.3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0 , C21D7/13 , C21D8/0205 , C21D8/0231 , C21D8/0278 , C21D2201/03 , C21D2201/05 , C21D2211/003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9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60 , Y10S148/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层细晶粒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表层细晶粒钢部件具有与以前的淬火回火处理材同样、或在其之上的高屈服强度比,其以质量%计,含有C:0.45%~0.70%、Nb:0.01%~0.60%、Si:0.10%~1.50%、Mn:0.40%~2.0%、P:0.10%以下、S:0.001%~0.15%、N:0.003%~0.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中在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表层和内部,具有以取向差角在15度以上的大角度晶界所包围的铁素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不同的组织。另外,所提供的该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在1000℃~800℃进行亚热锻造而成形为规定的形状时,对需要强度的部位进行加工使相当应变达到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94032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80020574.9
申请日:2006-05-19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16 , C21D8/12 , C21D8/1205 , C21D8/1244 , C21D8/1261 , C21D8/1272 , C21D2201/05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6 , C22C38/60 , C23C8/02 , C23C8/80 , H01F1/14791
Abstract: 在将包含所规定的成分的取向电磁钢板板坯在1280℃以上并且抑制剂物质的固溶温度以上进行再加热,进行热轧、退火、冷轧,进行脱碳退火,在钢带行走状态下进行氮化处理,涂布退火分离剂,实施最终退火时,热轧后的N中作为AlN的析出率为20%以下,一次再结晶平均粒径为7μm以上但小于20μm,氮化处理中的氮增量ΔN在式(1)的范围内,钢板的单侧表面20%厚度部分的氮含量σN1、σN2(表部的和背部的,质量%)在式(2)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5C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1801949.8
申请日:2001-06-07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8/10 , C21D2201/00 , C21D2201/05 , C22C38/002 , C22C38/004 , C22C38/02 , C22C38/06 , Y10S148/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液压成形等方法中可成形性优异的钢管以及生产方法,更具体的说:一种成形性优异的钢管,其沿着钢管轴向方向的r值大于等于1.4;并且具有以下特性:在钢管壁厚中央处的平面上的{110} 至{332} 取向分量组的X射线强度与随机X射线强度的比值的平均值大于等于3.5,和/或在钢管壁厚中央处的平面上的{110} 取向分量的X射线强度与随机X射线强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5.0;以及一种生产该成形性优异的钢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其特性为在母钢管的壁厚中央处的平面上的{001} 、{116} 、{114} 和{112} 取向分量中的每一个的X射线强度与随机X射线强度的比值小于等于3的钢管加热至650℃-1200℃并在减径率为大于等于30%、壁厚减小率为5%-30%的条件下进行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351186A
公开(公告)日:2002-05-29
申请号:CN01137980.4
申请日:2001-08-08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02 , C21D1/76 , C21D8/1222 , C21D8/1233 , C21D8/1255 , C21D8/1272 , C21D2201/05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18 , C23C8/26 , Y02P10/212
Abstract: 在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方法中,解释清楚提高脱碳退火的加热速度,控制一次再结晶时使二次再结晶不稳定的原因,提出稳定制造条件。在脱碳退火过程中,进行通过加热速度对一次再结晶组织进行控制,及通过均热退火条件进行氧化层的控制。另外,在此后的氮化处理中,进行(Al,Si)抑制剂组成比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580024474.2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46 , C21D3/04 , C21D8/12 , C21D8/1222 , C21D8/1233 , C21D8/1255 , C21D8/1261 , C21D8/1266 , C21D8/1272 , C21D8/1283 , C21D2201/05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6 , C22C38/26 , C22C38/34 , C22C38/60 , H01F1/14775 , H01F1/16 , H01F3/02
Abstract: 在对以质量%计含有C:0.002~0.10%、Si:2.5~6.0%、Mn:0.01~0.8%且含有Al和N、或者S和/或Se、或者Al、N、S和/或Se作为抑制剂成分的钢坯进行热轧,进行热轧板退火,进行冷轧,进行脱碳退火,涂布退火分离剂,实施最终退火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将所述脱碳退火的加热过程中的700~800℃间的任一温度设为T1、将设定于820~900℃间的任一温度的均热温度设为T2时,将500~T1间的升温速度R1设定为80℃/秒以上、将T1~T2间的升温速度R2设定为15℃/秒以下来进行加热,由此,得到即使在脱碳退火的加热过程中进行快速加热时也确保脱碳性并且磁特性和镁橄榄石覆膜的耐剥离性优良的取向性电磁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12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19791.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26 , C21D1/74 , C21D3/04 , C21D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粒取向纯铁的热处理工艺,涉及取向纯铁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纯铁板坯进行脱碳退火,其中脱碳退火温度为775~825℃,退火时间为2~5min;将脱碳退火处理后的纯铁板坯进行二次退火,其中二次退火包括升温段、净化段和降温段;升温段的平均升温速率为85~131℃/h;净化段的净化温度为升温段的最终到达温度,净化时间为8~12h,降温段的平均降温速率为166~305℃/h。本发明使得纯铁中达到合适的碳含量,避免纯铁中多余的碳导致电磁性能的恶化;并且通过二次退火二次再结晶形成单一的高斯织构{110} ,进而有利于最终晶粒取向纯铁产品电磁性能的提高。
-
-
-
-
-
-
-
-
-